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顶级大佬的女人,去世了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提起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是绕不过的科学高峰。
鲜为人知的是,在他们1957年获得诺奖后的8年时间里,一位中国女性的名字,至少被其他多名物理学家提名了7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因只有一个:她值得享有和杨振宁、李政道同样的荣耀。
然而直到今天,人们仍在遗憾「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
她,就是吴健雄。
这个听起来像男性的名字背后,是一位气质典雅,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
她被誉为「世界物理学女王」、「东方居里夫人」。
正是她的实验首次验证了杨、李二人的理论猜想,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公开直言: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三个人功劳最大,不可忽略吴健雄的贡献。
尽管与诺奖失之交臂,吴健雄在科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
她是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性主席、获得十多所全球顶尖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太阳系第2752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吴健雄被学生们称为「dragon lady」,意为强大严肃的女性。
但私下的她其实非常温和,为人友善,社交广泛。她的朋友圈星光熠熠:
与胡适保持着几十年的师生情谊,钱学森出席她的婚礼、贝聿铭常来家中吃饭,奥本海默以中文叫她「姐姐」。
可就是这样一位在性别壁垒格外森严的科学界,凭一己之力向全世界证明东方女性智慧与毅力的女子,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事实上,在诺奖成立的120余年里,仅有4位女性物理学家的杰出工作得到了承认。
吴健雄,这位「大佬背后的女人」,不该沦为透明的背景板。
1912年出生的吴健雄,相比旧时代的大多数女性,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开明且公正的父亲,从小就教育她:男性能做的事,女性也能做到。
他不顾家人反对,给女儿取了一个颇具阳刚之气的名字,还在家乡浏河镇破天荒地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免费让女童上学。
他传授给女儿的知识,不是如何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是要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君子信念。
吴健雄很小的时候,父亲每次从上海回来,就会给她带许多本科普读物:「百科小丛书」。他甚至亲自组装了一台收音机,让女儿了解外界的信息。
也正是在父亲的激励下,吴健雄的求学之路格外顺利。从女校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女子师范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求学。
17岁那年,她在上海第一次听到胡适讲课,从此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师徒情谊。
在南京中央大学,吴健雄果断从数学系转到物理系,跟随「大佬」施士元学习——他是居里夫人培养的唯一一位中国物理学博士。
天资不俗、热爱物理的吴健雄决定在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
24岁这年,她在黄浦江边,与父母挥泪惜别。当时他们都没料到:这一眼,竟成了余生中的最后一面。
而当吴健雄这位瘦弱的、身着旗袍的中国女人,一步步走进全球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女性身份带来的阻碍与偏见,也如海浪般袭来。
起初,吴健雄打算前往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却震惊得知:该校学生会不允许女性从前门进入。
她愤而转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参与核物理研究后,无论走进哪个研究室,吴健雄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科学家,而她,不仅是现场唯一的女人,还是个中国女人。
甚至当她在业界已经具有公认权威时,一些报纸、期刊形容她的措辞仍是肤浅而色情的。他们将目光对准她的容貌、身材,对她核物理学家的身份故作惊讶。
最令吴健雄失望的,是她工作的伯克利大学一直没有授予自己正式的永久职位。——在当时,美国排名前20的研究型大学中,没有任何一位女性物理学教授。
歧视与不公是如此尖锐和赤裸。但吴健雄,没有被这些击倒。
她没有默默忍受,而是公开抗议:「原子或DNA分子难道也像我们的社会这样,对男性或女性有偏袒?」
在外界猎奇的目光中,在业内女性科学家不被尊重的风气下,吴健雄始终坚定地投入科研。
很快,她将惊艳整个世界。
