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六)为什么枪击事件频发

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六)为什么枪击事件频发

社会

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六)

为什么枪击事件频发

05/25/2022


您有自己的观点就好,千万别没观点,人云亦云(63语录)


昨天发生的美国德州Robb小学群体枪击案,至少导致了19个小学生和2个成年人死亡,是迄今为止,德州发生的性质最为恶劣、导致未成年人死亡最多的一次“大屠杀”,凶手竟然是一个刚满18岁(报道称,其518日庆祝18岁生日)的高中生。


根据德州法律,只有满18岁的成年人,才可以购买并持有枪支,而凶手正是在生日这天,购买了两支火力强劲的自动步枪,并于5天后的524日,展开了他的疯狂行动。


这是BBC报道的凶手照片和其购买的枪支(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这样的“疯狂行动”,绝对不会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未来依然会不断地重复进行着,因为,“枪支文化”,是美国人为之自豪、但又不得不为之付出代价的“痼疾”。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明确规定,民众具有持枪“保家卫国”的权力,这个权力从1791年就被美国宪法规定并传承下来。最初该法案的通过,主要是给予美国民众一个权力,就是为了防止政府滥权,民众具有拥枪推翻政府的权力。


在该法案运作200多年后,民众拥枪“卫国”推翻政府的功能已经成为“符号”,只剩下“保家”的功能了,也就是说:美国民众拥枪,除了平时赏玩以外,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身”。


在每一次发生枪支“群体事件”后,有太多“义愤填膺”的人士站出来,大声呼吁:美国“枪支文化”这个痼疾,需要用猛药来治了!控枪!禁枪!控枪!禁枪!控枪!禁枪……


喊喊口号很容易,在这里,咱想问一个问题:How?(如何禁枪、控枪?)


咱想就如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厘清一下,“枪支文化”给美国人带来了自豪,也同时带来了伤害


一,美国枪支文化根深蒂固,伤害也怵目惊心


美国目前散落在民间的枪支有多少?说出来吓死人!据2018年不完全统计,美国民间拥有3亿9千万支枪械,2018年美国人口3亿26百万,把婴幼儿算进去,美国人拥枪平均每个人1支还多,达到了1.2支。而世界第二高拥枪率的国家是也门,也只有0.52支。(见下图)


2018 年的统计数据,没有“战乱”的美国,拥枪率是第二名也门的两倍多,而紧随其后的几个国家,都是战乱国家,拥枪率高自然不足为奇了


大家想想,民间拥有如此多枪支的国家,因枪而起的伤害案能少吗?这是为什么,咱称之为美国的“痼疾”。


2020年,美国一年导致的枪击死亡人数,达到了45千多!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受伤人数。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个数字,咱就拿另一个数据来进行比较,大家就能意识到,枪支带来的伤害有多大。


据统计,美国疫情前的2019年一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6096,只占枪支死亡人数的80%。也就是说,一个急诊室抢救伤员的外科医生,每天接触到的枪支伤害患者,超过了发生交通事故后被送来的患者。


记得来美后,一个在国内做过急诊外科的校友曾经调侃:我这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创伤,基本上能做到快速正确处理,但只有一种创伤除外,这就是枪伤。而这里的医生对枪伤似乎司空见惯,完全是小菜一碟。


二,美国人是如何看待“枪支文化”的


每一次发生“群体枪击”事件,媒体都会快速跟进并大肆渲染,而且,美国的电视新闻,几乎每天都有枪击案报道,有朋友曾经开玩笑道:在咱们休斯顿,如果哪天没发生1-2起枪击事件,那就是“不正常”了。


这样“怵目惊心”的报道,美国民众应该憎恨、害怕、拒绝……“枪支文化”了吧?


民调结果竟然大跌眼镜!近年来,即使发生过多起“群体枪击”事件,但民众对“枪支文化”的拥抱,不降反升,奇怪不奇怪?


BBC报道,民调显示,2014年到2020年,美国民众支持控枪的比例降到了最低。(Despite widespread andvocal public outrage - often in the wake of gun violence - American support forstricter gun laws in 2020 fell to the lowest level since 2014, according topolling by Gallup


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心真大!


三,美国人为什么不支持控枪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观点是:枪支是消除个体差异最好的武器!


当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欺负你的时候,如果没有枪支,你只有“享受被欺负的快感”了(模仿某名人“享受被强奸的快感”语句,版权归该名人)。试想一下,当一个膀大腰圆的歹徒侵犯你、你的亲友的时候,你如何反抗?尤其是咱们亚裔,肌肉强度远远弱于其他族裔,咱们如果还跟着咋呼“控枪”,一旦被喜欢侵犯亚裔的歹徒盯上,你自己在有反应时间的情况下,也只能静悄悄地等待侵犯的来临,因为,你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啊。


