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万亿!它凭什么?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再次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成都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22年成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0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成都成为了中国第八座GDP过2万亿城市,在它的前面仅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香港、苏州。
其实成都的经济晋级早在不少媒体的意料之中,早2021年,成都的全年GDP已经1.99万亿,离开2万亿城市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至此,中国城市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海、苏州的长三角、北京的京津冀以及广州、香港、深圳的大湾区之外,成都和重庆的经济都已经跨过了2万亿门槛,显然已经形成了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在疫情之下,成都靠什么进入GDP“2万亿俱乐部”?目前的成都经济有什么亮点?未来的成都能否和重庆联动,建成中国经济四足鼎立的局面?
逆势成长,成都为什么能行?
连续遭遇疫情和极端高温,2022年三季度,由于限电政策,成都的GDP增速一度还从二季度的3.0%放缓至1.5%,最终GDP成绩越过2万亿大关,成都的成绩也实属不易。
作为中国的西南地区的大都市,成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6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时期,当时遗留下来的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至今对成都经济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比东部城市,成都一度的短板在于制造业的发展略显薄弱。2020年成都的工业产值为14771亿元,排在全国第十五位。2022年成都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在先进制造业板块,成都去年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3%。
龙泉驿汽车城片区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
成都的工业近年来的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布局合理,和广东一镇一产业的模式类似,成都制定了以行政区为单元,各区域工业错位发展,总体实行“一区一主业”的布局模式。2011年,成都市重新明确了各区市县的产业定位。其中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龙泉驿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双流县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金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青白江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园区之间错位发展的优势是制造业不形成重复,既做到了产业集聚发展也避免了同质化生产。比如都属于汽车制造业的龙泉驿区和简州新城,一个偏重于整车,后者偏重于智能网联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两者不形成竞争关系还能相互形成产业链合力发展。
这些产业布局的结果首先是区域经济的飞跃。在2022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大关。龙泉驿区通过汽车产业,在疫情之下实现工业产值近900亿元,位居成都区县第一。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1300亿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第一。
有学者评价,成都制造业之所以能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就是不仅有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还有高校院所、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最后加上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最强旅游省会和奢侈品消费新贵
后疫情的第一个春节,当海南、云南在争夺旅游第一省宝座的时候,四川却交出了一份旅游经济第一的答卷。据《第一财经》的报道,1月2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四川旅游接待人数居全国第一位。春节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有雪山有平原,再加上三星堆,要看遍这些四川经典景点显然都需要通过交通枢纽成都的中转。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根据四川机场集团的数据:2022全年,成都枢纽(双流机场、天府机场)完成运输起降27.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10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1万吨。其中,旅客吞吐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
作为中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大都市,靠着航空运输成都的外贸有了长足的发展。2022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7亿元,也第一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这其中成都的份额占到了82.8%。除了航空运输之外,作为中欧班列的枢纽城市之一,去年一年成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一趟班列最短10天就能从成都抵达欧洲。
交通和外贸发展的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的投入。2022年成都新增15家上市企业,合计募资137亿元,上市企业的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与广州、杭州、南京并列全国第五。在新的一年里,成都还有138家上市后备企业,其中不仅包括了食品行业的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太和坊酿造有限公司等明星企业,还包括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成都瑞雪丰泰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资本市场上的“成都军团”也开始成型。
成都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持续增长的人口规模,作为中国人口的第四城,2119.2万的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过去十年,成都户籍人口就新增了600万,在对人口的吸引力方面不亚于任何一座一线城市。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指出,成都位列全国第三,是中国仅次于上海、北京的消费中心城市。奢侈品方面数据或许更为直观,2021年成都太古里的Gucci直营店的销量全球第一;LV成都直营店的销售业绩常年稳居全国三甲。近五年里,成都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大连锁品牌和不少奢侈品品牌争相入驻的重点城市。
成渝双城记,两座2万亿如何打造经济“第四极”
2022年,重庆的经济发展也引人瞩目。根据统计局数据,重庆2022年以全年29129.03亿元数据力压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的中国经济第四城。
这个罕见的西部城市超越东部城市的案例,或许可以归结为疫情对广州这样外向型城市的影响。同时作为一个人口面积都近似一个“中等省”,超过广州,重庆似乎也有点“胜之不武”。但重庆的超越仍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喊了多年东西部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终于看到了成果。
重庆的GDP跨入2万亿的时间是2017年,而从1万亿到2万亿,成都用了8年,而重庆只用了6年时间。1997年川渝分家,这两座西南大城市的“双城记”就一直在上演。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成都的薪资、就业机会、企业数量、规模都明显好于重庆。成都曾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第五极”“手游之城”。2012年以来,成都游戏企业增速和研发占比一度位列全国第一,《王者荣耀》正是诞生于拥有大量互联网企业的天府软件园。成都本土也诞生了鲁大师、极米科技、鹏博士等一批知名本土上市企业、行业独角兽。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一线大厂把西南总部或研发中心放在了成都。
相比之下作为直辖市的重庆,经济却主要依靠工业的老底子,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2019年之前,作为“中国汽车城”之一,重庆聚集众多自主、合资品牌及汽车、摩配零部件配套产业,但数字化落后和品牌衰落。2019年之后,伴随工业互联网加速构建,重庆持续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达36.9万辆,同比增长142.5%,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提高至17.7%。
如今,重庆完整工业体系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一个传统的内陆消费型城市,一个转型中的重工业城市,成都重点偏向于服务和消费,重庆则更偏重于工业和重型制造业。2022年,成都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04.1亿元,仅为重庆的54.7%,两座城市工业与经济能级发展错位现象十分突出。
西南地区出现两座2万亿城市已经改写了中国城市经济传统意义上的区位定义,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腹地”,开始加速转向门户对外输出发展,足够说明“第四极”的经济实力。目前川渝两省市共同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高地正在加速崛起,未来两座城市如能各自发展自身优势,将能持续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均衡发展。
参考资料
1、成都挺进“两万亿俱乐部”,这两大城市今年有望加入,新京智库
2、成都官宣2万亿,“第四极”抢开局,城市进化论
3、“两万亿俱乐部”纳新,新秀成都如何保持赶超势头,36氪成都
最新话题:比亚迪特斯拉狂飙,蔚来要掉队?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