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装修纪录,以及一个圣诞奇迹的诞生
一、是不是破纪录了?
美国康州的一对夫妇瑞恩(Ryan)和格蕾丝(Grace),一直想装修家里的地下室。
2016年,他们从徐州孤儿院领养了两个身患残疾的中国男孩,九岁的Joshua(约书亚)和三岁的Hudson(哈德森)。加上他们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一个五口之家,变成了七口之家。
之后,这个家庭又有三个新生命出生,分别是现在四岁的双胞胎,和两岁的小不点。
仅仅几年,这个家庭的人口,就翻了一倍,成了一个十口人的大家庭。
孩子们多了,又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家需要更多的空间。
如何增加使用空间?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地下室。
他们家的地下室面积很大,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
两口子找了一个装修公司询价,希望只装修地下室的一部分,并加一个洗手间。
询价的结果是:完成这样的一个工程,需要3、4万美金,工期要一个月。
3、4万美金,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大数目,需要通过贷款才筹到。
3、4万美金,对于瑞恩和格蕾丝一家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两个男孩子的领养费用,以及各种医疗和康复费用,都不低。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维持一个10口之家,更是不容易。
而家里的8个孩子,全部在家上学,一个来月的工期,也会给这个家庭的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所以,这个地下室改造计划,一直无法实现。
然后,仿佛是一场梦。
又仿佛是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
三天,只有三天,一个崭新的,装修完好的地下室就完工了。
而且完工的不仅仅是地下室。一楼的洗衣房被改成了一个房间,原来的主卧室又隔出了一个洗衣房。
楼上楼下,所有卧室的地毯也全部换成了地板。
这样的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只有三天!
这是装修史上的一个纪录吧?
一不小心,我们成了破纪录的人。
二、筹备过程
还是先交代一下来龙去脉吧。
我和郑琼导演去年圣诞节开始发起给美国领养家庭购买心愿单的事,后来在许多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共做了100家。格蕾丝家,是其中的第23家。
后来,郑琼自费来到格蕾丝家拍摄一部纪录片,准备深入探究一个领养家庭的现状、成长、欢乐和挣扎。
格蕾丝家需要扩大生活空间这事,郑琼和我提起几次,我们一直放在心上,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希望有个企业或者集团一次性给她家搞定,但是没什么效果。
感恩节之后的那个周日,我和朋友陈师傅夫妇去探望格蕾丝一家。
临走前,郑琼拉着陈师傅夫妇把格蕾丝家转了一圈,解释了他们的居住困境。陈师傅的第一个建议是把一楼的洗衣房变成一个房间,把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到地下室。
格蕾丝不满意这个方案。她每天都要洗四缸衣服,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在地下室,会让她非常不方便。
8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每天要洗的衣服的确很多。
洗衣机旁边的卧室比较大,陈师傅又建议从卧室里再隔出一个洗衣房。这样,洗衣服仍然在一楼,房间却多了一个。
大家一起站在那里比比画画讨论:这里拆个墙,那里安个门,我看向一旁有点茫然的格蕾丝,安慰她说:“别紧张,今天大家就是讨论讨论,打开一点思路。”
当时的我,觉得陈师傅来做装修,并不太现实。年底了,陈师傅很忙,手上有好几个工程。我们又都住的比较远,来格蕾丝家单程几个小时。
即使是陈师傅来做,也需要等他有时间后,踏踏实实拿出两个星期来才可行。
在回程的车上,我和陈师傅说着说着,也不知怎么的,不光他要来给格蕾丝家搞装修,而且,一个洗衣房改房间的“小”工程,变成了除了增加房间,还要换所有房间的地毯,还要改造地下室的“大”工程。
陈师傅夫妇,本来就是利用休息日过来看望一下这个领养家庭,送点钱,送点吃的。结果,就被我和郑琼拉上“贼船”,要干一票大的,还免费!
