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首秀就9分,原来文化人这么好笑电影2022-12-01 22:12内娱最近两条“潜规则”。Sir怎么都想不通:一、段子手要火,得装“有文化”。二、作家想出圈,得学“脱口秀”。前一条说得不少,今天聊聊后一条。余华。人们一边传播着他“不想拔牙才从事文学”、“《活着》9.4分的原因问豆瓣”之类的“段子”,一边有人诧异:“原来余华还活着”。莫言。他拍了个视频:有人拿余华的《活着》给他签名,他也毫不推辞,干干脆脆地写下了“余华”两个字。还有刘震云,他甚至直接去了《脱口秀大会》。有没有想过,如果把这群作家聚集起来,做一档节目,会是什么样的效果?笑炸?闷死?事实上,都不是——我在岛屿读书豆瓣评分9.0,豆瓣网友评价——这才是“向往的生活”。这才是文化节目。综艺形式很简单,把一群文化人放在一起,自然就能彼此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你就看看,海报上的那三位大咖,在中国文坛的建树功不可没。甚至,中国电影里也留下了他们的杰作。《活着》,不用说了,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活着》(葛优 饰演 福贵)《大红灯笼高高挂》,由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巩俐 饰演 颂莲)西川,中国现代诗诗人,在80年代,他与海子、骆一禾一起被称为“北大三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除了《虚构的家谱》《深浅》等等,如今,在国内海子诗歌较全的版本《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也是由西川编纂。但问题是。当一群文化人聚集在一起时,你确定只想看到“脱口秀”吗?不,他们提醒了我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曾经生活方式的遗忘。01段子手对作家之间的聊天,你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是如《圆桌派》一样,几个人喝着茶,天文地理无所不谈。还是像吕乐的《小说》一样,阿城陈村王朔等人抽着烟深入系统地聊“诗意”?《我在岛屿读书》有些不一样。节目刚开始,走的是严肃风。作家苏童、西川、余华一人捧着一本书,一脸凝重地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可镜头一转。这群“正襟危坐”的作家们,来到了海南的分界洲岛上时,却是另一番模样——每个人似乎时刻都会变成喜剧大师。比如苏童。白色的T恤加休闲裤,喜欢“搞事情”。在这读书,苏童先占个001号,还窜腾着西川,排个002号。然后大老远地就喊余华过来登记。有规定,他得排第三,还煞有其事地得签个字。比如西川。西川刚一到书店,发现这个书排序不对,就开始自动给书架上的书调序。然后拿起沈从文的一本书,嘀咕,“沈从文啥时候写过这本,《慌慌张张不必生活》?”苏童看了一眼。这明明是《生活不必慌慌张张》嘛。诗人就是诗人,阅读顺序都跟大伙不一样。而最有“喜感”的则是余华。一出场就先声夺人。穿着大花裤衩,挺着个小肚子。嗯,咱就是说,上个节目也是可以修修边幅的。当然,作为一档老友记聊文学节目。最重要的是老朋友们的互相拆台。就拿余华和苏童来说,两人总是互相开着玩笑,就这样走过了大半辈子。余华会和苏童“比帅”——手里拿着当年的老照片,余华不忘揶揄老友一句:“我还是比苏童帅一点。”余华还会和苏童比学生——聊到他俩共同的学生,余华最后不忘丢下一句:现在她已经不听她的了,只听我的。苏童:我脑袋疼。余华甚至还会和苏童比文章的发表日期——看到苏童的《青石与河流》,立马挑出对方的口误:明明是1986年发的,哪里是1985年,你给虚构提前了一年。还不忘补刀一句——1985年怎么可能发得料你的作品。跟马原视频的时候,还不忘吐槽,你这个气色挺好啊,没有因为见我们化妆了吧。要知道,在节目拍摄的前不久,马原生了场重病,在上海差点病危。但,就防不住余华爱跟老朋友开这样的玩笑。马原自然也接招,我这是天生丽质。总之就是,关系越好,越不给”面子”。但与此同时呢,他也自爆。他说他曾经经历了几次搬家,家里存着五六十箱子书,也随他征战南北。这些书都留着,可是曾经与各位文学大家的通信,却被他一把火烧了。就连与莫言、史铁生的信,一封没留。史铁生给他写过信,还在信里附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余华自己已经分了房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气得一桌子的人,大呼“牛*”。但就这样,还不忘揶揄一下老友苏童——就你写的信最无聊。为什么?因为那时苏童还是《钟山》杂志的编辑,找余华约稿,开头第一句是:余华兄,可否给我们《钟山》第几期写一篇小说。由于是手写,苏童写字的力气还挺大,力透纸背,却没想到让余华看见了上一封信的开头留在自己这张纸上的印记:是“铁凝姐”。接下来的内容,跟自己收到的内容一模一样。