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产品经理,拥有45项专利是种怎样的体验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朋友们,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当然要上点干货尝尝。思前想后,最终决定从人人望而生畏的专利说起。
怎么一上来就提专利呢?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也可以申请专利?
没错!
先厚着脸皮报备下,在过去几年里,我成功申请过67项专利,其中45项专利已陆续拿到官方授权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此外,我在公司内开设过相关课程,也接受过不少同事的咨询。前两天盘点了下,2022年累计有上百位同事向我咨询过专利申请,评价都还不错,不少人顺利出师。
言归正传,随着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的持续关注,不少企业都加强了在专利上的布局和激励,于是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重视对自身产品的保护。我在和很多团队沟通的过程中,察觉到大多数人对专利都一知半解,甚至是闻风丧胆,敬而远之。
的确,市面上不乏有官方出品的专利科普文和课程,但基于专利申请者的角度分享,始终比较稀缺。作为一个混迹专利圈多年的过来人,在此抛砖引玉,分享下我这一路申请专利的血泪教训和不为人知的独家秘诀,句句掏心。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全文共 6961 字,阅读需要 14 分钟
——————/ BEGIN /—————
乍一听“专利”二字,你不免会这么想吧——
太高大上了吧,离我很遥远;
打住,我就一搬砖的,没什么想法;
我不懂技术,不知如何实现;
担心想法不够好;
这个功能还没实现,不能申请吧;
担心别人已经申请了;
要走什么流程啊,一头雾水;
想的很多,但不知从何入手……
写过专利的老司机可能会觉得——
我没时间,没精力申请专利;
这个idea太简单了,怎么可能申请为专利?
想法很多,我写不过来……
这些都是写专利的盲点。
无论你是哪种类型,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申请专利?专利的价值是什么?
名?
利?
高风亮节地说,申请专利是为了从公司、从部门、从产品层面保护专利。专利既可以避免友商的恶意竞争,也能防范自己侵权他人,提前做好回避设计。尤其是针对to B或to G产品,在对外参与项目招投标时,有一个完备的专利矩阵,控标时会更有优势。
动机不纯地说,申请个人专利,尤其是归属于个人而非公司的专利,的确能实现一鱼多吃——
名:对外求职时能给你一剂强效药,对内升职时也能树立一定的影响力;
利:专利变现。专利授权后,你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出售专利,虽说价格谈判依赖于专利本身的价值,但的确也是你的变现筹码。而且据我所知,如果你有申请香港优才的计划,也能按「成就计分制」凭借专利所有权证明去争取成就分,实在不容小觑。
心动了吗?
咂摸出专利的价值之后,我们回到现实。
究竟什么是专利?普通人有机会申请专利吗?申请专利的流程是什么?怎么提高专利的通过率?
不妨接着往下看。
你好,活在传说里的专利
相信你或多或少也看过网上的科普吧?
专利分三种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我结合官方定义和示例,列张表给你感受下:
三种类型的专利诠释不必过多解读,网上材料多的是。我想告诉你,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或企业以申请发明专利为主。一来是因为很多公司的软件产品、方法居多,发明专利较为普适;二来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更长。
下面我会以发明专利为主,分享从0到1申请的全流程。
说流程前我们先搞明白,发明专利一般是什么样的?
首先,它具备三个特点,缺一不可:
新颖性——从来没有人公开过。你可以在各大专利网上检索关键字去重,soopat就是一个很便捷的渠道,这里有所有初审通过后公示的专利方案。
创造性——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比以前的方案有显著或细微的进步(笔者按:90%以上的专利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判定为有细微的进步后即可申请,没那么多石破天惊的颠覆性创新)
实用性——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来实现(笔者按:不要虚头巴脑,必须是能实现的、靠谱的方案)
看起来还是很棘手啊,不慌,我们再来看下专利的全生命周期流程。
可以看到,一旦专利申请通过后,会进入到专利局受理、专利的初审、实质审查、授权、颁发证书、专利维持等环节,全程你只需访问https://cponline.cnipa.gov.cn/,配合流程开展工作即可。
那么我们先回到起点,在专利申请阶段,你要做什么?
