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观察丨10万亿超级大佬的狂飙人生!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888号东海国际中心一期A座29层。
一间富丽堂皇的办公室坐北朝南,视野辽阔,近可细观“深圳湾一号”,远可总览香港全貌。装修极尽人间之奢华,家具全部采用清一色的珍贵红木,随便拿起一件都得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每天,这里的主人会向全世界“发号施令”,而他的每一个决定或许都将引发整个铜业江湖的震动。
腰缠万亿贯
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是谁?
阿里?京东?腾讯?
按照全国工商联的最新数据,2022年,京东以9515.92亿元的营收领跑中国民企。但如果按资产体量计算,排在榜单第四位的正威集团才是真正的“大哥”。
据正威国际集团官方介绍,公司主营业务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矿产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探矿权总面积加起来超10万平方公里,其中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就超过10万亿。
什么概念?
“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总资产加起来才只有5万亿左右;A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总资产合计大约是2.6万亿。
创造这一神迹的人叫王文银,正威国际集团的掌舵人。
▲图源:正威国际集团官网
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的成功经验时,沈南鹏说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做的最重要也是最对的一件事就是Long China(做多中国),这句话用在王文银身上同样适用。每当危机来临,他总会选择逆周期投资,坚定看多,然后狠狠赚一把。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摧枯拉朽。企业收缩阵线,致使厂房、生产设备等资产滞销,价格骤降。众人夺路而逃之际,王文银却逆势杀了回去,以极低的价格、用分期付款的形式,拿到大量固定资产,瞬间坐拥深圳最大规模厂房。
等到危机一过,订单陆续恢复,王文银用这些设备快马加鞭的扩大再生产,仅用两年时间,就把集团资产干到了10个亿。
随后的日子里,王文银又屡次上演这种以小博大、转危为机的好戏。
2003年,“非典”突袭中国。人心惶恐,经济承压,资本外逃,资产价格暴跌。王文银再次出手,这次他选择狂买矿山,将业务范围延伸到上游的采矿、冶炼环节。一是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可以让公司摆脱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三是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自己成竹在胸、跃跃欲试,但家里家外都反对,面对百般阻扰,王文银丝毫不退让。最终,他在全球囤了300多万吨的矿产资源,并且仅用5000万就拿下了深圳30万平方米的土地,简直是白菜价。
“非典”转瞬即逝,而此时的正威已打通“采矿-冶炼-加工”全产业链,恰逢中国经济处于两位数增长的黄金时代,公司迅速坐上百亿牌桌。
2008年,正威集团的营收为116亿元,然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却飙升了一个数量级至1280亿元。
成就王文银的,还是一场危机。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铜价暴跌至2万元/吨的历史最低点,王文银火速买进了数十万吨铜材,同时在全球并购了几十座矿山和十多家铜加工企业。没过多久,铜材就被他以好几倍的价格转手卖掉,而那些买来的矿山则成为了正威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连续三次,在别人不敢干的时候坚定做多,王文银的富贵都是从险中求得的,也正因如此,他才悟出一个普通人难以共情的道理:“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但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看起来赌性十足的人却从来不赌。
正威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有专门的期货部门,但只用来做套期保值,从不单独做期货投资,这是老板的要求。
王文银平时喜欢在吃饭前打两局家乡的“八十分”(一种棋牌游戏),但从来不玩钱,以至于身边的人不止一次调侃他:“打牌不玩钱,有什么劲啊!”
媒体报道时总爱给他贴一个赌徒的标签,但实际上他和冲动、莽撞这些词根本不沾边。相反,沉稳、冷静、有章法才是他本来面目。
流水不争先
看长不看短
就像一头猎豹,在最后的致命一击之前,先要进行充分的蛰伏,观察,慢慢靠近,王文银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曾亲自透露自己的买矿套路:“我们收购一家企业,可能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了,一旦它玩不下去了,我们就会出手吞下。”
不只是买矿,“买人”也是如此。
巫冠逸是王文银最得力的干将,也被视为正威引领开疆拓土的二号功勋人物。当年王文银一眼看中他,想挖过来为己所用。尽管思贤若渴,王文银仍然没有贸然出击,而是慢慢渗透,上演了一出“智取巫冠逸”的好戏。
▲图源: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千方百计的打听到巫冠逸喜欢打高尔夫,王文银赶快安排上。为了让巫冠逸玩的开心,王文银甚至亲自给球童做培训。
王经常邀巫去参观他的工厂,一起去出差看生意,但对于让巫加入自己的事情始终绝口不提。几年软磨硬泡下来,巫冠逸既感受到了王文银的诚意,也了解了正威的实力和全景,心甘情愿的投入帐下。
对待客户也是这一套。
当年正威还在做插头的时候,王文银打听到有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喜欢钓鱼,于是每个周末就把对方接来钓鱼,完事后送对方回家,对于双方合作之事只字不提。如此坚持了两年,对方终于成了正威的客户。整个剧情和许家印当年为了借钱跑到香港陪某富商大佬打牌如出一辙。
你可以说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你必须承认他超乎寻常的耐性。
王文银曾连续19年邀请一位全球采购商参加正威的活动,并全权负责机票和酒店,尽管他没有带来订单。后来,这位高管一次就下了5个亿的订单。
每当谈及商业布局与战略规划,王文银开口第一句话便是:
“追求一个小时回报的是小时工,追求一天回报的是钟点工,追求三十天回报的是上班族,追求一年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追求三年回报的是企业家,追求三十年回报的是实业家,追求一百年回报的是教育家,追求一千年回报的是哲学家!”
