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龙马之争!副厂广角大决战 适马14-24 F2.8 DG DN VS 腾龙17-28 F2.8
CHH ID:彦彬Trent
提到广角镜头,人们首先想到的多半都是风光摄影,
其实,为了表达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透视张力,
广角镜头在风光以外的很多领域都有着一席之地,
例如空间摄影,纪实摄影,视频Vlog等,
以拍摄婚纱人像的影楼更是人手一只广角必备;
规格上,早年的18-35、17-40、16-35到后来的15-30、14-24、12-24,
如今甚至有全画幅10-18、9mm之变态大视野,
虽说广角寸广寸金,但是相对应不同机位和视角所带来的透视变形也更加难以控制,
使用难度也更大,需要对广角的变形规律和空间关系有较全面的认识;
以我个人经验,18-16mm这个焦段,相对比较容易上手,
我称其为“温和的广角”透视变形容易控制,
温和的另一面则是相比14-12mm,透视张力、视觉冲击感较明显逊之,
我的入门广角镜是从一只便宜的17-35为起点,
而后经手过15-30、14-24、12-24等不同规格,
我的个人感受,14mm是分水岭,
这个焦段下,拥有足够强的视觉张力,
画面边缘的变形通过练习也不比12mm难控制,
进入索尼E卡口系统后,随着腾龙适马的相继发力,
广角镜有了兼顾画质与性价比的选项,
今日便来聊聊我经手过的两支镜头;
首先是腾龙17-28/2.8
很显然腾龙镜头在定位上与适马有所不同,
重点在于轻便兼顾画质和统一的口径,
由于经手时间短,篇章重点为实拍体验而非纯开箱,故镜头本体环节转载自蜂鸟网图;
第一次拿到17-28的体验是良好的,
虽然外观设计真的是清贫,一个按键都没有,
娇小的体积和420克的重量颠覆了以往对于广角镜头的印象,
如此轻便的体积使得它适合作为挂机头,没有明显体力负担当然也会让人更专注于拍摄本身,
出于统一口径而牺牲的焦段,我认为这个镜头如果再能广1mm那将会非常实用而有竞争力;
样片.
实际使用中发觉17-28非常适合集市类场景,
而且娇小的体积在人群中并不张扬,
搭配一个50mm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拍摄;
作为一支超广变,大部分时候我都会使用其最广的一端,
有趣的是28mm这个焦段在体验中却也不乏是个越用越舒适的视角,
手机的默认镜头通常也是25-28mm之间,所以这又被戏称为手机焦段,
比35mm能稍容纳更多的环境却又不像24mm那样需要更留意空间的变形是28mm的明显优势,
我感觉尤其适合一些有特点的小角落;
小结
简单说说画质吧,总体上没什么大毛病,中心次中心都够锐,边缘画质仍有提升空间,
也许只能期待G2的到来能让画质全方位提升吧,
但是,适马马上要出16-28C,规格上是450克,
我认为会较大影响腾龙的竞争力,即使17-28迎来G2,
在画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没理由不选择16-28;
上稳定器拍视频也许是此类娇小超广变的最佳归宿,
4K+的海鲜市场价格,为预算有限的用户提供了不错的性价比选择;
不过,若是像我一样纯拍照的用户,一切都将会在使用另一支镜头后改变,
没错,它就是
适马14-24/2.8 DG DN ART
沿袭适马一贯的颜值,14-24的外观亦是一如既往的黑科技既视感,
扎实的做工和手感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不到800克的重量对于一支14-24/2.8规格的广角镜头来说,算是眼前一亮,
这种规格在单反系统上都是1KG起,适马将更好的画质塞进了这样的体积内,
确实在发布初期获得了不小的关注;
重量上虽然几乎接近17-28的两倍,但由于镜头长度不长,
手感比较敦实,搭配机身时也不会像24-70GM那样有明显头重脚轻的感觉;
传统的灯泡前组结构虽然有争议,不过我个人基本不会在超广上面使用黑柔白柔渐变等滤镜,
所以不太在意灯泡结构,只是每次用完要记得气吹吹一下前组灰尘,小心使用即可,
毕竟,真的大手大脚能用毁灯泡头,平口镜头的结果也不会也好不到哪去;
在适马之前我经手过索尼12-24/4G和老蛙12/2.8、老蛙残幅9mm F2.8(等效13.5mm)
12mm那种夸张的广度和变形还真需要足够的经验去驾驭,未必适合所有人,
况且当12mm结合高画质、自动对焦,通常带来的也是高昂的价格;
14mm,一个折中的选项,在有了温和广角的使用经验下,
这个焦段仅需短暂实拍适应一下便能较快上手,
其所带来的视觉张力当然也远胜17m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5411Q7gK?zw
样片是3月30日扫街的全部,求个点赞三连支持,感谢~
样片.
人像.
用超广拍生活向的片子我倒并不会特别避讳变形效果,
就像玩转鱼眼镜头那样,看似粗制滥造实则会有些喜剧效果,
不过如果是拍摄婚礼人像肯定还是要严谨的控制透视关系的,
因近大远小的关系,人物离相机太远反而会显得矮小,
贴近相机是拉大长腿的前提,但是足部是不能离画面边缘太近,
不然是个人都得45码大脚,具体留多少空间需要把握尺度,
越是广,大脚效果越离谱
以下是一些往年的片子。。。
总结.
适马ART系列从来不会需要担心画质,
弱光大光圈手持拍摄下仍需要合理选择对焦区域,
前后细微的景深差异也会导致画质不均的错觉,
所以对焦时需要对画面重点进行判断;
相反,不知是索尼负优化还是固件不匹配,
我总觉得14-24的对焦尤其是AFS单次对焦有点慢半拍的感觉,
不知其他人有没有这种感受;
另外,6000+的海鲜市场价,这个价格区间内结合画质和规格、AF,
似乎真的是没有对手;
至于腾龙和适马怎么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体积重量,
照片&视频的需求比例,
对视角的熟悉程度。
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所以,并不是说17-28就没14-24好,而是看个人对于大视野的喜好以及对透视变形控制,
以我为例,广角更多是拍摄风光人像和环境纪实、空间影像,故更倾向于视觉张力而保留14-24,
不过,适马似乎就快要推出16-28C了,未来的腾龙17-28G2,
龙马之争谁能笑道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