两种版本:
1. 抱大腿版本
全程你只需输出一篇6-8页的专利交底书,阐明专利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再提交给专利代理机构,由代理机构有偿帮你撰写专利申请书并走完专利提交和审查答辩流程(代理机构付费标准不一)。
不少企业为了鼓励员工申请专利会提供这个服务,你可以依托公司的资源,由公司内接口的专利工程师对外联络专利代理机构。期间你需要跟代理机构沟通几个回合,确保代理人理解专利的方案并完成专利说明书的定稿,你最终确认即可。
注意1:代理机构会帮你跑完发明专利申请办理的全流程,但不保证专利审查通过;
注意2:专利代理机构是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立的,具体名录可参考:https://www.cnipa.gov.cn/col/col2419/index.html
注意3:若你依托公司主体去申请专利,你仅拥有专利的发明权而非所有权。
2. 自食其力版本
从专利点的挖掘,专利申请资料的撰写,修订,提交、缴费等全流程自行完成,你需要准备两份资料:专利申请文件和发明专利请求书。
下图是国家专利产权局官网上正式办理发明专利申请的截图,看起来内容不少。
不慌,理清楚这些资料的关系后,相信你会长舒一口气。
1)专利申请文件
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构成,是四者的总和。
其中,「说明书」是申请文件的核心,你要阐述清楚技术领域、背景描述、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一般10-20页即可。
在编写「说明书」时,你可能会有一些图片附录,这些附图要单独汇总到「说明书附图」里,而「说明书摘要」则是重点提炼本发明的核心内容,一段话说明清楚即可。
而「权利要求书」呢?
一般3-5页即可。
根据《专利法》A59.1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书的作用是确定专利申请和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因此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讲清楚专利保护的范围,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2)发明专利请求书
就是一份申请表,按要求填空即可,问题不大。
一般来说,专利局受理处或专利局代办处收到专利申请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将发出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将发出文件不受理通知书。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都可以收到结果通知,若超过一个月没收到通知,可以向专利局受理处查询。
发现了没?上述的两份资料里,最重要的是专利申请书的编制,其中难度最高的是「说明书」,这也是你申请专利的关键。
下面我将具体展开说明书的撰写技巧。
6 步骤打破专利这个传说
相信前文给你打了不少鸡血。
准备两份申请资料,一个专利就能稳稳申请下来?这么美的差事是否让你感觉肾上腺素飙升?
冷静,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新手最难搞的部分——如何撰写一份通过率逼近100%的专利说明书。
我想分为6个环节展开:
1. 观察
访问网站http://www.soopat.com,或是https://patents.google.com,输入关键字,你可以检索到国内外处于各种申请状态的专利申请文件。
这就好比学霸把自己的笔记本贴宣传栏了,可不得好好研究下?我非常推荐你先去了解别人的专利方案是什么样的。
你会发现,已公开的专利会把专利申请书全部披露出来,包括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等,几乎是把答案摊开在你面前了。你完全可以观察别人申请的套路,再看有哪些地方是你可以学习的。
下面以我之前公开的一份专利申请文件为例:
除了这些信息之外,你还能观察到什么呢?
以下图为例,可以发现,一份专利申请,从文件提交到官方最终授权公开需要近4年的时间,这还算比较快了,慢的话有可能要5-8年(笔者按:这也是我迄今还有20多个专利尚未公开的原因)。
所以,申请专利需趁早,有想法不要等,动起来就是了。
你待在原地,它就是海市蜃楼;你行动起来,它就是大浪淘沙。
2. 灵感
观察是为了让你对专利申请文件有个大体的感知,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个你可以掌控的能力。
在申请专利之前,你要先清楚自己想申请什么。
划重点:捕获灵感。
1)工作场合
① 你所负责的产品:可以是用户提的缺陷或需求、或是你版本规划的内容、产品升级的功能、用户对你产品的各种吐槽……
哪怕这些反馈你未必要实现,甚至并不纳入排期规划。
没关系,你可以申请为专利。
* 注意:发明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产品或方法,但事实上它是在保护你的专利点,你的idea。我之前申请过的专利有近一半专利都是没能实现的功能,但是它有价值,我有把握理清它的技术方案,于是我就撒丫子去写。
② 解决方案:公司内很多to B团队可能并不直接负责某款产品,而是根据项目去整合产品解决方案。
那么,解决方案可以申请专利么?
