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拿捏爆款剧:唤醒良知、留下价值、延续精品
主编温静导读:《狂飙》的热议背后也引发我们诸多思考,作为普通观众究竟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真正抗打背后究竟凭借的是什么?对于影视从业者而言,在遭受诸多非议时,我们又当秉持着怎样的态度?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刘松林
剧红是非多,此理之于《狂飙》更是如此。
作为2023年开年大剧,该剧火热播出之后,伴随着对剧情的讨论和演技的肯定,越来越多真假难辨的“八卦”信息也随之进入了大众视野,从对选角的无厘头设定,到演员间彼此关系的猜疑,直至后来对个别演员的污蔑等等,各种“边角料”信息可谓不一而终,不过许多传闻已经随着参与者对更多幕后细节的公开而逐渐平息。
《狂飙》的热议背后也引发我们诸多思考,作为普通观众究竟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真正抗打背后究竟凭借的是什么?对于影视从业者而言,在遭受诸多非议时,我们又当秉持着怎样的态度?
剧红是非多
更应客观理性对待作品本身
近日有网友指出:《狂飙》剧中饰演毒贩“钟阿四”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涉毒,“狂飙钟阿四真的不是演的”等相关话题更是迅速登陆热搜榜。也有热心网友扒出了该演员的个人相关资料显示,“钟阿四”扮演者原名为含笑,曾是一名歌手,2009年吸毒被抓,后改名为“韩朴俊”,并以新名字参演过《狂飙》《楚汉争雄》《猎狼者》《长安十二时辰》等多部电视剧。
事实上,剧方已在第一时间关注到这则舆情,并于查实后在《狂飙》官微发布了严正声明,称片方对涉毒零容忍,将采取删除该演员相关片段等措施,保留对演员及聘用相关环节的法律追责权利。我们发现,经剪辑处理的作品已经于2月13日重新上架播放,网络上的种种质疑与声浪也逐渐归于平静。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情绪成为博得流量的利器,节奏成为博取观众的砝码,在“钟阿四”事件之外,一些围绕《狂飙》的“八卦边角料”、无法被证实的花边信息、带着强烈的个人偏见和情绪,诋毁它似乎又那般简单。这些对作品的恶意诋毁和伤害,实际上也是对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和专业创作的不尊重,更存在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事实上,一部精品剧集的产出绝非偶然现象,其生产更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作业,涉及到导演、编剧、艺人、舞美、音响、摄像等工种,秉承着影视从业者的初心、执着与创新,是平台、内容与用户的三向共赢。
一部优秀影视作品走红绝非易事,其承载的关注度和承载力均是超负荷的。作为普通观众,我们更应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样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并将关注点聚焦于作品所带来的文艺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许多真正喜欢这部剧的人来说,网络上的种种“秘闻”与“爆料”虽然完全背离了基本事实,但当大家了解到更多剧目拍摄过程,并在信息层面实现去伪存真之后,反而更觉一部精品佳作的作品来之不易,此类现象也恰好体现了《狂飙》的火爆程度。
经受时间检验
被反复打量的应是艺术价值
近年来,主管部门持续推进电视剧精品创作高质量发展。一批主旋律作品跳出了宏大叙事的套路,实现了“主流价值+主流市场”的双向共赢,荧屏也涌现出了诸如《人民的名义》《觉醒年代》《功勋》《山海情》《人世间》《狂飙》等一大批主旋律题材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关注点各有不同,却无一例外地坚持价值导向和审美引领,着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透过小人物、小切口来叙述大时代、大变革与年轻受众建立联系。
以《狂飙》为例,这部作品一面放开尺度将镜头对准最底层小人物的艰苦生活,一面刀刃向内揭露了黑恶势力的疯狂与毁灭,更通过对一个错综复杂的“京海生态”的构建,以观照现实的民生问题,树立起了一个个关乎所有人的生活警示牌,观后不禁让人心生“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的感慨。
作为一部兼具广度、深度与力度的现实主义作品,《狂飙》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推进、现实场景的精致重建、人物形象的鲜活刻画,以及与时代共振的价值,为当下的剧集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新价值,这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同时也是对广大电视观众的深情回馈。站在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一定会在未来被反复打量,其含金量也必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延续精品意识
请让优质剧集持续“狂飙”
从创作角度来讲,一部作品能够在短期内搅动起可供延伸的话题,甚至是激发起对剧中情节进行二创的热情,已经足够证实这一IP的文艺价值所在。在当下“降本增效”的大潮之下,高品质的内容始终都是影视行业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更多行业新规出台,优质内容也永远成为口碑风向标,这就要求影视行业以更高的内容质量,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持续加强对新品类的创新,进而以更为精品的优质内容肩负行业使命、引领行业不断前行。
从现实层面来讲,《狂飙》这部剧其实对中央政法委于2021年开展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进行了有效呼应,随着一个个的案例的全面展开,观众真切感受到了这一活动的现实意义,以及与每个人生活的强关联与深影响,剧中所有人物的成长与变化都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变革所带来的矛盾冲突,或许这也正是该剧自播出后便热议不断的原因之一。
如今随着剧目的结束,公民内心的法律意识与时代使命感显然更加强烈,这也提醒着部分带着强烈偏见和情绪的个人或机构,万不可将道听途说的花边信息作为流量的利器的砝码,进而淹没对作品理性和客观评价。
不得不承认的是,影视剧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和人一样很难达到完美,这一点《狂飙》来讲同样如此。因此关于坊间的种种非议也好,诽谤也罢,当尘烟散尽之后,无论片方还是观众,都应该做到以平常心对待。
大剧火爆热议背后,唤醒的应是观众良知,留下的是艺术价值,延续的应是精品力作。犹记演员张颂文在该剧收官微博中说的一句话:“在未来,聊起往事,聊起2023年,希望有人能记得在2023年的春节,有过一部叫作《狂飙》的电视剧……作为影视工作者,我们会深感荣幸、自豪。”
同样,作为影视从业者,我们也应该以《狂飙》这样的优质剧集作品为榜样,通过创作者让优质剧集持续“狂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