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语文要怎么学,新课标里有答案
一转眼,遍布在全国各地的神兽们都可以归笼啦!
常爸琢磨着,爸爸妈妈们现在的心情多半和我是相似的:一想到孩子终于可以回学校上课了,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但同时也慌啊,想到孩子已经放飞了这么久,估计连教室的门朝哪儿开都不记得了,更别说正常的学习节奏与习惯了!
所以,寒假这最后一个周末千万别浪费了,让娃找回节奏、安静身心,做好新学期的规划吧!
节前常爸和大家就英语学习问题聊了不少,眼看着开学,再来说说孩子学习里永远的C位——语文!
相对于数学有重点、有脉络,可以通过刷题在短时间取得效果的特点,语文范围广、内容多,除了课本中的生字词家长觉得辅导起来还算有章可循之外,其它的无论是文史知识、阅读理解还是写作,爸妈和娃的感受都差不多:
重点不明:感觉什么都应该知道,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应该知道什么;
标准不清:阅读理解要理解什么,作文如何切题且生动详实能拿分,如何避免主观意识太强,各说各话……
今天,常爸就想告诉大家语文学习重点的小诀窍——从“新课标”下手!
因为,在新版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其实未来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方面的标准已经十分清晰了!
举例来说:在2022版新课标的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
将“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
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
将“综合性学习” 改为“梳理与探究”。
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就明确了语文未来学习与考核的方向,不仅要有阅读量的积累,更有阅读质量的要求:
要在阅读中学习欣赏鉴别,从而要读有所感;
要在阅读中学会提问、思考与总结,进而做到有感而发!
举个例子:
“完璧归赵”的故事孩子们可能都熟悉,知道这是个成语,讲的是蔺相如帮助赵国保护和氏璧的故事。但是知道这些,仅仅是基础阅读。要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在读过故事之后,还应该有鉴赏、思考、探究与梳理。
比如,孩子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秦国那么强大,可以说想要什么都可以任意取之,可是,他怎么就没得到这块和氏璧呢?
再比如,看完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有什么证据能说明这点呢?
可能很多孩子会说蔺相如特别勇敢,但你能从故事中找到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吗?
首先,赵王为难,左右权衡不定,大臣们也没有勇于前往的,所以举荐了蔺相如,蔺相如没有推辞就答应了,此为其一;
然后,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在发现秦王并无意把十五座城池给与赵国的时候,他向秦王展现了玉石俱焚的决心:“高高举起”“理直气壮”“现在就同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等一系列词语的运用,凸显了蔺相如的勇敢,此为其二;
接下来,蔺相如要求秦王斋戒五天,但是却把和氏璧偷偷运走,被秦王质问的时候,还大大方方地说:只要秦王先送出十五座城池来,他马上让人送来和氏璧。
这里要特别注意到“大大方方”这个词语的运用,正是它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处变不惊的沉稳与过人的胆量,此为其三。
有了这三个证据,蔺相如的勇敢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有没有?
但是,仅仅凭借勇敢就能够完璧归赵了吗?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有勇无谋的人,胆量过人却难成大事。而蔺相如不但勇敢,而且有智慧,所以才能完璧归赵!
比如,在他发现秦王无意交换城池的时候,他称和氏璧上有一点小瑕疵,从而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了自己手中;
比如,他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将和氏璧安全送走,和秦王说需要斋戒五日后,方可得到和氏璧。
再比如,他在审时度势后,马上让随从乔装打扮把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
这些例子生动展现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是如何保护了和氏璧、保护了赵国,也让自己全身而返的。
让我们再回顾总结一下蔺相如保护和氏璧的过程吧:
看完这个介绍,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原来学习成语,可不是读一遍故事,再把成语抄写10遍就行了。分析人物本身的性格,了解行文中重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感受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在当下的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
或许有的爸爸妈妈会说,这也太难了吧?!
的确不容易!而且就目前来看,单纯靠课堂教学,想要深入到这个层面也并不容易。而这,就是我们的《常青藤爸爸阅读与表达俱乐部》的重点与精华所在!我们的课程不仅规划了孩子从学前到小低年级丰富的阅读素材,更把阅读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都给孩子拎出来了,只要跟着我们的课程走,孩子自然可以习得一套鉴赏、思考与表达的规范化学习方法!
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戳我们的这两篇介绍,分别从帮助孩子走出低效阅读的角度,以及如何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应用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了我们对于有效阅读的一些方法和练习,希望能够给爸爸妈妈带来一些启发!
与其焦虑,不如行动。关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就从我们的《常青藤爸爸阅读表达俱乐部》开始吧!这套课程专门立足孩子日常阅读题材的多元选择,并将精读与思辨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亲子对谈之中。真正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受益于阅读!
根据孩子的年龄,我们有分阶段的试听课程,听够满满一周,方便大人孩子细细体会,扫码即可试听/购买:
✍第一、“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我有料!
我们为孩子们系统地规划了每天、每周的阅读内容,从中国传统故事、外国经典故事到科普人文内容一应俱全,希望从阅读启蒙初期就为孩子尽可能广地打开阅读视野,带领孩子从不同题材、不同角度领会阅读的乐趣!
✍第二,“不知道让孩子怎么读”?我有诀窍!
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谈谈“怎么读”的问题。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讲孔子在游学过程中碰到两个小孩在讨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二人各执一词,每个人都言之凿凿,以至于最后连孔子也无法判断到底谁说的对。
最后,故事总结到——我们应该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这没毛病,但如果进一步问一句,什么叫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为什么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呢?孩子能够答得出来吗?
这就涉及到孩子在阅读理解中的关键能力了:归纳总结和阐述的能力。从语文新课标来看,主观阐述题在未来的考卷中占比会很大,它需要孩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很多孩子都要么答不到点子上,要么根本一头雾水。
这项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呢?我们的阅读表达训练营是这样做的:在故事讲完之后,主动引发问题,并引导孩子回顾故事内容,进而从事实进行观点推导。
比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里,先是提炼两小儿的观点,并找到相应依据:
然后归纳总结,原因:因为一个人是从视觉角度出发,一个人是从触觉角度出发,角度不同,观点不同。
最后得出结论——即便是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可能大不相同。
✍第三,“古诗词死记硬背不理解”?跟我唱出来!
说到古诗词,死记硬背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考试的应用了!常爸觉得唱学古诗是更适合孩子接触古诗的方式,并且能让孩子感受到古诗语言韵律和美感。孩子只有真正进入到古诗的情境中,才能够更好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爱上它!
此外,古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了解古诗创作背后的故事,比如作者的经历,比如古诗的传说……这些能够更好地引发孩子兴趣,也更促进孩子对诗作的深入理解!
比如我们在给孩子讲解《咏鹅》这首诗的时候,就讲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它是骆宾王7岁的时候,因为一个来客临时命题即兴而作的。
阅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王道。而语文新课标更是强化了这一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的日常阅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曾经的泛读过渡到精读上来,养成带着问题与思考进行阅读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梳理与提取阅读素材的能力!
不仅如此,我们理解与梳理提炼的信息还需要通过准确、适当的方式表达与呈现出来,无论是书面撰写还是口头表达,二者皆需练习!
任务可谓艰巨,但是在我们为孩子们构建的这条阅读脉络上循阶而上,相信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也更自信!开学前夕,不妨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做足准备,新学期,我们一起加油!
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阅读表达俱乐部吧!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