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倒逼变革,德国为什么能不惧冬日寒流
“就目前来看,德国今冬能源安全有保障了。”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如是表示。
众所周知,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多年来严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给,这一比例曾高达55%。但这一切自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后已发生改变:欧盟对俄施加制裁的同时,却也加剧了欧洲能源危机。
如今,俄乌冲突已走过了278天,德国也步入了冬季。回顾这近300天,俄方从6月中旬起大幅减少经由“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向欧洲的供气量,8月底又宣布因管道维修需要暂停输气,使得德国于匆忙之中“被迫”开启了一场“去俄罗斯化”的能源变革。
德国政府给出的时间表显示,从8月开始正式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并且将在12月底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的原油。11月26日,朔尔茨又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了这一时间表:从2023年1月1日起,德国将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禁令首先适用于勃兰登堡州的施韦特炼油厂。同时,根据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的最新数据,德国天然气储存设施的总填充水平已达到100%。
从给出摆脱俄罗斯能源的时间表,到今冬能源安全有保障,朔尔茨缘何信心满满?
化石燃料和石油一直在德国住宅供热中占据极高的份额,但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价格一度攀升至历史新高,欧洲家庭在今冬面临史无前例的取暖考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热泵”取暖的方式在今年的欧洲迅速蹿红。
其实,欧洲对于热泵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基于电力的高效供热技术,热泵与可再生电力相结合可以近乎实现零碳供暖的目标。欧洲热泵协会(EHPA)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21个国家共售出218万台热泵,比2020年增加近56万台,增速为34.6%。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占了近50%的年销售量。此外,欧盟安装的热泵总数达到1698万台,约占供暖市场的14%。
根据德国行业组织热泵协会(BWP)的数据,自2000年来,德国的热泵销售就显著增加;到2021年,热泵的销售增长了28%。如今,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德国联邦热泵协会预计2022年德国市场的热泵增长将远远超过2021年。
第一财经从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得到的数据显示,德国国内热泵机组的销量正在飙升,今年上半年,单位交付量同比增加25%。博世热力等企业都宣布了未来多年九位数的年度投资额。
此前,德国在内的欧洲市场对热泵的需求热潮已引发了世界最大热泵设备出口国中国的关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欧洲空气源热泵进口来源第一大国,占比高达60%。
在“中国制造”涌入德国热泵市场的同时,德国政府也不愿错失这一风口。为实现2030年安装600万台热泵的目标,德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补贴支持,比如将提供总投资成本的35%补贴热泵安装;如果热泵取代的是燃油锅炉,这一补贴份额则为45%。独立能源研究机构FfEMunich估计,在1900万座德国住宅建筑中,约有1700万个可使用热泵。
此外,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计划每年提供6亿欧元研究基金,加速供暖领域的变革,重点包括热泵生产、气候友好型冷却剂和建筑材料,以及区域供热、季节性蓄热等。“通过支持供暖研究,我们今天正在对未来能源系统进行投资。”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邀请研究领域和工业界的所有创意人士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想法和努力。
“供暖和制冷占德国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政府正在大力支持热泵等关键技术。”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总经理赫尔曼(RobertHermann)告诉第一财经,“这会加速该行业已经创纪录的繁荣。对于在德国的外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机遇。”
目前,德国的主要热泵供应商先后宣布了扩张计划。最新宣布扩产计划的是日本大金工业,公司计划将位于德国古格林根镇工厂的产能扩大两倍。
除了在需求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对于德国而言,能源供给多元化也是摆脱俄能源的方式之一。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俄欧在能源问题上僵持不下,俄方多次向欧洲停气,让德国等国的能源及工业行业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德国需要寻找替代能源进口国,堵上天然气短缺的能源缺口。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真正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今年3月3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欧盟减轻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10点计划”中就提及要加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对于德国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没有LNG进口终端的窘境。
半年多来,德国第一座LNG接收站于11月中旬在欧洲北海亚德湾的威廉港竣工,采用浮式LNG再气化设施。据悉,该接收站在今年5月开工,工期仅耗时6个月,首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计划将于2023年1月中旬抵达港口。
11月23日,德国接收的首个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已抵达德国北部,停靠于吕根岛穆克兰港。相关程序完成后,这一装置将到卢布明港作为LNG的接收终端投入使用。该终端有望于12月1日准备就绪。
据第一财经梳理,德国还有多个浮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在建设中。全部完工后,德国的LNG进口能力达到每年至少295亿立方米,相当于其2021年905亿立方米天然气总需求的三分之一。据统计,2021年俄罗斯管道气总出口量为1977亿立方米,其中对德国出口达到27.65%。虽然德国LNG浮式码头的建成并不能完全填补俄气的空缺,但能极大缓解当前供应紧张的现状。
与此同时,氢能也是德国政府认定的推动能源变革的新能源之一。哈贝克曾表示,“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推动转向氢能。”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哈贝克等频繁奔走于多国寻求海外氢能源供给,加快从海外购买氢能的谈判进度,挪威、印度、非洲、卡塔尔、阿联酋、加拿大都能见到德国政府高官的身影。
10月21日,首批来自阿联酋的氢运抵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尽管这批氢以液态运送,数量不多,仅为13吨,但标志着德国政府的海外寻氢努力并没有徒劳。
近日,全球最大的商用氢气生产商空气产品公司(AirProducts)和燃料供应商Mabanaft公司通过其子公司OiltankingDeutschland宣布,他们打算在汉堡港建造德国第一个大型绿色能源进口码头。据了解,双方计划在空气产品公司位于汉堡的设施中将氨气转化为绿氢,然后再将其分配给德国北部的买家,希望以此来满足德国当前对清洁能源的加速需求。
在伍慧萍看来,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德国“补气”以及探索能源合作之路并不会停下,“在此前的能源合作中,德国对俄依赖性强,未来德国对外能源合作方面料将吸取俄乌冲突中的教训,一方面,更加注重合作多元化,避免对单个来源国依赖性过强,而是转向更多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会更多与所谓价值观伙伴国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