当然可以。
项目方式、立项时的技术预研、功能设定、解决方案等,你都可以拿去申请专利。我曾经写过关于政府行业内企业IM数据跨网穿透的解决方案,也成功申请了专利。
③ 竞品围堵:这可能是我获取灵感最常用的办法了。
我有个习惯,没点子的时候会访问友商的官网翻翻他们的版本更新记录,分析他们从之前的版本到现在这个版本的转变,从中看能不能激发出灵感。
是的,我无法断定友商是否有强烈的版权意识,但我能从了解竞品的过程中,在专利层面实现对竞品功能的围堵和回避设计。
2)生活场合
你没看错,的确,生活中的素材也会成为你灵感的源泉。
① 静态事物
我会去畅想静态事物的使用场景。
以一间会议室为例,我会这么去畅想——
当我进会议室前,我如何预定会议、如何指引参会人抵达正确的地点;开会期间,如何提升开会效率、如何协助会议主持人便捷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结束后,如何释放或转让会议室……
我会去畅想会议室使用的全流程,这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现状是否都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我能否就这些问题提出我的方案,且这个方案相比于其他人的方案有显著、或细微的进步?
② 动态事物
我会去联想这个动作与我负责的产品之间的关联。
每天早晨我从小区出来必定要经过1次红绿灯。
看着红绿灯的切换动作时,我会去联想,红绿灯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而如果是一款技术中台产品,它的目标是为了将业务应用、用户身份和网络调度做融合和统一。那么,它要维护的是什么秩序?是否可以参照红绿灯的机制,将这种无形的秩序显性化?并在连接业务前台和数据后台时达成一个秩序上的共识。
依此类推。
看到这你大概能理解了,所谓的捕获灵感无非就是打开脑洞,基于工作和生活场合完成场景再想象,基于产品调研和用户反馈发现隐秘的需求。无论你最终是否能申请为专利,对个人成长来说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
3. 梗概
好办。你有了idea之后,试着先将idea用一句话梗概说明白。我分享下一句话梗概的模板——
什么方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如果你的idea无法用一句话说清楚,那么你大概率也是无法用一篇说明书讲明白的。
发现了没,这句梗概同样也是说明书摘要的核心要点,你只需要将这句话稍微放大,就是一份恰如其分的说明书摘要。
以下图为例,可以感受下:
更多的说明书摘要你可以按2.1的指引,在网上直接检索,所有专利的申请资料里都会囊括这部分内容。
4. 整理
常见的一份专利说明书一般10-20页不等。
听起来很恐怖吧?这么饱满的专利说明书,我何德何能写出来?究竟该如何把一个未成型的想法或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成一份约20页的专利说明书呢?
还记得前文的那一句话梗概吗?我们来试着放大下。
什么方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是什么技术领域?
这个领域的现有方案是什么?现有方案有什么不足?
本发明能解决什么问题?分点陈述发明点;
具体实施方式是什么?根据附图详细说明产品场景和技术实现流程。
试着来分析下——
1.2.3点本质上都是一种包装。
换个说法就是:我是谁,我是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他不行,只有我能行?我好在哪?