枪支让你的弱势消失了,在枪支面前,人人平等,那些数百磅体重的罪犯,也抵不住几克的子弹。


再一个观点是:控枪伤害最大的是良民。


由于近4亿支枪支散落民间,作为罪犯而言,只要想拥有枪,是不愁找不到货源的。“拥枪犯法”这类法律规定,根本限制不了罪犯的行为,而只会让很多良民很难获得保护自己的枪支,最后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罪犯拿枪现场犯罪,受害人或许拿刀和罪犯搏斗,“控枪减少伤害”的目的不仅没达到,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新闻效应”。


四,美国“枪支文化”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刚来美国的时候,咱对美国“枪支文化”很是不理解,咱认为:既然美国枪支伤害这么大,为什么不禁枪呢?在和普通美国人聊枪支文化的时候,似乎逐渐理解了他们的“自豪”。


咱以前的一个白人老板曾经这样对咱说:罪犯想伤害人,用刀也可以,所以,禁枪可以减少犯罪,那是胡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拥有枪,罪犯才不敢伤害你。


曾经拜访过一个农场主,老头一个人住在几千亩的农场里,农场也没铁栅栏防盗门,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问老头怕不怕,老头说:怕什么,我有枪啊!


德州某市发生一个案例,一个老农因占用了政府土地养牛,法院判决农场主限期改正。农场主不服,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放牛,为什么现在就“违法”了。当地政府见老农不服,派警察要没收老农的牛群,老农持枪对峙。


此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全美“无事佬”从美国各地开车昼夜兼程,呼啦啦来了数百位“枪友”,自带枪支干粮,组成了“支持老农志愿军”,和警察对峙。这个阵势,把联邦政府吓得够呛,派来了联邦部队,结果,枪友民兵和联邦正规部队怼上了。媒体哪见过这阵势,连篇累牍地报道,结果也大跌眼镜:联邦部队竟然撤退了,老农和枪友们胜利了。


大家想想,被这种文化熏陶的美国人,他们会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枪支文化”呢?尤其是,枪支导致的伤害,并不像数字那么简单直接。


据统计,美国每年死于枪支伤害的4万多人中,绝大部分都是自杀,真正用枪犯罪杀人的只占极少数(见下图)。


2020年,美国持枪自杀人数达到了24292例,被枪杀的有19384例,而被枪杀中,在法律上属于有意识开枪杀人611例,还有535例是走火误杀,另外400例原因不明。明确开枪杀人的,只有611例,其中包括正当防卫和执法阻止犯罪,真正罪犯用枪杀人的,应该更少


五,“控枪禁枪”为什么形不成气候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究美国的历史和文化。


美国历史文化中有这个一个单词Lobbying(游说),理解这个词,对理解美国文化极为重要。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基于多民族之上的文化、宗教、观点等等,也是五花八门,各说各的理、各走各的道,政府对这种多元性也无可奈何,只有法律可以规范。在这种体制下,各个利益、宗教、族裔团体,就需要游说政客,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于是,就出现了Lobbying这种现象。


“枪支文化”也是如此,拥枪族和禁枪族都没闲着,双方利用媒体、选举、商业活动等任何机会,都在大力宣传自己的观点。下面这张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拥枪族暂时领先。


棕色条块是拥枪团体每年花费在媒体广告等方面游说的钱,蓝色条块是控枪团体花的钱,不难看出,拥枪族领先不少


六,对枪支文化的个人管见


鉴于以上分析,咱个人观点是:


1,美国群体枪击案不可能消亡,只能“共存”


既然如此,如何减少枪击案伤害,尤其是减少“群体枪击案”伤害,是普通民众和政客应该关注的重点,而不是仅仅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2,增加“特殊人群”持枪的难度,可以极大地减少“群体枪击案”的伤害


如何制定完善的制度,限制精神心理疾患的病人和罪犯等“特殊人群”获得枪支的机会,可以极大地减少枪支导致的“降半旗”悲剧发生的频率。比如,持枪证认证,持枪证心理医生审批,持枪证年审,犯罪记录审核,持枪年龄增加等等,相信一旦有相关法律出台,美国聪明的人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3,再不要Defunding(减少)警力了,那是和良民作对


政客们为了获取一部分选票,提出了“减少警力”这样的口号,咱不认为,这样的口号能忽悠到在美华人,作为良民的代名词,咱们华人是需要警察保护自己的。


咱曾经问老美,既然造成枪支伤害了,为什么不研究枪支弹道、子弹来源等技术指标,这样,也很容易找到持枪人的啊。老美动动手指,说了一个单词:Money(钱)。因为,做这样的技术分析,需要大量经费支持,而减少警察经费投入,最后倒霉的,还是咱们这些守法的纳税人;

 

4,政府和民间成立相应团体,尽早发现问题


政府的阻止犯罪部门,应该通过网络,尽早发现这些“特殊人群”。911后,美国防恐部门对恐怖组织,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防恐监测手段,政府完全可以用这种手段,对反社会的“特殊人群”进行重点照顾,一旦可疑,尽早介入。民间也应该有相应团体,发现并帮助一些行为语言异常的人群,通过宣传、疏导、交流等方式,让“特殊人群”转移发泄的窗口,咱相信,美国聪明人贼多,只要他们愿意,是可以找到办法,大大降低群体枪击案发生的频率的。