相较于寻求短期利益,争一时之快、图一时之乐、逞一时之勇,王文银更愿意放长线钓大鱼,从长远处布局更宏大的目标,借用当下比较时兴的说法——长期主义者。
隐忍,而后厚积薄发,王文银的这种思维方式并非他固有的东西,而是后天学习的产物。他喜欢看书,且特别擅长说教,逢人就爱谈经论道。
一次,王文银接受甘肃某电视台专访,上台便开始滔滔不绝的传道。从儒家到道家,从孔孟到老庄,无所不知、无所不谈,整个节目成了他一个人的专场,反倒是主持人在旁边听得一脸懵逼。
他酷爱中国哲学,尤以道家为甚,是个狂热的道家信徒,曾不止一次的“告诫”国人《道德经》是东方智慧最高境界,应该读100遍。在正威内部,每个员工都要背《道德经》,读书笔记王文银有时会亲自批阅,连续几个月垫底就有被开除的风险。
细品下来,王文银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对道家“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句话的商业实践。
不过,王文银虽继承了道家的隐忍,却并没有继承道家的无欲无求。
狂人和疯子
1968年,王文银出生在安徽安庆的一个贫苦农家,窘迫的生活一直伴随他的整个成长过程。
上小学时,王文银有次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学校要求穿新衣服上台领奖,就因为没钱买一尺布,他只能穿着残缺不全的衣服。上高中的时候,爷爷重病缠身,最终因无钱医治撒手人寰。
所有这些苦难经历如附骨之疽般刺痛着王文银的心,激发了他强烈的成功欲和财富欲。哪怕今天早已富贵熏天,依然还是个一往无前的野心家。
“我手底下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叫AMER,一个叫ICAN,放在一起就是AMERICAN(美国),我要给中国人争口气。”王文银曾一脸骄傲的告诉来访记者。以至于有媒体人感慨:“今天坐在我们对面的要么是个疯子,要么是个天才。”
亲密战友巫冠逸同样雄心勃勃,早年他的办公室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上面标注有全球各个地区的矿山。闲来无事,两人便会蹲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琢磨,他们的目标是早日超越必和必拓和嘉能可。
有野心的人,往往也不缺自信。虽然王文银刻意保持低调,并尽力营造谦卑人设,但他骨子里的自信甚至自负是藏不住的,总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2016年,王健林的“小目标”成为网络热梗,当年的深圳企业家年会上,好事的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了王文银:
“王先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年轻人要有梦想,先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您怎么看这件事”
王文银听后沉思片刻,轻描淡写的回道:“给我一部电影的时间就OK了。”
曾有人到他办公室约访,他劈头第一句话就是:“不是谁都能见到我,今天是你的幸运。”
谈及做生意成功的密钥:“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疯子”与“狂人”,这是王文银温文尔雅背后的另一重底色。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有今天足以让人惊掉下巴的矿业帝国。
但自古“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王文银愈发谨言慎行,他说中国人的哲学是“枪打出头鸟”,而自己不想做那个“出头鸟”。墨菲定律的是,他最终还是难逃被枪打的命运。
就在去年,有自媒体发视频质疑正威10万亿矿产的真实性,王文银被瞬间推上风口浪尖,成了舆论指摘的对象。
与其说是针对王文银个人的一场偶发孤立事件,这更像是近几年舆论场对于企业家群体积怨的一次集中爆发。
理性客观的看待,如果王文银真是个骗子,那让法律来惩罚他;如果他是无辜的,也别让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伤了人心。
人心要是伤了,信心就很难找回来了。
THE END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