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大革命时期,山东省共16位省委书记,7人被杀,2人叛变.....
山东建党时间比较早,一大代表中,就有王尽美、邓恩铭两位山东先驱,他们组成了山东的共产主义小组。
山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大革命时期,山东的革命斗争极其严酷,先后经历16位省委(执委、工委)书记,其中7位牺牲,2人叛变,尤其是1929年初至1933年7月,4年时间,中共山东省委先后11次遭国民党破坏。
遭敌人杀害的省委书记:吴芳、邓恩铭、刘谦初、任国祯、张含辉、卢一之、滕英斋。牺牲的好多人连照片都没有留下。
共同赴难的三位先驱
1931年4月5日韩复榘在济南纬八路刑场屠杀22名共产党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五惨案”,其中,有3人担任过山东省委书记,分别是邓恩铭、刘谦初、吴丽实。
海岱英雄——鲁中抗战的一面旗帜
----记原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副省长张敬焘
山东鲁中一带,又称海岱之间,南倚秀丽的沂蒙山区,北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西起巍峨的五岳之首泰山,东临风光绮丽的胶东半岛。
鲁中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境内丘陵与水道起伏,地理四通八达,占踞区位优势,战略地位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500年前,齐桓公在这里胄甲百万,兵车滚滚,尊王攮夷,纵横捭阖,成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一代雄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从燕赵大地一路肆虐南下,攻城掠地,占领山东,鲁中方圆6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尤其是淄博一带丰赡的煤炭矿业资源成为日寇觊觎已久,疯狂掠夺的战略、战争物资。
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具有爱国尚武传统的鲁中人民,纷纷拿起大刀、长矛等土制武器揭竿而起。1937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领导了抗日救亡三大起义,其中,黑铁山起义、徂徕山起义就发生在鲁中。
从此,鲁中遍地燃起了抗日救国的烽火,诞生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第四支队,走出了被誉为“南张北马”的张敬焘(时中共淄博特委书记兼淄博警备区政委)、马耀南(时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等一批为代表的海岱抗日英雄人物。
抗战胜利后的解放战争中,鲁中抗日武装起义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第四支队编成了解放军26军、28军及40军“暴风雨部队”118师、43军“攻坚老虎”128师,为22军、29军、33军、35军输送了大量的基干部队。
英雄的鲁中人民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毁家纾难,付出了沉重的牺牲,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海岱广大地域的民众们举家上动员,前线杀敌立功,后方踊跃支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东博山人,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副省长的张敬焘,就是鲁中人民的杰出代表,是鲁中抗战的一面旗帜。
张敬焘,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特邀顾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张敬焘,1914-2002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大街三元村人,1936年5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博山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该部队于1938年编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第四支队,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他重建中共博山县委,历任中共博山县委书记、县长、益临工委书记,鲁中第五地委副书记、中共淄博特委书记兼淄博警备区政委,泰山地委书记兼泰山军分区政委,上海普陀区委书记,上海市委委员、副秘书长,青岛市委书记兼市长,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革委会主任,山东省副省长。
张敬焘是博山乃至鲁中一带中共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在博山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并组建立了博山第一支抗日武装,创建了淄博在南部山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著的八年抗日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