1956年春天,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李政道告诉她,他和杨振宁正在写一篇会引起巨大争议的论文——他们论证了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可能不守恒的假说。
对称和守恒是物理学的基础,一旦这两个重要定律被推翻,将对物理学带来颠覆性的认知。
因为实验难度极高,希望渺茫的李政道和杨振宁找到了吴健雄。此时,阔别祖国已经20年的她,不久前刚和丈夫买好了回程的船票。
她迫切地渴望回到家乡,但他们的理论实在太有吸引力了——这正是她多年研究的核心课题。一番挣扎后,44岁的吴健雄决定舍弃船票,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
她并非追逐名利之人,尽管实验迫在眉睫,很可能就此载入科学史册,吴健雄依然坚持科研的精确性和无可挑剔的正确性。
为了排除实验干扰,她独自下到一处荒废已久的、足有600米深的盐矿井中开展实验。
她连续数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直泡在低温实验室。累了就在地板上过夜,孩子和家务全权交给丈夫袁家骝照料。
最终,在杨振宁、李政道发布论文的第二年,吴健雄的实验报告新鲜出炉。
她首次验证了他们的理论,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
1957年1月的纽约,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吴健雄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亲历者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
演讲厅被庞大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进去占据一席之地,就差没有人挂到枝形吊灯上。
吴健雄胜利了。她让构想,成为了现实。
但她的胜利,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年的诺贝尔委员会拒绝把奖项、奖金授予任何实验方面的科学家。
李政道和杨振宁则因理论工作,成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物理学家。
业界前辈们纷纷为吴健雄鸣不平,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在短暂的庆祝后,很快投入了工作。
直到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吴健雄才向世界袒露了她的「伤疤」:
当我的研究因为某种原因被人刻意忽视,依然深深伤害了我。
从江南水乡的小镇女孩,到享誉全球的顶尖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她因战火和时事阻碍,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父母,第一时间回报祖国;
她育有一个儿子,却无暇陪伴他成长,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上寄宿学校;
她全身心投入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公正待遇。
但正如后人所评价的:「她周围的世界正在崩溃,她则专注于不稳定的原子」。
在动荡的时局、纷繁的议论中,吴健雄将全部热情投入到物理学本质的探索中,这就是她选择的人生。
她将以她的工作,说明一切。
作为全球顶尖的物理学家,吴健雄的生活其实非常质朴。
她不喜奢华,家里的装修简约朴素,却处处透着乡愁:门口处的浮雕木龙、精致的茶具、厨房里飘来的白菜香味,以及百分百的中文谈话。
整个家里唯一彰显主人不俗身份的,是那面含金量极高的照片墙:
70年代开放后,与周恩来总理的合照;
和吴健雄同时获得埃利斯岛荣誉奖章的穆罕默德·阿里;
还有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等等。
看着祖母与这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站在一起,吴健雄的孙女很小便知道:自己这位总是穿着服帖精致的高领旗袍的祖母,不是一般人。
但在她眼里,祖母更多时候只是个热爱生活的老太太:她知道最好吃的餐馆都藏在哪些小巷子里,经常在家举办派对,会拉着孙女的手一起跳舞。
晚年的吴健雄似乎是快乐的。但她的心里,一直有个遗憾。
回望年轻时的自己,也是个心怀热血、立志报国的青年。
918事件爆发后,她是国立中央大学带领学生在总统府门前静坐抗议的组织者之一;
24岁留学时,刊登在报上的告别辞更是忧心忡忡:「学成归来,将不知国家如何?」
在现实的重重阻碍下,她没能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但却为全人类在物理学的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得失,只能交由后人评说。
80年代,吴健雄夫妇在国内设置了诸多人才基金,在南大等多所高校举办讲座。
生活俭朴的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奖金、工资,合计数百万美元都献给了国内的教育事业。
1997年2月,85岁的吴健雄与世长辞。
在她老家苏州太仓的墓志铭上,只刻着一句话「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撇去宏大的「核物理女王」光环,吴健雄毫无疑问是一位真正的东方女性:坚毅、聪慧、优雅、达观。
她实现了父亲对他的寄望,「不要因女性身份,甘于人后」。
在生命的最后,吴健雄望着窗外打篮球的女学生,赞叹地对孙女说:
「你看,她们有多强壮,多快。看,她们做事多么努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