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这才是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事啊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宝藏妈-P姐。据说当妈之前她的名片是这样的:留美海归硕士,世界500强企业科研人员,发过SCI。当妈后加了闪闪发光的一条:帝都老母安德鲁妈。
她会启蒙、懂双语、不激进,创办了公众号“鲁智深闯海淀”,她的文风就像一股有含金量的泥石流,还带着一点东北味儿,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要做干货里最会讲段子的,段子手里含金量最高的”。
她也像公号届的机器猫,整理了数不清的启蒙资源,分享了大量易操作且成体系的干货。
在那里你将看到:
精心整理并双手奉上的鸡娃“饲料”揭秘,比如英文启蒙绘本、自然拼读、分级阅读、科普绘本、识字书等等
好用到尖叫的启蒙网站,app推荐
帝都海淀老母不焦虑、有视野的教育观
五岁男娃的养育心得
如果你想快乐启蒙娃、填满网盘,那一定要关注【鲁智深闯海淀】。
在她的后台回复“暑假大礼包”,“居家视频”,“识字书”,“鲁智深高频词”,”P姐宝藏资源“等关键字,即可获得她精心整理的免费资源,关注她,在她的后台回复更多关键字(见文末),即可获得更多资源哦~
快去关注这位宝藏妈妈吧,让你读到停不下来!
文/P姐
公众号/鲁智深闯海淀
前几天,幼儿园发了一系列讲座,关于幼小衔接的。虽然安德鲁才中班,但看来现在的幼小衔接也不分什么中班大班了,毕竟这一波居家之后,安德鲁可能直接就上大班了
幼小衔接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关于这一点,我之前也聊过,是习惯。
习惯可是个小妖精,突击不来,临时抱佛脚也抱不来,只能靠日复一日有意识的培养,还经常被大家忽视。
要不怎么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呢。
好习惯有哪些,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列举出一大堆,但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个空间的事儿了。
可是,只要你做到了,就会收获果实,比如效率、健康、有序等等。
今天,咱就来聊聊,娃上小学之前需要逐步培养的几个关键习惯,这都是过来人吃过亏总结出来的,值得仔细品一品。
时间观念
再说的直白一点,按时做事情的习惯。
随着娃长大,陪娃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心梗的部分有时候并不在于知识学不学得会,而是时间规划和观念上的缺乏。
他不像小时候那么受控了,他会磨磨蹭蹭,他会讨价还价,虽然一直在玩,但他还是觉得玩的时间太短了,哼哼唧唧的,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扯皮上了。
对于安德鲁,我使出了几个招式。
当他跟我说:“唔,读完这本书时间好长”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唔,这还没有你看一集奥特曼的时间长,要不咱们来计时对比下吧”。
做20分钟烧脑的事情,和看20分钟动画片,当然是后者感觉比较快。所以,当娃哼哼唧唧的时候,我就纠正一下这种时间感偏差,让他知道,你自己读书也是很快的,别抱怨。
安德鲁现在放暑假,除了一些线上课,每天有几件必须做的事情:自读书(英文和中文),计算题和练琴。
这几件事,他已经非常清楚了,具体什么时间做,我就让他自己决定了,但只要做上了,就要一口气做完,比如做两道计算题,跑去玩一圈,再做两道,这样是不行的。
有时候看他上午啥也没做,我就会提醒他:“如果都堆到下午做,你可能需要xx时间,你要不要考虑上午完成一项”。
我希望慢慢地,他能学会自己规划时间,劳逸结合,该学学该玩玩,啥也别耽误。
想实现这一点,我就得一点点放手,给他机会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实践中,他才能真正感受到时间,学会怎么规划。
整理物品
整理的重要性,可能不上小学都不会懂。
过来人妈妈是这么说的:不会整理,整天丢三落四,丢红领巾,丢铅笔橡皮,后来就丢课本,丢记作业的小本子,能把你气成蹿天猴。
现在娃上学的东西也确实多,每次在电梯里碰到小学娃,我都觉得他们要去旅行,那书包撑的跟行李箱一样。
对于整理习惯的培养,我家之前做得不好,说是让娃整理玩具,其实最后都是大人在收,娃只负责像龙卷风一样吹过境。
今年把学习区安排好了以后,我就让安德鲁负责整理桌面,各种文具用完了就收回原来的地方。
说实话,这个习惯培养起来比想象中难,很多时候,看到桌面有杂物,我随手就给收了。
讲座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方法。
