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箴:向BBC取经,颠覆中国纪录片
尽管有着浓重的民间和乡土中国视角,但这些没能阻止《舌尖上的中国》被定位为一部具有国际水准并能走向国际的纪录片。它的叙述语言,它的镜头节奏,它讲故事的方式,都明显是对过往中国纪录片的一次刷新和颠覆。第一季总导演任长箴坦言自己向BBC取经,并笨拙的匍匐探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海报
向BBC取经
任长箴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团队的人都知道任长箴那句口头禅:“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怀有敬意的学习BBC,观众能看出来说明我学习得到位。”
她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人类星球》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一部讲述人类如何征服这个星球的片子,尽管是讲述自然,但每一种自然都有人的命运参与其中。
为了拍《沙漠》一集,主创人员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走了一圈,但片子根本不讲沙漠多大面积这些东西,而是先讲撒哈拉沙漠中两个女子如何带着她们的骆驼和孩子在沙漠中找水,教她们的孩子如何通过看星斗知道水的位置;再讲亚洲沙漠腹地人们挖井的故事,甚至可能井还没挖好就被活埋了。
每次面对这样的片子,任长箴都不由心生“差距太大了,距离太遥远了”的感慨。
除了看片子,任长箴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BBC的人,但硬是靠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剥落出来BBC很多规律,例如BBC讲人并不讲单个的人,而是讲人际关系中的人:父子、母子、兄弟、夫妻。
在《舌尖》中,任长箴运用了这一点,她也并不只讲卓玛,她讲卓玛和妈妈,也不只讲圣武和茂荣,讲圣武、茂荣和他们的妻子孩子的故事——当人物关系被一一呈现的时候,故事也就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写东西,从来不注重人物关系,往往都是一个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但这不可能,你一写人际关系,这事儿就有意思了,”任长箴说。
“笨拙”地匍匐前行
但BBC的经验并不能解决一切,例如没钱——尽管《舌尖》投资450万元人民币已经是国内纪录片的“大户”,但若与BBC拍摄《美丽中国》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相比,“这样的比例,你能说什么呢,叙事风格、工作方式可以向BBC靠拢,但钱是实打实的”。
任长箴说,刚开始,整个团队一度有个天真的共识,那就是这个片子一定要用到航拍,结果意见到了陈晓卿那里被顶了回来:“你们知道航拍多少钱吗?直升飞机加一次油上一次天60万!”
没办法,于是就上网搜,结果就算私人的遥控式航拍也一次好几万,当然也想过自己跑到香港买一个遥控式飞机,但很快遭到否决:遥控式飞机不贵,但它是要带摄像机的,万一失败了,仍然是大损失……
最后终于在网上看到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做飞机模型试验,摄制组决定把这帮孩子找来,“他们带着垫着泡沫塑料、用牙签和瓶子盖绑着摄像头的模型来了”,试验要拍的是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里的最后一个故事:老北京张贵春和邻居在自家平房屋顶上吃饺子。
他们在天坛北京办事处旁边找个大平台,任长箴的设想是飞机能从阳台出发再回到阳台,体现在镜头里就是张贵春家的屋顶渐渐变小,旁边的车水马龙,再远处的高楼大厦,更远处的密集住宅……这里是北京,也是我们已经消失的田野。
遗憾的是这次“航拍”最终失败,周围的杨树和鸽子太多了,飞机也没办法制动,“第二次试验借了两床被单,为了飞机回来能缓冲一下。几个人举着被单追飞机,你想想有多乐。”
任长箴曾在微博写道:“我们投资是BBC的二十分之一,但是我们很努力了。技术肯定达不到,立意其实也达不到。”
但人们仍然看到了主创团队的努力。正如《舌尖》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所表达的那样,其实一切秘密到最后都是笨拙的甚至漫长的匍匐探索。
纪录片的好时候
大段的深情告白也许比不上一句:中国人用筷子吃饭。从这个角度看,《舌尖》的出现恰到好处。
这事实上也是央视纪录频道本身面临的现实。
该频道总监称,纪录频道成立之初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未来如何在海外争夺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几十年来,央视在对外传播上基本靠输出,搞交流、搞电视周甚至是频道落地,”刘文曾经在央视四套待了20多年,而多年来四套一个很重要的宗旨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但都是非常高大非常抽象的表达,客观地看,效果并不突出。
这一现状也促使央视在思路上做出改变:如何能在国外主流电视平台的黄金时段更多地播出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还是得靠市场,因为只有心甘情愿花高价买来的片子才可能放在黄金时段播出,这就要求中国纪录片必须尽快在国际化和市场化上探索一个可行的传播途径。
于是有了纪录频道成立之初对选题的拓宽,不再是单纯站在外宣上的立场和角度,而是希望在选题题材和纪录片类型上有所延展,例如过去历史文化类的题材太多,现实题材太少。
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在纪录片上到底应该如何表现?大段的深情告白也许比不上一句:中国人用筷子吃饭。从这个角度看,《舌尖》的出现恰到好处。
目前,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已经成为台里赠送给外方参观合作的最好礼品。刘文同时也预测:未来三年,央视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的主角肯定是纪录片,尤其是现实类的题材。
继《舌尖》之后,纪录频道下一个重点会是《超级工程》,一部关注一批中国正在建设的高难度大工程的片子,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叙事方式,“它是国际化的品评式,而非以往的颂扬和赞美。换句话说要把倾向放在故事里,让观众感受并得到结论,而不是你一开始就摆出结论然后用故事来佐证它。目前需要扭转的恰恰是这个行业长期以来养成的宣传意识。”
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舌尖》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看:去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然后是央视一套改变收视为王的理念在次黄金时段开辟“魅力纪录”栏目——用刘文的话说就是,《舌尖》除了自身的内容和专业品质,还赶上了好时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