接下来,就是做预算,排时间,找工人,买材料。
最主要的,是筹款。
找“大款”的方式没能奏效,眼瞅着买材料的钱哗哗出去了,我只能祭出自己的“杀手锏”,写文章募捐。于是,这篇文章就出台了,里面把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以及各种捐款渠道都写清楚了。(见前文:约书亚的小屋:一个特别的圣诞心愿)
文章发出后,果然马上有人捐款。这两年,帮助领养家庭这个事,有不少热心的人士不断加入。他们积极购买心愿单,给领养家庭捐款捐物,分享这些家庭的喜怒哀乐。
我和郑琼为啥一开始想找“大款”,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薅同一批人的“羊毛”了。这几年,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不太好,这些领养家庭的“铁杆粉丝”们,很多人也不富裕,而且有不少人自己就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金钱上和精力上的负担都不小。
文章出来后,又是这同一批人最先站出来捐款。心愿单的义工冯斌是第一个捐款的,捐了$500。他本身有一个自闭症儿子,所以多年一直是自闭症领域的倡导者。
随着文章的转发,也陆续有新的爱心人士加曲奇或者我的微信,愿意给“约书亚小屋”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瑞恩开始扒家里所有房间的地毯,小孩子们也跟着忙前忙后。
新地板也定好了。福临地板店的老板听说了格蕾丝家的故事,又给打了折。
三、一波三折
事情的进展有点快。
瑞恩跟公司请了假,12月12日和13日可以在家,算上之前的周六周日,就一共有4天时间。
陈师傅把手里的活挤了又挤,决定配合瑞恩的时间,11日到13日过来。
第一个难题来了。工人从哪里找?
陈师傅经常使用的几个墨西哥裔帮工,明确表示:我们每天都要回家睡觉!
而格蕾丝家居住的地方,有点像大农村。瑞恩的动手能力强,家里修修补补都自己做,所以也从没接触过什么Handyman。
我在网上查了格蕾丝家所在地的Handyman价格,三个小时的人工费用竟然就要$200多。
郑琼又计划每天找出租车接送墨西哥裔帮工。车程来回6个小时,车费需要$400。
这真让人有点崩溃。
就在我们愁的头发都白了几根的时候,纽约永建集团横空出世了。
我和郑琼两年前就认识了纽约永建集团的高总。当时我们在帮助密西根州的Katie家,高总自告奋勇参与进来,打算为Katie家装修。
后来Katie家换了大房子,装修这个事情就没有做成。但是高总的急公好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当高总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关于“约书亚小屋”的信息,马上表示他可以帮忙。
这不正是雪中送炭吗?
高总会带两个工人过来,陈师傅那边,也找好了两位墨西哥裔工人。
人员问题解决了。
第一天收到的捐款没有达到目标,我继续动员。
我的北大84级校友们出手,让第二天的捐款几乎增加了一倍。
沈群师兄的"A Perfect Love”基金会,也表示愿意提供支持。
捐款第三天,我早上醒来,又收到好几笔捐款,其中有人捐了最大的一笔,$2000。
我们的捐款目标也达到了!
我和郑琼以及陈师傅,最初做了一个预算:材料费$8000,人工费$3000,加上其他零碎费用$1000。所以预算是$12000。
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需要新的花销,比如,要解决六个装修人员的住宿,吃饭。一开始,我和陈师傅商量的时候,是准备让大家睡地板的,可见之前的预算是多么节省。
我和郑琼把预算提高到$15000。我看到收到的捐款总额已经到了$12000,而且沈群师兄那边也先给了$2000赞助,并且承诺后面会报销一部分工人的食宿费。
所以,$15000的目标,其实也达到了。我们决定停止收取捐款,后面还有一大堆事需要去做。
时间敲定;人员敲定;捐款敲定;民宿也订好了,网上订购的食品也一批批到了。
四、开工了
11日这天,我凌晨四点多就醒了,天刚刚亮就往康州赶。三个小时之后,到达格蕾丝家时,高总带着纽约永建集团的人已经到了,陈师傅他们更是开工一个多小时了。
接下来的三天,工人们埋头苦干,除了吃饭的一小会,其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高总和陈师傅除了干活,还要进行各种调度。
瑞恩一趟趟地跑Homedepot,购买缺少的材料。12日这天,他跑了整整五趟!
他家距离Homedepot有20多分钟的路,每一趟光在路上的时间就差不多一个小时。
没办法,要想保证工程的进度,就必须马上搞到需要的材料,不能让大家停下来等。
陈师傅的儿子,年纪轻轻,非常能干,创建了Forever Home房产经纪公司。他也开车几个小时专门跑来帮忙。
格蕾丝要照顾8个孩子,还要插空给他们上课。
我和郑琼,每天要协调各种事情,还要准备饭菜。
这么多人的饭菜,要花费不少时间。
我11日早上来的时候,做的打算是傍晚就开车回家。为了预防万一,我带了一套换洗衣服。
没想到,这一呆,就是四天三夜。
事情太多,又很琐碎。商量购买材料、核对捐款数目、安排住宿、做饭、帮忙收拾、负责沟通.....。
郑琼一个人肯定忙活不过来,我只好咬牙住了下来。郑琼把床让给我,她睡沙发。
幸亏美的集团美国分公司捐赠的洗碗机提前几天到了,解决了洗碗的问题。
美的洗碗机真的不错,我亲测后的体验。他们还会给格蕾丝家捐一套洗衣机和烘干机。
大家都挺累,但看见房屋在一点点变化,还是非常高兴的。
五,这些人
一开始的设想,是做最基本的装修,但是,开工之后,大家都想把每一步做的更好。
这里需要加个墙,那里需要配个门,不断有新的项目出现,装修规格也在升级。
所以,材料费用一点一点,超出了我们的预算。
到了第二天,我和郑琼发现钱不太够了。
钱不太够,只能省着花。原来设想开工期间要叫几次外卖,现在只能全部自己做。
好在陈师傅的太太珍珍做了200多个包子和馒头,解决了大问题。
虽然我们已经宣布了停止捐款,但是又陆续有几笔捐款进来。我也捐出上一篇文章的所有打赏,一共2200多元人民币。
就这样,最后一天完工的时候,我数数所有剩下的钱,勉强够给四个工人支付最基本的工钱。
我挺过意不去。这两个团队,都是从早上7点多点就开工,晚上吃完饭,去休息的时候,也快7点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手脚不停,忙上忙下。弯腰在地上做地板,一做就是三天,一般人哪儿受的了?
