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优秀游记作家
文|贝小戎
明晚要去跟人聊简·莫里斯,因为有出版社再版了她的《世界》和《欧洲》。许知远给新版写了四页序言,说“纵横四海的简·莫里斯,总带着那个年轻英国士兵的视角……她对极端情况下的人的行为深有体会,在她不断奔赴地球每一个角落时,她身后的大英帝国瓦解、沉没,砸向水面的帝国碎片,又激起绵延的往昔之音。”
你说她总带着威尔士孩子的视角、牛津大学学生的视角、新闻记者的视角也未尝不可。至于“帝国碎片”,也砸向了莫里斯。她对大英帝国的瓦解可能没那么多惆怅,只是觉得机会难得,她认为英国从殖民地的撤退比法国要体面、有序得多。
许先生还说:“我的天分更是有限,即使同样的机会,活得更长,也难有她那样的洞察。”她的判断“俏皮、敏锐”,“她的书籍保存了她的一切,世界各个角落的偶遇、洞察、追问以及永不枯竭的幽默感。”
我们来看一个莫里斯幽默的例子吧。她写过一篇文章,IGNORING THE ADMIRAL,说一位海军军官说,英国海军旅行时总是乘头等舱,她从军时,到哪里都吃最好的、住最豪华的酒店。她旅行总是打车。一次去威尼斯,她配偶说坐出租船太奢侈,她信奉Waste not, want not(勤俭节约,吃穿不缺)。于是他们拎着大包小包乘船,结果钱包被偷了,这印证了另一句谚语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因小失大。后来他们去一个餐厅就餐时,餐厅听了他们的故事,给他们免了单,也算是“每一块乌云都有银边”(天无绝人之路)。文章的标题是“别理会将军的话”。
简·莫里斯(Jim Richardson 摄)
莫里斯否认自己是一位游记作家。她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她不喜欢游记作家这个头衔,部分是因为传统认为旅行写作只能写事实,而她认为游记属于艺术和文学,有想象的种种属性和潜能,也就是说可以写得很主观,她说无论写哪个地方,都是在写她自己。
《巴黎评论》介绍说,莫里斯26岁的时候被《泰晤士报》派去报道希拉里攀登珠穆朗姆峰,她是唯一随团记者,她被选中是因为她身材高大、壮硕,她攀登到了珠峰四分之三的高度(6700米)。
她2020年去世,享年94岁,留下了四五十部著作,包括《通往哈德斯菲尔德:五大洲纪行》(1963)、《西班牙印象》(1965)和“日不落帝国”三部曲(1968—1978),《旅行》(1976)、《曼哈顿1945》(1987)、《香港》(1988)等。有人说她的书,有19部是写某个地方的,还有12部随笔集,6部历史类,2部小说,1部传记(林肯传),8部回忆录,还有一个杂文集。
莫里斯最厉害的是总能迅速把握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深层精神气质。“在许多方面,芝加哥仍然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城市。无能者在街上不会遇到什么恩惠,慌乱的人也不会得到定心稳神的劝告。”“好莱坞如常以自恋为食,被谄媚娇宠,由势利支撑。”“多伦多是一座灵泊之城。它不像伦敦,念念不忘其自身的历史。不像莫斯科或曼哈顿那样是一个信仰的行动。它没有里约热内卢那种年轻身份的丰沛欣悦之感。”
她的秘诀是什么呢?每写一个地方,在目的地待上一个星期,只思考这个地方。到了交稿前几天,在一种疯狂、迷醉或绝望的状态中写出三稿。写《西班牙》的时候,在西班牙待了六个月,写威尼斯也是。她旅行时,不喜欢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画廊,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更喜欢寻找地方色彩,宁愿去拜访一位理发师、牙医、地方报纸的编辑,去法院旁听。
《五大洲纪行》其实是她受世界银行委托写的一本书。世界银行官方名称叫国际重建和发展银行,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银行支付莫里斯差旅费,但她可以自由去任何地方。她可以接触到该银行前17年的活动,于是她去了南美、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泰国、印度、意大利、美国等地。TLS评论说她这本说有印象派的风格,虽然是非经济学的,但经济学家都应该读一读。美国每月好书俱乐部新闻把它选为读物,付了她四万美元,她买了一辆红色的Mini,把它称为“每月好书俱乐部迷你”。
排版:周蕾 / 审核:同同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