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你还居家办公吗?
Photo by Jacky Chiu on Unsplash
换了大学做事。搬迁需要一些时间,我一时没法到新单位。上司随机应变,让我居家办公。居家办公对我还是新鲜事:疫情高峰期间,按规定我可以在家上班,也可以去单位。我还是选择了去单位。这一辈子朝九晚五的,竟然都成了习惯,想自主打破都难。我天天去单位上班,一天没拉下,堪称劳模。也奇怪,周围的人几乎个个都得过新冠,有的得了几遍,我不知是什么神奇体质,天天跑去上班,防护也不甚严格,居然一次没得。
这回开始在家上班,一开始根本不习惯,后来尝到了甜头。举个例子吧:上了年纪,下午精力不济,容易犯困。在家上班,哪怕中午休息的时间,躺床上午休20分钟,一起来顿时生龙活虎。
在家上班一个月后,终于搬到了新地方。我租了个小公寓,真正过起了极简的生活。单位让我去学校上班三天,在家上班两天。时间自己选。我选择了星期一二三去单位,四五在家。就这样,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半居家办公族。
渐渐地我还发现,不要说这种三天去单位、两天在家的组合,百分百在家上班都没有问题:我在达拉斯,上司在奥斯汀,团队还有别的同事,分别在德州、加州、佛罗里达等地。本来就是新时代的镜花水月,全都是虚拟的。
家里有条狗,过去住的房子独门独院,后门安装了狗门,狗任意进出,完全散养。现在住的是小公寓,72家房客,什么人都有,不像过去那种安全郊区了。离开家门,屋子必须锁起来,狗郁郁不得志,困在屋子里。大小便必须等我回来放风才可以。该狗也算严于律己,还没有在屋子里撒过拉过。它没事就呆在家里睡觉,一副减少新陈代谢、降低碳排放量的躺平架势。
我朝九晚五八小时的话,狗居家同样八小时,也挺不人道的。没办法,中午我还只有匆匆回来。有这种需求的人很多,市面上有出现了一个帮人喂狗遛狗的业务。这业务通过一个叫Rover的应用来操作,有点像宠物界的网约车服务。任何变化,都会产生市场需求。总有聪明人会见缝插针地创出一个事业来。
而到了星期四星期五,中午来回赶的压力就没有了,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
居家办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疫情促成的一个变化。但这种工作方式古已有之。维基百科上在描述“远程办公”(Telecommuting)时,说过去的手工艺人,比如木匠、铁匠、陶艺匠,可不都是在家上班,生产了产品才出去卖的?工业革命后,流水线生产的工厂化操作,才使得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上下班成了必要,并渐渐演变为主流谋生方式。
知识经济年代后,摆脱朝九晚五这一套路的努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Telecommuting这个词,1973年就发明了,现在也是年近半百。早在1979年,IBM就尝试让几个员工在家上班。那时候的远程上班,还依赖传统的通讯手段,如电话。大部分跨国企业,也早早开展了远程协作的尝试。在九十年代末二十年代初,我在一家咨询公司短短工作过,那时候咨询公司在大中华区有四个办公室,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我们那时候就有了虚拟团队,多使用电话会议系统开展协同办公或者召开会议。
进入互联网时代,远程办公的人多了很多,相关技术也更为先进了。一些公司从来就没有过办公室,例如Wordpress的母公司Automattic,允许员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工作。”一些新创公司,也允许员工在家上班。员工为此得到了自由,省了汽油,单位省了房租、装修、水电。我老东家的达拉斯分校,大部分职工散布在美国各地,不少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来过学校一次。
人都见不到,在家上班,怎么保证业绩?大部分组织和员工都表示,远程办公对效率更有提高。大家可以独立自主地安排工作,早完成早歇息,效率应该是更高。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工作的完成,并不是靠耗时间耗出来的,而是靠良好的流程、政策、激励等手段。给员工多些信任,这样他们的产能和效率都会提高。换言之,不要问员工居家业绩怎么保证,而是要问,如果员工要有人在背后盯着才能干活,整个业绩文化出了什么问题?
我这种三天去单位的半吊子远程员工,可以享受两个世界的好处,比如参加本地办公室的一些团队活动,也可以午休中间出来遛狗。我也发现,很多职位招聘,开始说明是否允许远程上班的了。像我们做课程设计的,可远程上班的越来越多。
大家有无发现,疫情当中,我们的工作状态,就这样开始了潜移默化的变革。皮尤公司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居家办公的员工中,60%的人表示,疫情完全结束后,他们仍希望在家上班,这比2020年的比例(54%)还高。
由简入奢易,习惯了在家上班的人们,再回去有的会面临各种困惑,尤其是有社交恐惧症的。这个新的趋势,带来了多个社会变化。首先,不愿意回去上班的人,有的索性辞职,造成了这两年单位找不到人的“大辞职”(The Great Resignation)现象。另外,在家办公,需要更大空间,这个“刚需”炒热了房地产,使得这两年房地产炙手可热。中国各地不是房市萎靡不振吗? 要不我出一个歪招:试试居家办公?
美国有些城市,远程办公的人多,到处都有人在用Zoom在上班,于是成了Zoom Town。一些人口比较稀少的地方,比如西弗吉尼亚,为了吸引远程办公族,甚至悬赏12000美元,让人搬迁过去。两三万可以买房的鹤岗,据说吸引的除了一些候鸟族外,还有不少远程办公的。若是继续促进这种互联网创业,让地方政府做好配套,应该有机会让一些衰败城市起死回生的。
让人担心居家上班效率的,往往不是因为单位、老板、同事,而是自己的家人。在单位,人和人的交往,边界还比较明确,不会过度越界与入侵。家里的大大小小,有时候就没法分得那么清楚了。不少家长最担心的是家里的孩子,一到开学时候,就欢庆“神兽归笼”。在大部分人住着鸽子笼式公寓的环境下,跑回去上班,是纯粹谋生,还是一种解脱?是老板好对付,还是老公(老婆)好对付?这一切,有时候还真不好说。
最后来个投票,好奇大家怎么选。如果有更多可能性欢迎留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