成都医生:层层加码,多么让人绝望
上周星期天(11月20日),当我居住的小区因为一例阳性而全部封控,当凭借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通行证也无计可施,你就知道:这个层层加码的传统多么让人绝望。
可是,有绵阳来成都的一名肿瘤病人在医院等着我,疫情期间,他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我必须信守承诺,我必须出去。
金斯伯格说: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是滴,所以才有了公序良俗,所以才有了明镜高悬的法律法规。
但是,当法律法规可以随意被践踏,我就冒死从高楼一“跃”,这是我人生中最华美的一场奢侈。
吊着绳子下楼的过程一点不轻松,不是救生绳而且绳子偏细,随时有断裂风险,勒在腰间让我呼吸困难,悬在空中的身体与墙壁不停摩擦和碰撞,真的是命悬一线。
好在我安全落地了,迅速去医院看了病人。虽然自己每天做了核酸并确认自己没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还是不敢回家,订了一张机票飞往疫情相对较轻的上海。
感概万千啊——
1、同意一种说法:动态清零是抗疫实践上的一次极限之举,它由以下六个要素组成,国家动员能力+基层政府执行力+国民自律性+医疗能力+强大的物资保供能力+高效而畅通的互联网,六个要素缺一不可。
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时期, RO 偏低病死率偏高,严苛的动态清零可以;奥密克我时期, RO 都快奔20了而且病死率很低,动态清零的性价比太高,已经得不偿失。
2、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帆撰文《论防疫的困难》,有段话语重心长——
读到一位70多岁退休老同志的呼吁,短短几段话,近2万点赞,内容很朴实,他说:我有退休金,即使封控3年,我也不怕。但我的周围,有无数靠小生意、小门面支撑基本生活的市民,现在举步维艰。我呼吁那些专家们,真正走到民众中去听一听他们的呼声。或者专家们给民众一个确切的信息:全世界只有我们在这样防控,难道别人都是错的,只有我们是对的?要给民众一个信服的、科学的信息传递。不能再试错了,我们试不起。借鉴别人的经验,这不是我们的利器吗?为什么现在感觉周围没有一丁点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3、专家解读感染者居家隔离是否可行?当然可行,干嘛不尝试一下呢?
4、人心会慢慢变冷,树叶会渐渐变黄。睛时雨时,幸时难时,兼有定数。我们的中国,只需坦然面对,不遮遮掩掩,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现在疫情多地爆发,不如把用于全员核酸检测的庞大支出拿来扩充感染科、呼吸和危重医学科、 ICU 的规模和设备,最大程度地避免医疗挤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