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上瘾后,我秒杀了全班的同学”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前两天,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的自律,真的要靠家长逼出来吗?
日常工作中我收到的父母留言,最多的也是这类。
很多父母,其实对孩子的成绩并没有硬性的要求。
他们更希望看到,孩子能拿出学习的姿态,换句话说,就是希望孩子有自律精神。
尤其是像寒暑假这样的长假期,孩子不上学,父母也不可能时时督促,孩子能不能劳逸结合地安排好每一天,并自觉自律的执行,是很多父母最关心的事。
美国宾州大学的一个教授团队,曾跟踪研究过一群 8 年级的学生,他们证实——自律比智商更能预测孩子未来。
图片来源:电影《奇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也说:
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
孩子自律不自律,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自律和不自律的人,身体、精神状态,甚至最终结局都是不一样的。
02
自律的孩子,有多厉害?
每当提起自律,我就会想起衡水中学的一个孩子刘嘉森。
他是衡水中学 2015 届的学生,刚入学时,在全校仅排名 500 多,以当时的分数,他连 985、211 大学都考不上。
入学后,看到同学们都很努力,刘嘉森也立志要改变。
刘嘉森
衡中的作息本身已经够紧张了,可他还是一点点挤出跑操、吃饭、上厕所的时间,用来记知识点。
课间,他无视嘈杂的环境,用来整理错题、快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高三寒假时,学校放了 9 天假,他除了每天睡够 6 小时,一刻也不肯休息。
甚至除夕晚上,一家人在客厅看春晚,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刷题。
9 天时间,他做了 36 套试卷,还把卷子上的知识点,分门别类整理好,又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整个高中阶段,刘嘉森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尽量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虽然过程比较痛苦,但收获也很丰厚。
高二时,刘嘉森从 500 多名蹿进了 100 多名。
高三寒假后第一次月考,他排名年级第四,轰动了整个衡中,校长还亲手给他颁发了「超级先锋奖牌」。
高考时,他以总分 673 的好成绩,成为衡中 2015 年的文科状元。
这个自律上瘾的孩子,最后秒胜了全班甚至全校的同学,考进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北大中文系。
刘嘉森后来他的文章《对不起,我不「素质」:一位衡中高考状元的自白》中说:
「我不素质。
可我正是在自律和努力中,锻炼出了专注力、执行力、逻辑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分配规划能力,还有心理能力,这些难道不是素质?」
自律的孩子,收获的也不光是好成绩,更多的是能力、自信,还有广阔的人生选择路。
03
自律的背后,是习惯
事实上,孩子的自律从来就不是平空生出来的,它本质上,是孩子把已有的好习惯,执行到了极致。
表姐曾讲过一件事,她儿子小时候的玩伴,上小学时搬到了另一个城市。
去年暑假,那个男孩来表姐家住了几天。
每天早晨起床,男孩会主动把被子叠好,简单整理房间。
一天中,他从不主动开电视,看 ipad 等,每天按计划完成各科作业。
晚饭后,还会早早洗漱干净,拿一本书静静地读。
表姐很惊讶男孩的自律,夸他向上,男孩却不好意思地说:
阿姨,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平时在家的作息就是这样的。
自律的孩子,不过是把那些好习惯,一一坚持了下来,并发挥到了极致。
日常孩子学东西,教他坚持还是任由他的喜好放弃
面对计划,孩子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还是三分钟热度
孩子遇困难找借口,是耐心引导还是听之任之
晚上刷过牙后,不再吃东西,坚持到第二天早上; 假期列好的日计划,再困再累也要坚持当天完成; 运动时定好的目标,咬咬牙坚持达成……
R 是渴望,我渴望有一只香烟 A 是接受,接受这个渴望,让感觉好起来 I 是调查,调查身体里的感觉 N 是注意,时刻注意感觉的变化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
我们的视频号每天都有导师分享一个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记得关注视频号,欢迎关注和点赞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