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重新拾起了生活的色彩
今天是冬至。是中国传统中冬季的一个大节日。
过了冬至,阴阳二气相互转换,上天赐予的福气正式到来,意味着一段新的开始。
冬至已过,春日将归,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也即将到来。
我们不一样
声音世界的呼唤,是莹莹生活里最大的动力。
2019年,90后女生王莹莹发现,自己的视力一天比一天弱。经过检查,她被确诊为视神经萎缩,视觉逐渐从她的生活中消失。这让身为幼师的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
没有了眼前的色彩,莹莹一时间陷入消沉。声音,成了她与外界交流的最重要渠道。
她用半个月的时间摸索了盲文、手机辅助功能,能够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在和好友在朋友圈互动、互甩梗图。
视力,就像关上的一扇门,同时也为莹莹打开一扇窗。偶然的机会,莹莹签约喜马拉雅授权的盲人有声阅读制作机构,这份在盲人中并不常见的工作,为莹莹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
因为盲人存在出门的障碍,这份工作让莹莹能够在家中完成。同时,这也让她意识到障碍人士的更多可能性。
互联网的普及带给了我们海量信息,同时也将障碍人士卷入了一场新的考验。
必须承认的是,这个过程初期,他们并不完全是科技的受益者,相反,看不见或是听不到,对于障碍人士使用手机造成了一定障碍。
设想几个场景,当你打开手机试图叫外卖时,视障人士并不知道自己打开了哪个页面;当你习惯拿出手机叫一辆网约车,听障人士却发现自己很难听到并接起司机的电话。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还有很多。据统计,我国移动支付覆盖了50%的消费场景,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甚至你现在想用现金/线下约车都有些不方便了。
可想而知,当互联网、移动支付成为基础建设时,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便让障碍人士和普通人之间更加拉开差距。
十多年前的官方统计显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口,其中只有不到1000万成功就业。无法全方位拥抱数字化,成了残疾人与社会正常接轨的最大障碍。
这种网络给障碍人士带来的学习壁垒,学术上称为“数字鸿沟”,因为市场较小、设计繁琐(对app内容标化要求高)等缘故,障碍人士市场一直没受到重视,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互联网洪流时显得有些迟钝。
莹莹表示,并不是每个盲人都会使用手机的读屏功能。她因为是后天失明者,学习起电子设备要比先天盲人要快些,但对于一些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年龄较大的视障者来说,使用手机的门槛就变得很高。
即便在充斥着无障碍模式的今天,依旧有很多“小麻烦”尚待解决。比如,软件滑块验证,选择图像里所有的红绿灯,突然跳出来的弹窗广告,因为无法进行精确播报,对于看不见的人来说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在浏览短视频时,许多对话并没有配上字幕,这对听障群体也造成一定困扰。
让设备智能起来,成为帮助残疾人走向社会的首要选择。当然,语音播报、障碍引导等,在技术上早已不是难题。难点在于如何将其开发成一款普惠的产品,并让障碍人群接受。
更早追溯,视障人士用来阅读的点显器价格上万元,没有办法人手一台。随着技术升级,智能手机的听书、听课功能逐渐取代传统点显器的功能,价格更加实惠,能够为障碍人群打开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们都一样
“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很久,身边就是障碍人士,当你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个体去看的时候,你会更加理解他,不会差异化地看待他。你理解他的情绪,理解他性格中的偏执的部分,你只是把他看成一个很具备个性的人,而不会简单地认为‘这个群体就是这样’。”信息无障碍研究院专家陈澜表示。
在帮助无障碍人群过程中,一个全盲男孩让她印象深刻。“他涂了指甲油,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涂指甲油?他说觉得这件事情很新奇,因此想要尝试。”而在刻板印象中,男生很少涂指甲油,全盲人士因为看不见,似乎也没有涂指甲油的必要。但对于这个男孩而言,涂指甲油是一个愉悦的过程,也是他展现个性的一个方式。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做无障碍过程中首要的就是破除偏见。”陈澜说。
和每个爱美的女孩一样,莹莹也喜欢自拍,她的手机有自拍提醒功能,虽然自己看不见,但也希望留住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莹莹的丈夫杜林便是一个积极互联网拥抱者。先天失明的他,并没有选择将自己封锁在一个小世界里,而是去尝试各种可能性。比如,他认为网约车比起传统路边拦出租车更为方便。过去没有网约车的时候,自己经常因为视障者的身份遭到司机拒载,或许是因为技术进步,或是文明提升,杜林遇到的拒载次数变少了,网约车司机知道他是视障者后,反而会更加照顾。同时,他也能够独自乘坐飞机、高铁,只要入站时寻求一下周围人的帮助。
受到杜林的感染,莹莹业余也会在网上听听网课,保持着学习进步的精神。莹莹说,自己此前只想按部就班地做一名幼师,但失明后自己仿佛拥有了更大的世界,尝试了许许多多之前不敢想的事,比如配音,她会积极尝试许多不同的演播风格。这和没失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也渴望正常人生活,熟了之后,很多障碍人士也能开得起身体缺陷的玩笑。”小胡过去在一家针对障碍人士的社会组织工作,同事中有视障、听障,他表示障碍朋友同样会熟练地使用外卖软件,甚至你背着他们偷偷买单还会被发现,“你问我他们抑不抑郁,我只能说全公司最抑郁的人是我。”
技术如何实现无障碍化?
对于障碍人士的帮助正在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内已有40多家互联网公司设立了负责产品信息无障碍的部门。当你打开中国政府网、腾讯、搜狐、网易、知乎等官方页面,都会有类似无障碍功能的按钮在链接下方,当你点下后,他们就能流畅的播报画面的内容,帮助获取页面信息。
但在生活里依然充斥着对障碍人士的偏见。信息无障碍研究院专家陈澜表示,我们不会称呼他们残疾人、盲人或是聋哑人,我们更愿意用“障碍人士”称呼他们。他们的需求和普通人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视障人士也会去看电影、话剧,也会去逛博物馆、美术馆,听障人士也会参与音乐节,甚至有的音乐节已经为他们安排了手语翻译。“虽然他们看不见/听不见,但也希望感受演出的氛围”。对生活的热情并不因为失去一两项感官而失去动力。
作者丨在下是猫 编辑丨张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