在证明你能行你很OK之前,我们要在前两点先奠定一个基调:现在面临的问题很严峻,有好几点问题,而这么严峻的形势下现有方案有a.b.c点的不足,而我的方案,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它正好能攻克这几点的问题,又弥补了a.b.c点的不足。欲扬先抑、前后呼应的手法用得淋漓尽致。
那么重头戏来了:第4点,本发明方案究竟是什么,我要怎么实施?请根据「说明书附图」详细阐述下。
这部分内容会占据专利说明书2/3的篇幅,非常关键。
技术同学不以为然:我扔串代码进来行不行?几下子就能写个十几页。
产品同学一筹莫展:我不懂技术,产品侧我还能写两句,技术侧方案写不了。
我干了很多年的产品经理,不是技术出身(且很多专利申请人都不是专业研发),但也不是忽悠大师,有什么法子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
5. 撰写
专利说明书最大的难点在于说清楚你的实施方式。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岗位,相信我,你完全没问题的。
第一个原则:图文结合
第二个原则:详略得当
第三个原则:逐步递进
把握上面三个原则,我们再来看下实施方式怎么写。
1)产品场景化描述
这部分需要描述你的发明在产品侧的应用场景、功能特性及操作方式,可以结合UI效果图、原型图、界面交互图来说明。
有两个角度可以选择:
从产品规划者的角度,写你的产品设计逻辑,有点类似写需求文档;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写用户如何用你的产品,或是如何从你的方案里获益,操作路径是什么,有点类似写用户操作手册。
* 注意:一定要场景化描述,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专利的运用场景是什么,后续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2)技术实施路径
这部分需要根据「说明书附图」逐一去描述你的发明在技术侧的硬件环境、实现逻辑(包括前端和后台),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流程。
我把这句话翻译下——
请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你的产品包含了几个模块
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什么
随着用户操作,数据在各模块之间是如何流转的
从用户与你的系统开始交互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用户获取到他想要的数据——这个流程你要讲明白,你可以按照上述三点来展开,记住,根据「说明书附图」图文结合去解释,配上时序图、流程图效果更佳。
你也许徘徊了,我很有想法,但是这专利我并不清楚它的技术实现逻辑是什么……
试着在前文提到的专利网站上检索关键字,看看相关的专利申请书里是否有一些技术细节能给你启发?或是去请教周边熟悉这门技术的朋友,摸清它,搞透它。
你也许又有困惑了,好像一段话一张图就能讲完这个技术逻辑诶……我怎么写出20页的专利说明书?
不怕。
再送你一个诀窍——
像剥洋葱一样去讲解。
别急,别急着一开始就把洋葱的内核挖给人家看,试着一层层从外到内去展开,去分解。
以考勤打卡这个专利点为例,我要写一个面部识别+GPS定位的考勤专利点,那么我可以怎么动笔呢?一开始直奔主题,用户打开软件后台如何获取到他的地理位置信息,同时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功能进行刷脸,最后完成考勤并把考勤数据进行存档?
不对,一开始我会先展开说明面部识别考勤方式的实现逻辑,然后再讲解GPS定位打卡的交互流程,最后再两相结合,实现1+1>2的效果。也许你会说,前面两步是现成的,是多余的。
不对,你要想清楚,你的专利说明书面向的对象是谁?是专利局……
无论何时,写文档一定要有对象感,你的读者是谁,你想向他发表什么观点。很多你认为理所应当的事都应该展开细节描述清楚,逐步递进地切入你的方案,才能让外行人了解并理解你的方案。
基于上面3个原则,请始终铭记一点:你的方案要从用户与你的系统开始交互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用户获取到他想要的数据,整个环节是闭环的。
6. 提交
写到这里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如果你完成了上述步骤,成功就离你不远了。点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注册账号,上传专利说明书及其他相关资料,然后等待专利局的受理和初审。
专利的初审一般会对你提交的材料进行检索打分,确保:
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有一定难度——创造性
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很完整——完整性
本发明之前没人申请过,比其他方案更好——新颖性
而你呢?就请静心等待,等着专利的受理通知,并开始筹备下一个专利吧!(很乐观,但谁说不可能呢!)
专利申请的终极法宝
我们都知道,学科领域向来可以被分割成彼此不相干的条块,而真实问题却像一个魔方,所有要素都是彼此联动的。
虽说今天我和你分享的是关于专利申请的小秘诀,但其实在一项专利背后,它牵动了很多你日常的思考和执行。
如果我们认定,任何一个产品、项目都是由不变的需求和常变的技术组成的化合物,那么这就是一个有限游戏。
你完全可以在这个有限游戏里寻求恒量,打开脑洞拓宽你的产品形态。
申请专利也好,写文授课也好,咨询服务也好,都不过是你打造个人产品、拓宽知识边界的一种手段。
最后,奉上申请专利的终极法宝——
踏出第一步!
—————— / END / ——————
—————— / 好课推荐 / ——————
存量时代,就是用户争夺大战。可谓是得用户者得天下!
那拥有3000万+付费会员的京东,做对了什么?背后的运营策略是什么呢?
今晚8点为你揭秘京东PLUS付费会员体系搭建模型,带你打开用户增长的大门!
课程内容:
① 为什么当下会员如此盛行?
② 深度拆解京东PLUS会员运营
③ 揭秘会员背后的运营玄机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