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明星基金经理遗孀控诉:顶流基金经理是如何被逼上绝路的公众号新闻2023-01-18 05:01华夏基金前高级管理人员、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蔡向阳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年仅41岁。蔡向阳是华夏基金的王牌基金经理,曾6次获得金牛基金、明星基金、金基金等奖项。在华夏基金工作的14年间,他所管理基金累计为持有人分红超过142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分红王”。蔡向阳去世1年多时间后,微博大V庚白星君今晚突然发帖称,接到蔡向阳遗孀的委托材料,材料控诉华夏基金公司是如何将蔡向阳逼上绝路。以下是控诉书:大家好,我们是蔡向阳的家人。华夏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因严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而导致患严重抑郁症,在重度抑郁期间公司多方面极限施压,遭受各种言语上的侮辱和恐吓,身体和心理的各种摧毁,最后在无力承担的情况下,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在公司上班期间不幸坠楼身亡,享年 41 岁。 蔡向阳去世这14个月多,我们家人每天都在丧亲的痛苦和善后的巨大压力中煎熬和挣扎。过去一年多我们努力保持沉默,但沉默却让我们承受更多的压迫和不公。今天我们决定不再沉默,让大家了解真相,看看蔡向阳的死有多令人痛心、他的家人在承受丧亲之痛的孤寡老幼遭受了怎样的落井下石?也让大家看清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华夏基金公司的真实面目,他们是怎样无度追求管理规模把基金经理逼入绝境,怎么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漠视广大基民利益,怎么把行业带入对规模过度竞争的歧途?同时也呼吁所有的打工人,特别是普通打工人在职期间要充分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不要让一些无良的公司利用不对等的强势地位欺压了你们的权益。蔡向阳遗照蔡向阳因为公司的不作为而付出生命代价,没有换来公司的反思和对家属的积极补救和安抚,反而不断违反承诺,反复给家属制造各种善后障碍。让孤寡老幼在遭受丧亲之痛已经无法承受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公司各种恐吓施压和言语刺激,每天生活在恐惧、担忧和无助中。公司反复违背承诺,让家属对这个“为信任奉献回报”的基金公司无尽的失望和心寒。在家属筹备追悼会前,管理层承诺立即兑付蔡向阳在华夏基金享有的全部薪酬递延。而追悼会结束后公司立即翻脸,单方强制要求一个去世员工继续递延,家属需要等待数年后才能领取他生前应得的薪酬。而这与华夏基金其他去世员工的安排完全不同。2. 为逃避兑现蔡向阳 2021 年应享有的薪酬责任和义务,华夏基金单方的、不合理的把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顶梁柱,考核评定为公司最差等级。作为一个长期业绩卓著的基金经理,这让曾经信任和支持蔡向阳的数百万基民接受?如何理解华夏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评价标准?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奖励制度,却在蔡向阳去世后与家属的沟通中反复发生变化,公司拒绝提供相关制度原始文件,对相关条款的口头解释也是前后矛盾。让家属如何信服公司的制度和流程?3. 蔡向阳符合政府给与的骨干人才奖励政策,而公司故意为去世后的蔡向阳量身定制了限制条件,剥夺他享受政府奖励的机会。这就是华夏基金管理层的智慧和胸怀,针对那个为华夏基金有着巨大投研管理贡献和创造最大收入的明星基金经理做出的空前绝后的制度安排。作为家属完全无法理解公司定制的此项制度的意图,是为了故意为难去世员工家属,还是为了让剩余的高管可以瓜分蔡向阳的政府奖励呢?华夏基金高管年薪上千万,享受了数百万的政府奖励。经过这一年多得与公司沟通遭遇,家属深切的理解了蔡向阳生前的那些痛苦的经历,也理解了他做出如此痛苦决定的原因。一个积极阳光、善良理性的人是如何罹患严重的抑郁症?一个曾经努力上进、享有无限家庭幸福的人为何被逼选择了这条不归路,看看他生前的遭遇,可能您就能体会到他被逼入绝境的痛苦。蔡向阳生前工作卓著,是华夏基金的顶梁柱。蔡向阳在华夏基金工作14 年,曾任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研究总监。蔡向阳生前工作上一直是殚精竭虑,投资出色。他是管理规模超600亿的顶流基金经理。2020年为投资人创造了近200亿的收益,相关产品收益率高达87%,为公司创造了近1/7的收入。2021年为华夏基金带来约 7.5 亿的管理费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 1/10 左右。 公司无节制的追求管理费收入,无视短期管理规模膨胀给基金经理带来的巨大管理压力,漠视宏观政策巨大调整对价值型基金经理投资极端不利情景下,可能会给基民造成亏损的巨大风险,盲目让蔡向阳在短期内发行众多基金新产品以扩大基金规模。