这不就是80年代的群发短信吗!苏童只好说,所以他不给我(写稿),但铁凝给稿子了啊。△ 此图非表情包作家的友谊,原来是如此塑料。在十几年前,余华、苏童、西川这样的作家,都是高高摆在书架上,或是在严肃的文学论坛、访谈里,作为读者来说,是很少能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生活中的模样。借用苏童的一句话是——你看《活着》是这么一部小说但余华是这么一个人两个“这么”,虽然是同样的词,但完全是相反的意思。当你真正认识余华了之后,他身上所体现的(毒舌)气质,与他小说里沉重的时代感,产生绝对反差。能让读者产生一种“喜悦的崩溃”。但仅仅如此吗?当一群作家聚集在一起,不管他们干什么,都会聊起一件事——读书。而读书,曾经是我们最主流的生活方式之一,似乎早已消失了。02为什么还要读书?是的,很多人在想到“读书”这个词的时候都会问:为什么要读书?毕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实在太多了,公众号,短视频,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太费时费力了。但与此同时,不知你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不论是碎片化信息,还是金句式阅读。我们仿佛在读了些什么,但又好像没完全读。在综艺里,主持人房琪提到一个问题——我们刷一个视频可能很快就可以获得很多散碎的知识那读一本长篇的书读一本严肃的书它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脱口秀大会5》里,童漠男也吐槽过,短视频解构下的《百年孤独》,只需要三分钟,就能看完一本近30万字的小说。也许全国看过《百年孤独》的人没有多少,但这种解构视频,能有126万的点击量。是我们不爱书了吗?并不是,毕竟有时候这些视频的点击量,也实为壮观。我们总想用最快的时间,获得最精华的知识。但如果去花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读完一本书,这时间从何而来,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这才是问题的点。读书,不像是一部电影,一部话剧,一条短视频,两个小时就能迅速获得想要的情绪。它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是你进入作家用文字建立的世界之后,漫长的、跌宕的情感体验。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内心生活的建立。我们是需要在工作、发呆、宣泄中,再去找到一个重塑内在自我的过程,它虽然见效慢,但它效果长。那一定要去读一些深奥的东西吗?前些日子,Sir看到了一则热搜。一位妈妈,在书店“暴走”,大喊书店是在卖“毒品”给自己的孩子。书店的员工们也是格外无奈,孩子是真想看,找来同学代买。书的内容是关于言情、盗墓,也正对这个年纪里孩子的好奇心。先不论,这本书的内容,是否是真“毒品”,也不讨论这个家长的护犊心切而做出的过激举动。但至少她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对于阅读会产生恐惧。“这本书该读,那本书不该读”,”读了这个,就是坏孩子。”关于阅读,许多读者都处于一个矛盾与焦虑的过程。读网文、青春、伤痛、恋爱文学这些网红书或是心灵鸡汤,就不是阅读么。但这些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里,听听作家们的回答,就觉得格外踏实——首先,阅读是我们由内而外的自发行为。阅读是识字以后的某一种潜意识的动作阅读,没有高低贵贱,而也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其次,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经典作品可以经过时间考验的,是有厚度的。举个例子。35岁的余华,才第一次通读鲁迅。当他第一次看完《狂人日记》的时候,他形容自己被鲁迅吓了一跳,“太牛了”。接着,他又看了《孔乙己》。不得不说鲁迅对于文字的把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孔乙己被打断腿之后,他没有写孔乙己是如何来到咸亨酒馆的。而是写了两个细节——“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看时又全然没人。”说明他已经无法站起来了,所以站在柜台下的门槛上。接着,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鲁迅描写了声音、动作、周围人的嘲笑,唯独不写孔乙己的惨状。只有最后一句,“在别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越是不忍写他的惨状,就越起到一种“无视”的作用,那更能承托他的可怜。