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又又变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夏虫
一份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揭开了深圳发展的新密码。
报告显示,中国有12家实力强劲的牛企,跻身2021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总申请人TOP50企业。
其中,深圳一座城市就独占了7家,超过半壁江山。表现极为耀眼——
华为(1)、平安(6)、中兴通讯(13)、大疆创新(20)、瑞声声学(29)、华星光电(33)、腾讯(42)。
其中,华为连续5年蝉联第一。
PCT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这项榜单的背后,不仅有深圳多年厚积薄发的深厚积累,也说明这座超级城市在动荡的2022年,并未停下创新冲刺的脚步。
深圳,又又又变了!
PCT专利申请量,是深圳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
根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目前深圳超2万件的申请量,已经将首尔、大阪和纽约等城市甩在身后,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东京。
在国内,深圳更是连续18年霸榜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中国专利法刚刚实施的1985年,深圳的国内专利年申请量仅有16件。如今,2021年深圳的国内专利授权已高达27.9万件。增长幅度高达:
1.74万倍
现在的深圳,半只脚已经站在了全球科创高地之上。
资料显示,深圳在全球科创中心中综合排名第12位,其中深圳的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5位、中国第一。
更进一步,深圳还在大力押注和培育“未来产业”。在未来三年,深圳还要推动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在5至10年内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在10至15年内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深圳部署的合成生物产业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深圳先进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让“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
这一成果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因而顺利入选202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深圳,已经成为中国科技舞台上“C位”的常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深圳已经变得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源头科技创新的动力。
2022年,深圳出台了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今后还将布局基础研究数理科学与交叉前沿、合成生物学、新一代信息与计算技术等12个重点发展领域。
为了加强重大科研仪器的利用效率,降低科创难度,深圳实现了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实现100%开放,支撑深圳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在这座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氛围的正在变得越来越浓烈。
十年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3.81%起步,到2021年首次“破5”,达到5.46%。这个比例,即使放在全球也是领先水平。
高投入,也取得了高回报。
作为最能衡量城市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密度”,深圳每万人就有133.7个专利,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而这一数字,已经是全国的4.6倍。
而且,深圳和北京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北京的专利更多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而深圳95%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来自于企业。
给企业以支持,让其迸发巨大的活力。这是深圳独到的“科创密码”。
2022年,深圳举办了被誉为国家级科教领域盛会的西丽湖论坛,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顺利建成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并启动运行。
从40多年前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到今天坐拥各类高新技术强院、牛企,承办多个顶尖科技盛会……
深圳硬生生从一个几乎没有科研资源的城市,冲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深圳企业的科创实力为啥这么牛?
这离不开深圳优异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在企业家里头有口皆碑。
肥沃的土壤,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2022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这是继2020年、2021年后深圳第三次获得这项称号。
优秀的营商环境,体现在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保障力度上。
你知道,去年深圳帮企业省了多少钱吗?
超过1500亿!
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深圳对企业伸出了援手,力度超乎想象。
去年3月,深圳出台惠企纾困“30条”,预测为全市市场主体减负750亿。没想到,后续又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出台,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经济稳增长“30条”等。
结果,深圳最终共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500亿元,超出预测1倍。受惠的市场主体超770万家次。
有的企业得以降低了用水用电用气用网成本,有的享受到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的缓缴或减免了社会保险费,还有的通过补贴获得了租金减免……
在困难的一年里,深圳无数企业感受到了暖意。
不断创新求变的深圳,成为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希望之地。
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深圳放宽了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先行先试,积极鼓励新兴产业发展。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深圳就密集迎来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2022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1.3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0%,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超前完成的,还有去年的年度投资计划。
2022年,深圳重点区域投资完成超240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110%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320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120%以上。
大量交通、基建设施建设,有条不紊地在深圳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开。
500千伏中西部受电通道等项目建成投产,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圳段全线贯通,罗田水库至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东部电厂二期和华润电力海丰电厂3、4号机组等项目开工建设,深江铁路、深汕铁路全面开工……
这座城市,还在以其引以为傲的“深圳速度”不断突飞猛进,发展壮大。
深圳,永远在变化之中。2022年,又是一番新面貌。
更强大,更富裕,更宜居。
去年,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的生物学家颜宁说,比起“卷都”,深圳的另外一个称呼更让人赞同:梦都,即梦想之都。
2023,愿所有的梦想在深圳尽情绽放。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