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大放送 | 人大上岸学长的真实读研日记
关于人大应统的考研经验帖有很多,但考上以后呢?研究生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那么美好吗?在此,我写下自己的读研经历——一段充满迷茫、不安,且终究要靠自己走过的路,为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指引一些方向。
拟录取到开学(2021.04——2021.08)
复试结束,完成毕业论文,感受最后的校园生活,暑假摸鱼两个月
4月:4号复试面试,7号公布复试成绩,知道自己上岸了,很开心。4月底完成毕业论文,之后就没什么事了。
5-6月:吃喝玩乐为主。最后逛了逛校园,出去看了一些电影,期间读了《赛斯书:个人实相的本质》(一本神奇的书),还读了一部分《逻辑学导论》,挺有收获的。
7-8月(暑假):7月初毕业典礼,然后回家。在家基本啥也没干,打游戏看剧就过去了。开学前一礼拜收拾东西时,翻开了一本落灰很久的《罪与罚》,然后花了3天一口气看完了,并入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年度最大收获)。整个暑假只学了一点点python。
因为我脊椎不太好,考完研后身心俱疲,没有力气再学习了,再加上当时看到了一句话:这是最后一个你可以好好玩的暑假了,我深以为然,再加上拖延症比较严重,再加上我还有些个人爱好不愿割舍,所以这几个月基本没干正事。
关于联系导师:
导师选择:因为专硕以上课和实习为主,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再加上我院老师大多很好,所以选择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导师的研究方向。比如你想走金融方向,导师最好就是研究金融的;你想多实习,就不要选太偏学术的老师。
联系时间:复试出成绩到暑假前比较合适。因为我比较社恐+不自信,所以在这种事情上总是非常被动。4月9号给某位老师发了一封邮件,没收到回复,之后就更没信心了,干脆躺平到了开学,恰好有位老师名额空缺,联系了一下就选上了,老师人很好。不过我这种躺平行为还是不可取的hhhh,因为虽然导师双选本质上是一件看缘分的事,选的早也未必选的好,但越往后选择的空间越少,主动一点总是没错的。
研一上(2021.09——2022.01)
9月:整个学期唯一轻松的一个月。刚开学还没什么学业压力,体验校园生活,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深受触动。
10月-11月:国庆假期后各门课任务爆炸式增长,时间主要在写作业中度过,暗无天日的两个月。
12月:准备期末(主要是大作业),同时准备实习,逐渐到达忙碌的终点。
1月:实习,期间敷衍地完成了期末作业。
读研感受——致郁
一学期下来,总体体验非常致郁,周围很多同学也有同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较大的学业压力
首先是课程排布。两年制专硕节奏很快,第一学期要把大部分课学完,方便后面留出时间实习,这就导致第一学期课业压力很大,尤其到10月中旬以后,各种平时作业、小组pre、期中作业连在一起,非常窒息。
其次是课程内容。说实话,我在读研之初对于本院的教学质量抱了比较高的期望,但真正学起来感觉,有一部分课程设计并不合理,缺乏清晰有效的指导,学起来根本找不到方向。开始时抱着好好学的心态,但越往后越想摸鱼躺平。另外,有些课程对基础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基本不会给你时间查漏补缺,比如很多课要用到R或Python(R为主),如果零基础的话会很吃力。
极少的人际关系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不同,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大大减少,大家都有各自的事要忙,除了小组作业之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写论文、实习都是需要一个人完成的事。我比较慢热,一学期下来,跟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没怎么交流过,我常常有大家只是匆匆过客的感觉,这种孤独感非常强烈。
可能有人说“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但从我的实习经历来看,社会是需要合作的,完成一个项目、一个产品需要大量的团队交流。研究生阶段的这种弱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与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脱轨的。所以我认为,很多人在读研读博期间出现心理问题,这种孤立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责任。
焦虑与无意义感
焦虑集中于学业和就业。学业方面,一是课堂作业太多,且让人无从下手,二是自己水平有限,总感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但又压根没时间学。就业方面,一入学就要开始考虑明年暑假的秋招,又因为我没有过实习经历,所以对投简历、找实习、就业方向都非常迷茫,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无意义感源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读研让我更加明确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是一个注重实践大于理论、注重情感大于理性的人。比起学习理论知识、数学原理,我更喜欢做一些能立竿见影出成效的分析,做一些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别人的事。这就让我常常感到我在学习的这些东西虚无缥缈,没有意义。没有动力,自然也就学不下去,学不下去,又造成焦虑和拖延。只能日复一日地强忍,还好这样的日子只有一学期。
实习
暑假就要准备秋招,所以寒假实习是必要的,即使以后未必去大厂,提前体验一下总没有坏处。我从11月底开始刷sql,12月中旬在实习僧上投简历(这个时间不算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拿到offer了),然后面试了4次,一个产品运营,三个数据分析,12月底拿到某大厂offer并入职。
因为我本人十分社恐+焦虑,所以本科一直没有实习,总想着把专业知识再学好一点,准备充分再开始。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十分多余,因为对专业要求高的职位没有实习经历基本进不去……而且我也不是爱学习的人,每次寒暑假想着学点东西最后都划水过去了。没有实习经历面试还是挺吃亏的,很多业务问题没有实战过就只能发挥想象,我非常清楚我面试时的大部分回答是在胡说……
现在看来有些焦虑其实也是没必要的。面试本质上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只要对方有需求(年底大厂很缺人),只要自己不太拉跨(能读到研究生基本能力不会太差),多投肯定是能找到的。
实习和学校的生活很不一样,就我自己而言,比在校学习快乐很多。可能因为我本就是工作狂吧,比起早10晚9,我更无法忍受无所事事、没有存在感的生活。
阶段总结
我并不后悔读研,因为在我看来它通往一个更光明的出口,尽管这中间的路很难走。这条路不是我想要的,但那个出口是我想要的。
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我这半年走过的最大弯路是:我总在试图把每一条路走好,即使那条路不适合我。
我是一个十分喜欢给自己加压,但是实际抗压能力又不强的人。我明知我想要的是那个出口,而不是那条路,我明知我最需要的是研究生的学历,而不是做出科研成果,却还想着多学点难的课,学点高深的理论知识,结果是我既没有真正学进去,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压力和焦虑。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吧,我以为多学一点东西可以为工作积累一些技能,现在看来非常事倍功半,书本上的学习远远不如实践收获快。如果重新选择的话,我希望我不要再勉强自己,躺平一点,心安理得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以上是这半年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本文的作者是21年入学人大应统的同学,他的知乎首页是 https://www.zhihu.com/people/dong-qian-18-22
小统微信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号小统,备注考研院校,邀你加入应统联盟交流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