以前我们经常说的是言教、身教,就是家长把自己活成一个标杆,给娃做榜样;现在又多了一个词叫:境教,就是可以找几个相熟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去培养一个习惯,营造一个美好的大环境。
朋友多的,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阅读习惯
阅读这件事,我相信咱的读者都没有问题。
多阅读,长知识就不说了,其实对娃的专注力是很有好处的。
看电视、动画、短视频这种,都属于“强刺激”,就是在短时间里各种跌宕起伏,一直吸引着你的注意力。如果你总是在这种强刺激下,你再转到学习、读书、听课上,你就会觉得没意思,经常走神。毕竟,再牛掰的老师也没法把课讲的跟动作片一样。
所以,娃小的时候,少看点电视,多读读书,是绝对百利无一害的。
除了多阅读,还要注意阅读的升级。
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升级,读的多了,不能总是小猫小狗小熊小兔子的,要适当地在情感、内容的深刻度上进行升级。
一方面是字数上的升级,当娃认字越来越多了,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就要慢慢地从绘本转到桥梁书,再转到全字书,让娃去适应不同的阅读。
但这件事不要急,不要当任务,还是要讲一个水到渠成,绘本的图画是娃想象力的源泉,年龄小的娃完全没必要早早转桥梁书或全字书。
再一方面是输出上的升级,当娃读的书不少了,就要有意识地加强下输出部分,比如复述故事,写写日记等等,把阅读的积累真正转化成自己能输出的东西。
成长型思维
这是个经常被提及的词,跟它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
举几个例子,看看两者的差别。
遇到阻碍的时候,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挫折坚持不懈,想办法克服困难,达到目标;固定型思维模式会自我保护或者轻易放弃。
对于努力的看法,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努力加上正确的方法能改善结果,熟能生巧;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努力不一定会改变结果,能力是天赋的体现,努力代表自己笨。
对批评的看法,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从批评中学习,找到提升自己的点;固定型思维会忽视有用的反馈。
对于失败的看法,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失败是一个行为,是个暂时的状态,自己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并且乐于挑战;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失败一次代表一个人的失败,原因是由于外界造成的,惧怕挑战。
娃上学之后,会遇到更复杂的环境。老师可能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地照顾你、鼓励你;或者娃在各种事件中,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难免会失落。
成长型思维的培养,说白了,就是把娃的心脏练的大一点。
不管是遇到失败、挫折、否定、批评,都不要陷入到负面的情绪中,或者就此摆烂;咱就拍拍身上的灰,想想怎么能进步,怎么能改善,冲就完事了,再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我们能怎么培养呢?其实也很简单。
多鼓励,但不是漫无目的地啥都鼓励,鼓励得具体一些,让娃看到自己到底哪里做的好,或者哪里取得了进步;
当娃遇到挫折想躺平的时候,别先忙着发愁“这抗挫力不行啊!”,而是跟娃一起找找问题出在哪,一起想想解决办法;
别总说什么聪不聪明的,人到中年,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努力才是个人最能掌控,也最能给你带来改变的特质。
肺腑之言,也相信对你们有用。
👆点击名片即可前往关注👆
除了时不时的“鸡饲料”投喂,身为海淀老母,p姐还经常分享新时代教育观和脑洞大开的玩具创意玩法,当然还有5岁小男孩鸡飞狗跳的日常……
到【鲁智深闯海淀】后台,回复“自拼动画”,“明星绘本”,“字母音”,“地理动画片”,“三伏”,快去领取更多资源吧~!
总之,想看有观点、有态度、有想法、有资源的东西,关注【鲁智深闯海淀】就对了!
如果意犹未尽,再介绍几篇P姐的好文章,可以一并欣赏!
01
教育观
02
学科启蒙方法
03
教育app和网站
04
宝藏书单
05
养娃心理
关注去吧,讲真!如果错过这波,那你真是亏大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