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明代推崇紫砂壶,尤为的重视江苏宜兴所产的砂壶,出身书香世家的文徽明的曾孙文震亨,在其著《长物志·茶壶茶盏》中说到茶壶以紫砂为上的原因:
“茶壶也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气,又无熟汤气”。
自明代以后的泡茶法,茶壶居主要地位,茶壶的材质、大小、好坏均关系到茶味。正是由于这一特定的历史契机,加上紫砂本身的易塑特性,让紫砂壶直接继承了很多原本古陶器、瓷器、甚至是石器的外观造型,石瓢壶就是这样诞生的。
明代唐寅《事茗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石瓢,一开始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北宋苏轼有诗《试院煎茶》:“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他煎茶所用的石铫壶,也被后人称为东坡提梁壶。
文人对紫砂茶具的深爱笃好,促成了文士名流与制壶名手的交游往来,或谈壶论艺,或以书画诗词亲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设计创作。清中期,能书善画的艺术通才陈曼生即是其中杰出代表,把文人参加紫砂创作的活动提高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陈曼⽣从苏轼⽯铫壶中获得启发,创制出了⼀款形似瓢器的壶,由此开启此类壶型的制作。
石瓢壶的发展,离不开陶艺家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将过去的石铫壶,改名为“石瓢壶”,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让人看到了石瓢壶外形更多的可能,其创作的石瓢又被称为“景舟石瓢”。
清代中期还有一位书画家名叫瞿应绍,字子冶,创制了一把名为“子冶壶”的紫砂壶,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子冶石瓢”,子冶石瓢在曼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书法和绘画与紫砂壶完美结合。
观复博物馆依照瞿子冶、顾景舟两位大师创制的经典壶型,推出——「观复子冶石瓢」、「观复景舟石瓢」紫砂壶。
「子冶石瓢」
瞿子冶(1780-1849年)名应绍。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字子冶,又号老冶、陛春。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上海人。
瞿子冶善鉴别金石文字,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鉴古,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为曼生之后文人壶代表。
子冶石瓢壶采用了非常传统的子冶式样的设计,架子挺拔有力,典型的三角形形态。透出一股刚韧之气,和古代文人的风骨非常之相似。
壶身线条更加的柔和、低矮一些,壶口开口更大,特别适合茶叶的投放和清理。三角形的形态和壶身完美呈现出平行四边形的设计,端握舒适。
「景舟石瓢壶」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壶艺泰斗”。
「观复景舟壶」即延续此制式,壶身及盖钮呈三角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壶式饱满厚重,盖钮则轻巧拱起如桥状。直流延壶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则顺壶肩平伸向下弓起,形状非圆非方,壶底三足圆如棋子。
搭配着陶刻装饰,相得益彰。精湛的紫砂技艺和匠心独运,很好地将诗词的意境和紫砂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紫砂器从一种实用的饮茶器逐渐成为了一种人文雅器,其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也在于其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传承。
在饮茶玩壶的过程之中,体会到紫砂技艺的传统之美和历史的沧桑厚重之感。
12月1日-2日,此【观复景舟石瓢】&【观复子冶石瓢】,正在限时优惠中~
进入店铺搜索关键词:“紫砂”、“石瓢”,查看更多茶器佳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