也就是咱们华人,还有墨西哥兄弟,是真能吃苦。这么累的活,竟然也坚持下来了。
高总自己有多个分公司,是实实在在的老板。他都十几年没有这么亲力亲为地干活了。
陈师傅奋斗多年,如今儿女成才,自己又有不少地产项目,目前正是最忙的时候。
这一次,他们真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跑了这么远来做活。
两个老板,一分钱不拿,还要搭上汽油费,以及最宝贵的时间。
四个工人也都不惜力,活做的又快又漂亮。
无法多给他们一点工钱,让我有些内疚。要知道,一位墨西哥老兄,回家后是要跪搓衣板的!
原来,这位老兄是“妻管严”,老婆不许他在外面留宿。所以一开始他说一定要回家住。
开工后,每个晚上我都要把拍的工程现场照片发给他们,因为老婆要查岗,他要“自证清白”。
这是一群很可爱的人。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千奇百怪的人生经历。如今聚在一起,做了一件大事。
六,对比
13日的傍晚,“约书亚的小屋”完成了!
看一下地下室,装修前后,是不是大变样?
一楼的洗衣房变成了一个房间。
新隔出来的洗衣房也做好了,格蕾丝终于又可以洗衣服了。
最后一顿晚餐,大家都露出笑容。
能干又有爱心的装修队伍。
大合影
分手时刻到了,大家依依惜别。
我环顾四周,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么大的工程,三天就做完了。
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圣诞奇迹。
七、信心之跃
14日一大早,我离开格蕾丝家,赶回新泽西。我已经耽误了两天上班了。
车子刚走了几英里,轮胎气压的灯亮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下车检查。
轮胎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灯亮应该是在雪地里冻了几夜的结果。我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开车。
三个小时后,我终于到了公司。
这个时候,我松了一口气,感到有些后怕。
我不是怕轮胎爆在路上。我是对整个工程都感到后怕。
如果某个工人,在装修过程当中受伤了,怎么办?
如果在一片忙碌当中,不小心砸到某个孩子,怎么办?
如果在去格蕾丝家,和回来的路上,我们的某辆车子,出了事故,怎么办?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格蕾丝家的。我平安到了,这颗心才彻底放下。
在筹备和运行这个事情的整个过程当中,我和郑琼从来没有犹豫过,甚至都没有考虑过那么多风险。
其实我们前面有条沟,我们视而不见,直接跳了过去。
Leap of Faith。
好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瞻前顾后,就永远都不可能做成。
瑞恩和格蕾丝当年来到中国,站在他们眼前的约书亚,身体状况比他们从领养材料上看到的,差很多。
如果考虑以后会有多少麻烦,算计会有多少付出,他们就不会把约书亚带回家。
但是,他们勇敢地跳了。
为这个项目捐款的朋友们,单单凭着对我们的信任,以及对这些领养家庭的关爱,二话不说就跳了。
高总、陈师傅,也没有计算各种风险、损失。他们坚决地跳了。
甚至那几个工人,也跟着跳了。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装修工程,这都是凭着爱,凭着信任、凭着勇气,纵身一跃。
我们做到了!
“约书亚的小屋”,完工了。
回首望去,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差不多150人参与了捐款和打赏,最多的捐了2000美元,最少的打赏5元人民币。几天之内,筹集到$17000多美元。这是个奇迹。
$17000多美元,完成了这样大的工程,而且是在三天之内。这是个奇迹。
这是一个发生在2022年圣诞节,但是会永远留在每个人记忆中的奇迹。
圣诞快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