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毕业当全职儿女,作为父母,你能接受吗?
据说2022年有一个职业挺火——全职儿女。
名字挺新鲜,实际上和日本的御宅族差不多:成年的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吃父母的,花父母的。当然,咱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纯啃老要被人瞧不起的。年轻人不出去工作可以,在家躺平玩游戏不行。所以全职儿女还附带了两个条件:
1、付出一定劳动换取父母的经济支持。
2、保持学习,考公考研考教资考什么都行,只要你还在学习就行。如果什么都不考,那简历总归要投吧,面试总归要面吧,啥也不干就算自己良心过得去,父母那关也过不去啊。
看到一个采访稿,说有个28岁的悉尼大学海归硕士(出国前有过三年大厂工作经验),毕业后回国,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是独生女,母亲身体也不好,索性就一直歇在家里,照顾母亲的同时顺便投递简历。
9月份的时候,她去华为面试一个接待工作,发现很简单的岗位竞争的不是国内名校就是海归硕士。10个人群面,自我介绍一对,发现有人毕业于波士顿大学,有人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还有一个清华毕业生,一个北师大毕业生。这还不是华为的技术岗,只是个简单的接待岗,真的是卷到不行。
妹子的感受就是心理落差很大,她出国本来是想拿到比之前更好的offer,更高的薪酬,登上更大的舞台。结果回来以后发现根本不可能,别说比原来更好的offer,就是找原来差不多的工作,都困难。
她最终还是决定先待在家,后找工作。这个妹子还是比较勤快贴心的,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都包圆,其实和全职妈妈也没啥区别,一样地从早忙到晚。
全职儿女,是经济下行环境下的一个无奈的产物。这里大环境我们就不老生常谈了,总之,要是能找到合适的的工作,谁乐意蹲在家里啊!
这里我想从孩子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分析一下全职儿女和其父母的心理。
先来说说孩子的想法。
全职儿女,尤其是高学历的全职儿女都不是天生的咸鱼,要不然当初就不会选择出国留学了,出国那点钱都够在家躺几年的了。
这里面不乏心气很高,曾经很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和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路认认真真读书,读出来的。原本以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读了这个学历,就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工作,这也是读书的时候老师和父母一直给他们灌输的东西。
谁曾想社会根本没有给过这样的承诺。
本来我一直觉得,找不到可匹配的工作,那找个差一档的行不行?实在不行开滴滴送外卖也行,怎么都比家里蹲强啊!
但是将心比心,你让一个北大毕业的去开滴滴,复旦毕业的去送外卖,换位思考,好像还真的拉不下这个脸。想当年北大毕业生创业开个养猪场都被讨论了那么久。
学历有时候既是敲门砖,也是包袱。这个孩子一路求学,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亲戚眼里“别人家的孩子”,那他确实接受不了次等的选择。没工作还可以说是在考研/考公/面试,真的干了外卖员,或者进了私企拿五千块钱的工资,几乎就等同于失败。
换句话说,他觉得自己是金子,可现在别人只肯拿他当沙子收,如果他同意了,那以后就真的定性是沙子了。家里蹲只是权宜之计,只要他不卖,他就还能以金子自居。
这是身份上的尴尬。
全职儿女同时需要面对的,还有伸手要钱的尴尬。
手心向上的日子总是很难过的。外婆从小就给我灌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道理。
问人要钱,哪怕是问父母,也是很窘迫的。
很多全职儿女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可作为小孩子跟父母拿钱,和作为成年儿女跟父母拿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对小孩来说,父母给钱那是天经地义,爸妈该养我,给我钱是喜欢我。
可是对成年儿女来说,该挣钱的年纪还在问父母要钱,会有极大的挫败感。父母和儿女,天生就有冲突,父母不喜欢孩子熬夜,玩手机,点外卖,不吃早饭。如果没有金钱关系,那就只是父母的唠叨和关心。而一旦儿女要从父母手里拿钱,那就太可怕了。想象一下和老板24小时待一起是什么感觉吧。老板还不会管你怎么花钱,可父母会管。
全职儿女,可能是最没成就感的职业,如果这算职业的话。比全职妈妈/爸爸还低,毕竟全职配偶经营的是自己的家,和配偶的关系还是相对平等的。实在过不下去,还能离婚(离职),全职儿女哪怕最终找到工作去上班,也不能改变亲子关系。
总之,甘心当全职儿女的,要么活在焦虑和挣扎里,非常想找到理想的工作摆脱这种毫无成就感,在父母阴影下讨生活的日子;要么就是麻木的,完全抛弃了自尊,甘心堕落,不怕被骂,或者本来就受到溺爱,父母都怕他,拿他没办法。
掉过头再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也很憋屈啊!
现在一路鸡到高学历的孩子,哪个不得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说出国读硕士,无论哪个国家,怎么也得出个几十万吧!本来想挺一挺,让小孩起点高一些,成就大一点,万万没想到,炒股炒成了股东,愣是把准绩优股砸手里了。
条件还可以的家庭,大多是不愿意孩子去送外卖、开滴滴吃苦的。他们情愿让孩子考研、考公、面试,这样还有一个希望,还可以做梦,只要考上了,面试成功就行了。
而往往越到后面,全职儿女的亲子关系越会受到影响。全职儿女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他的父母同样也会产生心理落差。
父母会觉得之前鸡娃那些付出不值得,会认为孩子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不够优秀,会在孩子休息、玩游戏、作息不规律的时候脸色难看。
实际上子女的高预期,也有父母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原因。只有当父母能降低预期,接纳孩子,不再要求孩子一定要找到多好多好的工作,孩子才有力量内省,最终走出困境。
亦君说:假如你辛辛苦苦鸡出来的高学历的娃,找不到相匹配的合适工作,选择在家当全职儿女,你能接受吗?会忍不住天天唠叨吗?
作者:亦君,公众号:另类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趣有料的灵魂,笔耕不辍,坚持日更两年不断的勤奋中年妈妈。跟万千家长站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八卦,共同养娃。
“英国养娃那些事儿”诚意推荐
欢迎转发分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