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再扫首飞“拦路虎”,大胆创新未来可期
1月24日,美国SpaceX公司的“星舰”第一级B7和第二级S24成功完成了首次湿彩排,并加注了约4860吨低温推进剂,全重超过5000吨,进一步验证了发射流程及发射场运作程序。至此,“星舰”首次入轨级发射又扫除了一项障碍,科研人员正在为未来不远的首飞进行最后准备。“星舰”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全新的研发思路,如果首飞成功,有望收获广阔的应用前景。
重型火箭凭借着强大的运载能力和出色的高轨道任务适应性,成了各国航天的重点关注对象。不过,传统的重型火箭面临着综合成本过高等问题。为此,美国SpaceX公司选择了相当激进的技术路线,推出了“星舰”,希望能显著降低重型火箭的运营成本。
“星舰”合体开展湿彩排
据公开资料显示,“星舰”高约120米,箭体直径达9米,货物储存空间和航天员活动空间非常充裕。根据目标轨道以及选择是否回收,“星舰”的近地轨道运力达到100~250吨不等。
最重要的是,按照SpaceX公司的规划,“星舰”经过高频率重复使用后,单次发射成本有望低于1000万美元,甚至仅需200万美元左右。除了采用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外,SpaceX公司还大胆采用了降低前期成本的手段,比如用不锈钢制造原型测试箭体,提高测试效率,降低试错成本;尝试为“星舰”建设专门的流水生产线,以便更高效地开展快速测试并排除故障。
具体来看,“星舰”由两级组成,设计均能回收复用。第一级名为“超级重型助推器”,并联安装了33台液氧甲烷发动机,其中内置13台用来改变推力方向,预计起飞时第一级总推力可达7600吨左右。第二级实际上是集成了6台发动机的飞船,这也是“星舰”的重要结构创新。由于“星舰”第一级拥有多个无法收缩的栅格翼且未装支撑腿架,回收方式发生变化,将精确选定落点,由绰号“筷子夹”的特殊机械臂捕捉回收。
结构创新赋予了“星舰”第二级灵活变型、适应不同任务的能力。例如,载人型“星舰”未来有望运送大量人员长时间驻留在航天器内,并在地球上的点对点之间、近地轨道甚至行星际目的地之间开展往返运送乘客任务。
“星舰”合体开展湿彩排
如果变型为纯粹的货运航天器,“星舰”分别使用双门式和单门式整流罩,可以向近地轨道运送上百吨有效载荷,经在轨加油后,有望达到200吨以上。其中,双门式整流罩主要用于装载大型卫星或者空间望远镜,使“星舰”能将比韦伯空间望远镜更大的载荷送入太空,还规划了轨道回收服务。单门式整流罩主要用于装载二代星链卫星。
显然,“星舰”有望胜任更复杂的任务。2020年4月,SpaceX公司正式参与“阿尔忒弥斯计划”,正在开发可重复使用的月球着陆器,主要用于在月球表面和绕月空间站之间往返运送人员和货物。这款月球着陆器被称作简化版“星舰”,取消了重返大气层所需的襟翼和隔热瓦。这样看来,“星舰”未来有望充当地球和近地轨道之间、月球和绕月轨道之间的“公共航班”。
SpaceX公司曾经展示过更多基于“星舰”的远景方案,尽显雄心壮志。比如,“星舰”设计有超过1000立方米的增压空间,有望规划细分为40多个舱室,包括公共区域、中央储存室、厨房和太阳高能辐射避难所,这意味着“星舰”有潜力发展成“另类空间站”。2018年,“星舰”某种改进设计曝光,配备12个未加压的货物集装箱,还能安装更多插槽,增加发动机。由此可见,“星舰”内部空间大且分配灵活,能够针对不同任务进行多样化变型适配设计。
“星舰”正式首飞之前,爆炸事故屡见不鲜,这是否暗示其开发、测试方法有缺陷呢?
“星舰”第二级完成多次大气层内试飞
答案是未必。“星舰”的开发思维与传统火箭不同,并非一次定型或者深度论证完善的型号,而是采用一系列原型箭体反复测试,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改进,最终达到设计目标。这种在火箭开发上快速迭代的方法酷似“互联网思维”,在航天史上并无先例。因此,数十枚测试箭体都是承担不同任务的“消耗品”,大多数的“宿命”本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测试中损毁,前提是获取充足的数据。这种“互联网模式”打造的重型火箭可靠性如何?随着SpaceX公司2月4日“最新预告”3月首飞,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星舰”首飞屡遭推迟,这次想要按计划发射,同样面临不小的压力。比如,研制团队接下来要把合体的“星舰”两部分重新拆分,以便同时测试第一级的全部33台发动机。而“星舰”第一级之前仅同时测试过不到一半发动机,研制团队远未掌握足够的数据。
不过,“星舰”首飞成功的概率无疑比以前更大了,一旦成功,意义不容忽视。无论是在近地空间开展大规模航天器部署工程,还是帮助人类更便利地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甚至降低太空旅行人员的选拔“门槛”,这款巨型航天运输器很可能促使太空事业的未来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原载于《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2月4日一版)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主任:陈玉忠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