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回国创业,专攻百亿肿瘤精准检测市场,85后博士冲刺科创板财经2022-06-02 08:06 国内肿瘤NGS检测仍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行业,而且高度依赖资金发展。作者丨吴中雪编辑丨信 陵 头图丨摄图网2013年,成立仅3年的美国肿瘤基因检测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登陆纽交所,肿瘤精准诊断的热度迅速传导至中国。 三个中国团队不约而同看到了肿瘤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的潜力,先后创业。 邵阳下海最早。2008年,他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从事癌症研究时,就预见到了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验室里启动了世和基因。2013年4月邵阳回国,公司落地南京。 但在资本市场上,比世和基因成立稍晚的两位同行燃石医学和泛生子跑得稍快一些。两家公司都2020年登陆纳斯达克。 近日,世和基因申请科创板IPO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世和基因在申请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整体估值为62亿元。而公司拟采用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在经济下行,资本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之下,燃石医学和泛生子股价距离最高点均已跌超90%,前不久被美国列入“预摘牌”名单。去年同赛道在科创板上市的诺禾致源距离最高点也跌去超70%。 世和基因为何选择在此时上市? “我觉得是没有退路了,照目前的态势,再坚持到明年,也不会有更好的改观,甚至可能会更差。”一位业内观察者对创业邦(ID:ichuangyebang)表示。 可以预见的是,世和基因此次冲击IPO挑战并不小。 抓住机会,26岁回国创业 世和基因冲刺IPO背后,是五位不满30岁的年轻人回国创业的故事。 2008年,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攻读癌症生物学博士的邵阳,对新兴的基因测序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业后,他选择了从事癌症基因学及免疫学的研究。 2010年,邵阳所在的实验室团队采用NGS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了癌症全基因组测序,更让他意识到NGS高通量测序在临床应用上的潜在价值,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更大的背景在于,一方面,基因测序的成本飞速下降,2003年人类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耗资30亿美金。2008年则降至10万美金。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基因测序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肿瘤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上市,患者要想得到更精准的诊疗,就需要做基因检测,肿瘤NGS检测的需求不断增加。 “当机会降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住它。”2012年邵阳拉上了汪笑男(现在也是他的妻子),赵忞超等四位同学,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在此之前,他们5人“最低年收入10万美元,最高50万美元” 。 5个人筹集了1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2013年4月公司正式落地南京。彼时邵阳才26岁。 回国之初,邵阳和团队就已经取得了8项科研专利。公司在国内落地后,邵阳依然以科研为重。 2018年9月,世和基因研发的NGS肺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这也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批4款NGS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 据了解,该款试剂盒历时3年研发,其检测灵敏度低至1%(行业内一般最低检出限越低说明灵敏度越高),不仅突破了传统检测的灵敏度极限,同时也显著优于同批次其他NGS检测试剂盒。 如今,世和基因已经打造了覆盖多癌种以及肿瘤各周期的全套基因检测平台及产品。业务覆盖全国25个省市,累计检测样本超过60万例。 2020年世和基因市场占有率10%,仅次于燃石医学,与泛生子不相上下,稳居行业前列。 三年亏损1.6亿,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作为肿瘤NGS检测行业最早的弄潮儿之一,世和基因精准地踩到行业发展的节点,资本市场对其也十分青睐。 根据睿兽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成立至IPO前,世和基因共完成了7轮融资,吸引了上市公司北陆药业、软银中国、礼来亚洲基金、同创伟业等二十余家机构的支持。扫码注册试用「睿兽分析」尤其是2019年拿到的D轮8亿元融资,创下了彼时肿瘤NGS检测行业的融资记录。 2021年,世和基因营收达5.17亿元。然而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达1.6亿元。 