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1日。不知道你是否在朋友圈看到这个:
唉,第一次通报是2019年12月29日。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人的记忆真的这么容易混乱吗?
算了,我们说点“新鲜”的事情。随着防疫方向的改变,新闻报道中一些之前很难听到的讯息也被释放出来了。在过去的一天中,接连两个和奥密克戎病毒变种相关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一个是环球时报发的“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另外一个则是来自人民日报健康的“专家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对于这段时间饱受谣言恐吓的中国人民来说,这两条新闻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了。正好华夏时报将两条新闻合并成了一篇文章,我们就截图放在了下面。后面再做更具体的分析。如果你只是希望能有“官媒”新闻来缓解亲友的恐慌,那么可以把本文,或者这个长截图保存转发给他们。
可能很多人看这两条新闻都会懵掉,因为关于奥密克戎变种还是很可怕,就算得了不死也都会有很可怕的后遗症......之类的各种文章似乎还在眼前。如果你这么想,就有点“冤枉”官媒们了。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虽然过去几个月关于奥密克戎很可怕,后遗症很恐怖的消息有很多,但其实在传播这些的,都是一些“爱国博主”,或者下面这种普及“每13个美国人就有1个后遗症”的所谓“科普自媒体”,在过去几个月中,日复一日的不断宣传奥密克戎依旧很可怕,后遗症满天飞。
对了,如何确认一个所谓的“科普号”是真的科普还是靠造谣捞流量的营销号?其实也不难,如果他平时天天吓唬民众“后遗症”多可怕,但从来不认真讲解后遗症要如何预防,如何治疗。那你就应该明白这是什么货色了。就像环球这次发的新闻中,就提到了“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幅度下降”的研究证据。我帮大家划个重点:不过各家媒体现在终于想起来辟谣,能缓解民众过度恐慌情绪,也是好的,值得鼓励。有趣的是,作为不少“爱国自媒体”背后的“资本大佬”,观察者网,平时都是跟在官媒后面摇旗呐喊,今天却唱起了反调,下午忙不迭地发了一篇文章,用新华社之前的一个短讯,填了很多私货,又攒了一篇热搜,来给这些“爱国博主”们鼓劲。如果你对于媒体运营有一定的敏感度,就知道这有多有趣:1,新华社文章的数据主要针对的是2020-2021原始病毒株和德尔塔变种,而观察者网话里话外都引向奥密克戎变种;2,这条短讯是一周前的,今天观察者网当时不说,现在大张旗鼓炒作什么呢?
但看看这个热搜词下面,某些博主的疯狂样子,大概也能明白吧。毕竟很多靠疫情捞到流量和钱的人,是不希望疫情结束的啊。
只能说友情提醒一下:一个私营媒体平台,平时假装官媒忽悠民众捞钱也就算了。在这种国家大事方向上,还想下场干预?这就是不知死活了。
狗如果乱咬主人,很可能就会变成狗肉火锅了。
不过,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爱国是朴素的感情,不是赚钱的路数。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更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在可能出现的新的防疫模式下,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关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防疫模式,如何预防感染,感染了会怎样。我们前两周已经说了不少。 点击阅读:
1,无论未来的防疫模式什么,它绝对不可能是那些恐吓你的人口中所描述的“躺平”。即便不强制核酸和集中隔离,不追求绝对清零,国家依旧会实行很多防疫措施来降低感染率,让我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国家政府是“躺平”不管自己民众死活的。“尸横遍野”的场景更不可能出现在现代中国。
2,奥密克戎变种相比原始新冠病毒,的确致病致死的风险低很多,尤其是在接种疫苗和使用药物控制的时候,现在的危险和3年前已经截然不同,这是我们可以尝试新防疫方式的根本原因。3,但即便如此奥密克戎变种病毒仍然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该做的自我防护,该注意的个人卫生一样要坚持。就算是很多人看不起的“流感”,每年一样会引发全国10万人左右的超额死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客观的了解奥密克戎变种,包括“长新冠后遗症”。长新冠,也就是在感染几个月后仍会有一些症状存在,但它并不是很多人一听到“后遗症”就想到的“残废了”。讨论长新冠问题,不应该两极化 —— 不是简单的一句“很恐怖”,或者一句“不存在”就能解决的。今天文章的篇幅因为引用的关系太长了,过两天我们会继续跟大家深入聊一下奥密克戎的“长新冠”的几个具体科普问题:“长新冠”到底是什么,风险有多大,以及如果遇到“长新冠”,怎样能更快康复。
但在变动的时候,第一条建议永远是:减少焦虑,远离那些故意恐吓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