曾经在小学课本上看到孔乙己,可能还会嘲笑他的迂腐和顽固;但到了成年之后再看,有了生活的阅历后再理解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看着他,固执地坚持的某些一戳既破的泡沫,仿佛也与自己的内心有了些共鸣。这也是,为何能给余华的内心为之一震的原因。最后,我们有时候真的读不进去那些经典文学时。没必要焦虑。好的书,可能一开始并没能给读者产生愉悦、共鸣、感动或是其他感情。是因为打开方式的问题。你还没有到跟它相遇的时候说白了,还是得看缘分。保持日复一日走进它的脚步。自然会找到能构建内心世界的书,你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它。但千万不要停止爱它。毕竟。有时候,读书不仅仅是看一个故事,读一种看法。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与自己的对话。03到底读的是什么?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Sir有些理想化了。毕竟,肉眼可见,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于实体书店,在疫情的冲击下,也摇摇欲坠了。比如著名的网红书店言几又。几个月内,他们陆续关掉了广州、杭州、北京的数十家店面。实在撑不下去了。事实上也是这样,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商平台买书,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平板上看书,书店到底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拍照打卡?当然不是。就像节目中叶兆言所说,他的爷爷叶圣陶每天坐在书店前七八个小时的写作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在书店里读书,也曾经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就不说八九十年代的文学热了。单说这二十年。你可记得小时候蹲在书店的角落里看完一整本漫画的经历?你可记得那时候《哈利波特》出版时排队买书的感受?或喧嚣或激动,但在翻开书籍,阅读文字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是静的。此刻,天地间仅有我一人。于是。它的意义,并非只是一个商铺,居所。它是有人文性的。就像《书店里的影像诗》,Sir迄今为止,最喜欢的关于书店的纪录片。虽然一集只有3分钟左右,你却能看到里面每一个书店老板对书的情怀。有因为战争,来到中国台湾的老兵开的人文书舍。还带着浓郁的中原方言口音,讲述自己如何拯救那些还有价值的二手书。也有被书堆满了仓库、卧室、厨房的书店。老板觉得不收这些书,就感觉会对不起它,如果客人来买书,找不到想要的书,又对不起客人。还有的,是跟回收站的机器争书的老板。还有专门营业关于第二性的书店,或是专门淘换老武侠的书店。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书店更像是每一个独立人格的向外延伸。书是书店的灵魂,书店是人类灵魂的补给点。在《纪实72小时:漫步巨型书店的活字森林》里,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书店与书,是有着一种期待——走进刚开门的书店大概就像坐在电影院里周围都暗下来电影马上就要开始的那种期待感这种体会的难能可贵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国家,书店依旧是遇到受益下降,倒闭越来越多的境况。归根结底。书,已经成为这个快时代的淘汰品。拥挤的地铁,抽不出手捧着一本书看;繁忙的工作,抽不出一个小时去看大部头;跌宕的生活,让我们对新闻、规定投入更多注意力。难道阅读也要消亡了吗?Sir不想承认这个问题。但有这么一个数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开张数是关闭数的2.6倍。这里面当然有规模的不同,但却告诉我们——当下,我们对读书的兴趣,仍未消失。是的。就像《我在岛屿读书》这样的综艺。就像这些新开的书店。或许他们做的都是“无用功”。只为唤醒人们再度对读书这件事儿产生一点点的兴趣。一点点也好。毕竟。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能留给自己的清净空间,也许只能有那么一点点。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还不过瘾?试试它们▲冰冰复出,一场幻术▲一集14亿「手撕鬼子」,内娱别偷笑▲抵制这届世界杯到底在抵制什么▲「你的生命和我的生命,本是一条命」▲这15部国片能上,电影院才算活过来▲b站9.7了,国产科幻这回才叫长脸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