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伍皓把自己「投」进去了
老网民一片唏嘘,新网民纷纷打听他是谁。
写信-入海-赴藏-占领网络上甘岭,伍皓的职业生涯,精彩得令人眼花缭乱,每个环节都有精心计算。
这次算把自己「投」进去了。
别看现在年过五旬仅是个副厅级,伍皓的起点并不低。
1988年,与我们家传的两位创始人同为县里的高考文科状元一样,伍皓以四川达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京大学。
1990,伍皓与11位北大同学联名给江总写了一封信,内容是这一代大学生的迷茫和思考。
仅仅5天后,他们就收到了回音,他们获邀与江总面谈。原定一个小时的谈话,气氛浓烈,竟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这次会面让伍皓热血沸腾。毕业前夕,他又写出了第二封关键的信,对象是马上入京的时任藏区书记胡总,表达了建设边疆的强烈愿望。
那时候,应届生直接到西藏支边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胡总很快亲笔回信,为他安排了西藏大学的教职。
但伍皓并不满足于做一名老师,又寄出了自己的第三封信,这次是国社领导郭超人。
1992年毕业后,伍皓以国社驻藏记者的身份进入西藏。毕业前,他作为北京大学优秀学生代表,再次在怀仁堂见到了江总。
这一次,江总还给他起了一个藏名「扎西」,意为「吉祥」,也有「扎根西藏」的含义。
他的履历也回应了这个名字。正常来说,国社记者派驻西藏,大概一年半到三年就会调回。但伍皓一待就是八年,达到了内地干部援藏年限的极限。
出藏之后,伍皓的路途不算顺畅。
他先是转调入国社云南分社任政文采访部主任,整整6年后,才升任副总编辑,跻身副厅级(也有说正处)干部行列,拿上了小红本。
而后则是调任地方副部长,弃文从政。
连过「躲猫猫」「小学生卖淫案」「陆良事件」三关而成功爆红,弄潮于微博,是伍皓在滇部副部长任上最调光的时刻,应该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9年,各大媒体的年终盘点榜上,伍皓均榜上有名。《新周刊》将其评选为「2009十大猛人」之首,《南风窗》将其评为「2009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榜」,他打破了官场与公共空间的壁垒。
但他同样也为此付出了学费。
因为在网上吵得太凶,他也最终不为体制待见,于2011年调任红河州委常委、宣部长。
省宣副部长的级别,多半是正厅。而州委常委,一般情况下是副厅。这次调任,不知是降为副厅,还是由副厅而副厅。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好消息。
到了这一步,网友们也看明白了,伍皓的这次「开明官员」投机,被体制划了个大红的叉。
后来,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网红。刚查了一下,才知2016年他调任滇省广电局任副局长,说白了,这是个几乎可有可无的位置。
哪怕仅从级别而言,有一位宣宣副部长是兼广电局长的,而伍皓从副部长出发,5年后归来,却成了副部长的下属副局。
伍皓的仕途,可以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了晚集,最终还跌了这么一跤。
1990年有勇气给海里写信,2009年进入微博舆论场,是他与命运最大的两次搏击。
前一个,是他坚定立场的宣示;后一个,是开明官员的冲刺。
第一次,他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据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最终未能展翅高飞。
第二次,他可能又嗅到了某种气味,再次出手微博。
可惜,正如标哥在文章中所言,有些文章,可以实事求是,但绝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在那种环境中,一个官员想要在实际中展现开明,那与站在对面的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伍皓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而是与网友一起搞什么观察团。难道,你真的以为那里没有猫腻?还是以为网友看不出来?
一个不甘平庸的县城青年,通过写信这种方式骤然得到时代的垂青,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而且注定要输个彻底。
开明官员这个扮相,就是与绝大多数同僚为敌,下场可想而知……
一位采访过他的媒体人在朋友圈说:「他既真诚又虚伪,既直抒胸臆,又虚与委蛇,左右均不彻底,可悲。」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