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突然预警: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什么信号?
转载自 | 楼市黄大大
作者 | 瓜片
房价,又要暴涨了?
经济日报昨天的一篇文章中,居然在说“防止房价重回过快上涨轨道”。
在今天的热搜榜上,我找到了答案:
“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
这个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这个“一周涨三年”的城市,是上海。
上海楼市到底有多猛呢?
今年1月,上海销量TOP10楼盘累计销售额高达370亿元,轻松拿下全国销冠。
平均每个星期,上海都会诞生一个“日光盘”。
已经是第四次开盘的闵行招商1872,上月推出364套房源,共计1440组认筹,认筹率高达397%,
相当于4个人抢一套房。
火热行情仍在延续。上周又有三个新开盘项目“日光”。这才刚过完年,上海人却无奈地发现:
房子,居然有钱都抢不到了?
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上海新房住宅的消化周期只有5.4个月,全国最低,意味着房子快不够卖了……
上海,又成了房价上涨的急先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里,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领跑全国。
二手房成交量降了,价格反而涨了。涨幅0.4%,依旧排在全国第一梯队。
上海链家数据显示,二月前两周,门店成交量较此前增长50%-60%,带看量增长30%-40%。
有中介表示:门店一周成交了8套房,不仅仅是周末,甚至工作日大家都在看房,
房子看着看着就被买走了。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原本和颜悦色的二手房业主,也收敛了笑容,一个电话打给中介:
我要涨价。
房价火速传导到地价。
前几天,上海公布第一批次供地名单,楼面价涨了2000-5000元/平不等。
之前我们就说过,上海大概率是本轮行情最早启动的城市之一。
开头那句话为何会从上海传出来,不奇怪了吧。
再说个让大家更扎心的吧。
过去三年,上海其实根本没怎么跌。
即便是在去年,绝大多数城市都在跌的时候,上海稳如泰山。
@真叫卢俊 统计了上海200多个板块过去一年的涨跌情况,然后发现:
185个板块上涨,占比89%
23个板块下跌,占比11%
从具体小区来看,下跌的基本都是“非主流”产品。
像是充当“学位壳”的高龄老破小,除了学位几乎“一无是处”。
比如楼龄超过25年的高兴花园,外加一房一厅的奇怪户型。2021年曾经卖出过9.2万/平的“天价”,一度跌到6万/平。
以及临港新城这种“房比人多”的新区,肉眼可见的也跌了。
天量供应足以扑灭房价上涨的小火苗,又无法给年轻人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和足够丰富的夜生活。
无论哪座城市,这两种产品基本都跌了,跌幅还不小。
核心板块不仅没怎么跌,还收获了不错的涨幅。
越贵的地段,表现往往越是出色。
涨幅排在前列的黄浦滨江、长宁古北、徐家汇等等,本身就是10w+的地段。
对上海这座城市而言,房价跌了,可能是因为你没买对地段和产品。
不信你看,上海16个市辖区里,1月挂牌量上浮的多达15个。
环比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均价7.3万/平的杨浦、8.3万/平的静安、6.8万/平的浦东。
房价最贵的地段,涨得最早,也涨得最凶。
楼市回暖的小火苗,正在越来越多城市燃起。
连跌一整年的房价,已经跌不动了。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上月的涨跌幅变化是:0。
去年12月,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只有15个。
今年1月,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达到了36个。
房价上涨的城市,增加了整整一倍。
想等房价“跌到位”再出手的,接下来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惊喜。
过去一两年时间,极度严苛的调控政策,基本上把泡沫都挤出来了。
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炒房第一城”深圳。
指导价刚公布的时候,只有不到1/20的房子,成交价低于指导价。
而如今,近9成的二手房,成交价格不超过指导价的10%。
正如银保监会去年所说的: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已实质扭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深圳至今并未放松调控政策,但成交量慢慢起来了。
上周深圳二手房成交784套,环比增长四成,超过去年一整年的周成交峰值。
巧合的是,差不多同一时间,深圳不动产登记中心宣布恢复午间延时服务。
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因为买房的人太多了?
其实在去年,很多城市的成交量都回到了几年前。
并非是购房需求消失,而是信心不足,选择观望者居多。
现在看来,房价下跌的最大障碍,已经不存在了。
观望者们开始发现,开发商收回折扣了,房东变得不好谈价了,中介也要改约时间了。
一旦形成涨价预期,真正的购买力下场,市场也就热起来了。
房价,从来都不是匀速上涨的。正如贝壳创始人左晖所说的:
2008-2018年,北京上海房价涨了5倍。
其中12个月的时间,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涨幅。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不是“买完房价跌了”,而是
“没在涨价前买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