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研发费用高,另一方面是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尤其是后者,是行业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 肿瘤NGS检测在临床落地上一般有LDT(医院外市场)和IVD(医院内市场)两种模式。 具体来说,LDT也称中心实验室模式,样本不经过医院直接给检测公司去检测,样本和费用均与医院无关,这一市场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但是从收入来看是目前行业主流;而IVD即院内实验室模式,医院与检测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室,样本及费用由患者流向医院,检测公司收取前期实验室建设费用和后期试剂盒采购费用,相对壁垒更高。 目前国内肿瘤NGS企业一般采用LDT和IVD两条腿走路。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邵阳曾表示,我觉得中国肿瘤精准医学的行业,经历的是一个先LDT,后IVD的模式。LDT的模式是以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进行检测,但目前能实现放量的可能还是IVD模式。当然这两者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很多时候会并存发展。 由于肿瘤NGS主要面向肿瘤患者开展基因检测,应用场景主要还是在院内。企业要扩大市场份额,就要快速地攻占医院、抢占医生,快速跑马圈地,导致整个行业市场推广费用居高不下。 2021年世和基因销售费用达2.5亿元,销售费用率达48.34%。另外两家更猛,燃石医学销售费用率为59.68%。泛生子销售费用率为64.15%。 能否冲刺成功? 回顾行业这几年的发展,Foundation Medicine的上市让资本市场看到了肿瘤NGS检测的潜力。加之2015年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颁布了“精准医疗计划(Preciscion Medicine Invitative)”,让精准医疗的概念彻底燃爆市场。 如果说国内肿瘤NGS检测行业从2015年真正起步,2016年和2017年资本蜂拥而入,至2018年市场开始趋于冷静,2019年至今,行业迎来了调整期。 “有前景但不挣钱”,这是肿瘤NGS检测面临的现状。 一方面,市场还在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7亿元增至2021年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1%,预计2025年和2030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9亿元和491亿元。 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及试剂成本高、市场普及度较低等原因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上市公司也不例外,2021年燃石医学亏损7.96亿元,泛生子亏损5.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肿瘤NGS检测尚未纳入医保,且费用较高,世和基因招股书披露,其近3年平均客单价超11000元。动辄几千到万元的费用,也影响了临床的放量。 一位业内人士对创业邦表示,肿瘤NGS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最终还是要拼两个核心点:第一产品对用户/患者的价值是根本;第二,商业模式的运营要能形成良性闭环,花钱买不来流量和忠诚度。 “盈利还很远,如果只是靠肿瘤NGS伴随诊断,在短期内(至少三年内)没有盈利的可能,除非有新的业务。” 目前几乎所有的肿瘤NGS公司布局都涉及到肿瘤用药指导、靶向和免疫药物的伴随诊断、肿瘤早筛等板块,追求多元化,以谋求新的发展和增长点。2018年世和基因还孵化了迪飞医学,专注于病原微生物临床分子检测,后者已经完成A+轮融资。 以肿瘤早筛早诊为例,市场潜力大,受众基数也大,除了肿瘤患者,健康人也是潜在受众,是这两年备受资本青睐的一个细分赛道。然而,由于大众癌症筛查意识不强,价格相对偏高,往往需要自费,而且市面上结果靠谱、操作简单的产品相对比较稀缺,行业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总的来说,行业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个更好的发展模式。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泛生子CEO王思振表示,相比同行竞争,泛生子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身,“我们一直强调探索、应用、改变。如果探索的东西不做应用,没有真正意义。如果应用规模很小,则不能带来真正改变。虽然我们有很多突破性的临床产品和技术,但还没有解决大规模应用的问题。” 恐怕这不仅是泛生子这样的参与者,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要面临的共同挑战。 国内肿瘤NGS检测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行业,而且高度依赖资金发展。如果企业在亏损,又融不到钱的话,那么早晚会面临淘汰。 说回到世和基因,上市输血无疑是一个必然的道路。 “能不能成功我不敢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世和都上不了,后面其他家NGS公司想要上市或融资就更难了。而且,也会给世和后续的融资和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前述业内观察者表示。 那么,世和基因此次能否顺利上市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