 

5,选择控枪文化,而不是禁枪,是在美华人最大的利益所在


德州曾经发生过多次“特殊人群”拟造成轰动效应的“群体枪击”事件,咱的记忆力有两次极为深刻,一次是发生在某个军事基地,凶手被持枪的民众当场打死。另一次是在教堂,罪犯也是在第一时间,被一位携枪的老人击毙,避免了更大惨案的发生。


这次发生在小学的“群体枪击”事件,枪手正是对着一群手无寸铁的小学生,才会导致如此大的伤害,假如罪犯在彪悍的德州佬聚集之地,伤害不可能会如此巨大;


这是几年前德州某教堂发生的一次组织群体枪击犯罪的现场,当罪犯持步枪冲进教堂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一个老年人掏枪干掉了罪犯,典型的德州佬


6,跟进的防范措施


美国很多大型聚会,都会布置了相当多的警力和防范措施,而学校、教堂、影院、医院等地,则是相对薄弱环节,这些地方,确实需要有比较完善的防范措施,尤其是限制携枪的某些场所,极易让罪犯得手(普通民众不得携枪,挡不住罪犯持枪犯罪),这应该是各地政客们关注的话题,而不是仅仅喊喊口号忽悠选票而已。

 

写这篇文章,是匆忙下笔,有很多未尽想法,一时没考虑到,仅给那些和政客“称兄道弟”的人一点启迪,有机会你们也游说一下这些政客。咱觉得,这比喊喊口号、忽悠选票要好一点点(没好太多,因为,也有很多人不赞成咱的观点)。


您有自己的观点就好,千万别没观点,人云亦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英国首相辞职|美国陆军将在费城进行演习|夏季未成年人宵禁法现已生效|7月4日公园路枪击事件后为居民提供的信息和资源7人因闯入政府中心车库工地而被捕;印第安纳州购物中心枪击事件造成 3 人死亡​《洛杉矶时报》社论:我们非常清楚地向世界表明——在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半决赛大胜仍尊重对手——足球追梦人孔兵(二十六)州长查理贝克下令降半旗以表示对德州枪击事件受害者的尊重VR陀螺五一宅家系列(一):VR健身VS看刘耕宏直播健身,你选哪个?孔兵与金玄默律师联手用足球养足球——足球追梦人孔兵(十六)雨中赏樱花东北区选举站外冲突,一人骨折受伤 |费城多起枪击事件3人死亡,6人受伤|冲水价格最早将在周四上涨50% ,宾州水务涨价打进广超总决赛,跻身中冠——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十六)1死4伤:费城白天发生连续2起枪击事件|水费援助,先到先得,发完即止|费城教育委员会要求市议会帮助制止学生和家庭枪支暴力的影响悉尼昨夜再次发生枪击事件,一人重伤入院,数十名警察现场逮捕并指控三人,呼吁民众避开事发区域恐怖!奥克兰一夜七起枪击案!窗户遍布弹孔,市长震惊!打砸抢事件频发,背后原因是……5/26 波士顿新闻汇总|吴弭市长在哈佛毕业活动日上强调真理 德州枪击事件后麻州学校加强安全措施 麻州的几个海滩将于本周末开放血腥周末:美三天14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8人死亡,59人受伤。企图招募他人制造大规模校园枪击事件,伯克利一高中生被捕4/27 波士顿新闻汇总|麻州25所名列前茅的高中 CDC估计每4个孩子中就有3个感染过新冠 上周68岁妇女枪击事件嫌疑人被捕7/5 波士顿新闻汇总|波士顿各地一夜之间发生多起枪击事件 芝加哥独立日游行活动中发生枪击事件 麻州发生多起房屋火灾麻州开始向低收入人群发放$500救助金;近期全美至少12人因枪击事件死亡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8)6/2 波士顿新闻汇总|市长成立波士顿LGBTQ+推进办公室 Sumner隧道停运期可绕行路线 塔尔萨医疗大楼发生枪击事件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四)我的心里有你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七)高考和人才选拔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三)世界上最挑剔的顾客西雅图长周末发生10起枪击事件,2人受伤!中国城小西贡犯罪问题持续不断费城东北区同一街区附近连续2起致命枪击事件|Race街第二至第六街进行重铺路面计划|避免OOPA违约通知"台师大疯了,中文系开全英语课程!英语系应开全中文课程?"走近美国人文系列(十五)美国女婿龙卷风健康快递 157帝国大梦,该醒醒了…… | 且看美国人权系列(三)费城南街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3人死亡、至少11人受伤,案发视频、调查进展及官方官员回应远离危险 | 中国城连发四起抢劫案/26岁货运司机巧偷20万美元LV/争执成致命导火索/CTA地铁案件频发浪子回头金不换中国说到做到,美国出尔反尔—— | 且看美国人权系列(二)我读里尔克 (一)里尔克与道德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