2020年蔡向阳大规模发行了3只封闭式基金,管理规模已经巨幅膨胀,在2021年初蔡向阳管理规模已高达460亿的极限规模的基础上,公司仍不顾每况愈下的大环境,不考虑因此基民将面临亏损的风险,继续要求蔡向阳在2021年大规模发行了4只总规模近200亿的封闭式基金产品,封闭基金将基金经理与基民捆绑,让基民不能自主决定赎回,从而强制性收取高额的基金管理费。这在2021年同业的基金公司相似的价值型基金经理身上是绝无仅有的。本着对基民负责的想法和自身管理风格短期内难以切换的考虑,他主动要求公司增聘基金经理,降低自己的管理规模,避免基民损失。而此时公司并没有为基民利益和基金经理的身心健康考虑,仍然坚持把重担压在蔡向阳身上。巨大的管理压力和可能的投资亏损带来的心理焦虑,让他很快就出现抑郁症状,在2021年9月公司体检中查出抑郁症。他曾经多次表示很多基民收入微薄,全家都靠着他的基金产品收益来维持生计或改善生活,如果给他们造成亏损比自己买基金的巨大亏损要难受百倍。2021 年10月,蔡向阳已经重度抑郁下,公司继续在其他方面给他造成更多的困扰和压力,让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的他最终滑入死亡深渊。在实在难以承受各方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和身体严重的抑郁症状之下,他曾多次主动跟相关领导沟通自己已经不堪重负,暂时不适宜管理基金,他希望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去休假一两个月,恢复身心健康,从而在身心都正常的状态下重新梳理投资框架,扭转局面。但领导对此请求并没有给予支持,反倒用言语否定他和刺激他。就这样,他努力求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不得不继续面对各方的极限压力,最后崩溃而走上了轻生的绝路。 他去世后,家属整理他的相关遗物,从他遗留下来的大量的聊天记录、音视频和文件资料,才了解到他生前遭受了公司带给他那么多的恐惧和压力,才深切的理解这一切也是他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基金经理所无法逃脱的。所以,作为受难者家属,我们再次恳请职场的打工人们,做好对自身权益的最大保护,不要把公司应承担的责任担当全扛在自己肩上,远离无担当无诚信的企业,让这种职场悲剧不要再继续上演,这是对家庭的毁灭性打击,也是每个家庭都不可承受之重。(完)不可否认,基金经理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职位。它可以满足你对财富自由的渴求,但另一方面,它也像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无从躲闪。成为一名公募基金经理,到底有多难?若按照基金经理的正常轨迹来看,首先你得有清华、北大、常青藤此类级别的学历。即便有这样的学历,你也不一定能去公募;去了公募不一定能当研究员;当了研究员不一定能当基金经理;当了基金经理不一定能管理475亿规模。蔡向阳花了8年多,才当上公募基金经理;花了十多年时间,才走上顶流明星基金经理的位置。“山顶风光无限,但能登上顶峰的永远是少数人。”一名基金从业者说。这背后,是1万多名公募基金经理的忧伤。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公募基金中的基金经理人数已达10762人,人数众多。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成为他们的标配。有人在知乎上描述了一名基金经理的一天。从早上8点到达公司浏览隔夜市场及相关新闻,直到晚上24点,基金经理仍要复盘看新闻。“基金经理太能吃苦了。”有网友感叹道。然而,对基金经理来说,太能吃苦是一方面,他们还得能挨骂。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喊基金经理为“小甜甜”,而市场震荡之时,基金经理被骂得怀疑人生,即便是一些顶流网红基金经理,也未能幸免。比如易方达的张坤在业绩好的时候,投资者喊出非主流式应援语“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曾有网民为诺安基金的蔡嵩松抱不平,直接在社交平台硬刚,“不要赚钱了就叫蔡总,亏了钱就叫菜狗。”除了投资者,基金经理还要面对多方给予的压力。首先,基金行业严格考核,每年都会有末位排名,竞争压力巨大。每个基金经理都心知肚明 ,只要有一点松懈,你可能就会被第一个被淘汰。“每个公司对基金经理都有考核体系,是综合考量,肯定不是一个因素决定。”华夏基金相关人士透露。其次,“基金的客户除了散户,还有大批机构客户比如券商、银行,如果业绩做不好,机构客户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卖出。”前述基金从业者坦言。一旦投资者赎回、机构客户卖出,那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就会下降,“业绩不好、规模下降,基金公司会考虑换人,渠道会逼着基金经理向投资者道歉。即便你离开这家公司到其他公司去,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为别家公司已经山头林立。”另一名基金从业者说。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