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是低估中国资产的一股力量?
2月28日,上海证券报发布的一篇文章名为“洪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重估中国资产是你我的责任。”据资料显示,洪榕为“洪大教育”创始人,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MBA导师,长期从事与证券行业相关的工作,历任上市公司高管等。
洪榕在文章中探讨了为何要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特色估值自从被提出后,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到底什么算是特色估值?而洪榕该篇文章的观点引起投资者的热议,因为chatgpt认为洪榕在文中有逻辑错误,表达不清,偷换概念的可能性。
翻阅原文,关于我国资本市场为什么要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洪榕在文中提到: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规模发展迅速,但市场波动很大,长期走势偏离我国经济实际情况,中国资产估值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不匹配。
一些绩优股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长期不合理的低估值,以至于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改变这种对中国核心资产不合理的估值情况。
上述这段话没什么问题,而原文中第二段话是投资者们讨论最热烈的一段。
原文的第二段小标题是:海外投资者误读中国致使对中国资产估值混乱。
原文中称:一些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是知名高校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高材生,受西方投资理论熏陶,对我国国情认识不深。他们不走群众路线,看不清A股市场生态,但他们手握话语权和影响市场的巨额资金,成了低估中国资产的一股力量。
这段话语被媒体转发后,微博的CEO来去之间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上一张图。图中是微博CEO用同样的话问chatgpt,这段话是否存在诡辩或是偷换概念的情况?
Chatgpt回答称:这段话存在诡辩和偷换概念的情况。
并称,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是否受到西方投资理论的熏陶并不是关键问题。重点是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分析市场,了解中国经济和政治环境,并根据这些因素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将问题归结为是否有“对我国国庆认识不深”的问题是有问题的。
另外,将投资者描述为“不走群众路线”,也是一种诡辩。因为投资决策因基于市场和公司基本面等客观因素,而不应受到群众情绪的影响。当然,市场情绪和人们的观点也会影响市场价格,但这不应该是投资者做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最后,洪榕这段文字中提到“这些投资者手握话语权和影响市场的巨额资金,成为低估中国资产的一股力量”。
Chatgpt认为这是偷换概念的行为,因为市场价格应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客观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特定的投资者决定的。当然,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他们无法控制整个市场。
随后,洪榕在微博ceo的该条转发下留下了文章的完整版链接,并称这是非删减版。接着洪榕就在微博中称,为了消除断章取义的误读,在微博发了完整版,希望可以让读者完整理解我希望表达的观点,消除误会。
有意思的是,笔者用微软的Bing问答机器人提问该段话中的逻辑错误,Bing回答称:一是以偏概全,根据很有限的例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二是偷换概念。三是虚假因果关系。错误地认为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解释或随机性。
不得不说,这段话的确有逻辑混淆的成分在,而如何探索中国特色估值这个问题。实际上,A股里太多这种类似的概念词,大多数投资者都不知道这些概念是在说什么,更可能提出该概念的人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做。
在洪榕提出该观点后,有投资者认为,这类发言更像是政治,而非与资本市场沾边的经济导师。至于基金经理如何看待这发言,有基金经理在微博上转发chatgpt的回答截图,嘲讽称,AI都比人懂道理。
另外,洪榕在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一段话,估值是很主观的词,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估值体系。但每个市场都使用不同的估值体系才是理性客观的,更何况中西方的市场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投资者结构和投资土壤都存在天壤之别。
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家,那些抛开土壤因素,照搬在A股执行价投或巴菲特投资逻辑的投资者,成为近两年受伤最严重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的意思。都是带着答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无逻辑推出结论,更没有说A股市场是什么样的土壤。更何况,若从价投或巴菲特投资逻辑来看,拿近两年来衡量巴菲特的价投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这就让读者有种你说的都对,但你说不出为什么对的感觉。
结语
有意思的是,洪榕在文章最后一段强调只有中小投资者变得成熟了,才会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为此他下定决心做投资者教育,助力改变A股的投资土壤。随后就提到自己卖的课“洪攻略”帮助大家更好理解A股市场···
的确,做多中国是大家肯定的大方向,但若拿一些混淆不清的概念,或是无法从逻辑上推出的结论来当估值模式,是否不太恰当?
丫丫商务合作微信:wushuxi_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