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说|晓妆初罢:月份牌妆容之美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女子对镜梳妆历来是最能牵动人心的美妙场景。妆在我国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妆”字,早在周代人们就用脂、泽、粉、黛来化妆了。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我国女性妆容出现了明显变化,在既保留中国传统美妆风格的同时,又融入了西式审美特点,这种中西结合的妆容形象在江汉关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倩影芳华——岁月旧梦月份牌展》展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幅幅月份牌欣赏中国妆容之美。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的洛神,妆面是清新素雅的白妆、青黛眉。辽宁省博物馆藏
底妆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白”几乎是美人的追求,所以敷粉是第一步。随着秦汉炼丹术的兴起及汉代冶炼技术的提高,敷脸的妆粉,在米粉的基础上发展出铅粉,并作为化妆品流行开来。在文学作品中因此诞生了一个新词汇“铅华”。东汉张衡《定情赋》中便有“思在面而为铅华兮,患离神而无光”,曹植《洛神赋》中也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明唐寅《王蜀宫妓图》轴局部,额、鼻、颔施以“三白”,犹如今日化妆术中的“高光”效果。其画法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故宫博物院藏
明《孝定皇后像》《孝安皇后像》,明代女子妆容以白净清淡为主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妃古装像》轴,妆面白透,略施红唇。故宫博物院藏
民国化妆品广告
月份牌画,民国时期,多样的化妆产品与西方妆容形象的传入对都市女性妆容造成较大影响,女性面妆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健康、红润、光泽。
施朱
彩妆发展到汉代最为人称道的进步就是红蓝花胭脂的引进。史载红蓝花是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中土,因花来自焉支山,故汉人称其所制成的红妆用品为“焉支”。“焉支”为胡语音译,后人也有写作“烟支”“胭脂”。
北魏乐舞陶俑,着晕红妆。洛阳市博物馆藏
晕红妆
即以胭脂、红粉涂染面颊,比较浓艳。温庭筠《靓妆录》中记载有:“晋惠帝令宫人梳芙蓉髻,插通草五色花,又作晕红妆。”
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的《树下美人图》,画中妆容为开元样式,点斜红、花钿,着飞霞妆。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
斜红
为面颊两侧、鬓眉之间的一道斜红妆饰,大多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唐代张泌《妆楼记》中记载,魏文帝曹丕十分宠爱新入宫女薛夜来。某夜,文帝在灯下读书,薛夜来走近文帝时不小心一头撞上旁边的水晶屏风,顿时脸颊处撞出红晕仿若晚霞将散,其他宫女见状也纷纷模仿夜来,用胭脂在脸颊上画上血痕,取名“晚霞妆”。
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所藏《弈棋仕女图》,着酒晕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酒晕妆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中国红妆之浓艳达到了顶峰,不仅脸蛋是红的,连眼睑、包括半个耳朵都敷以浓重的胭脂,看起来像喝醉了酒一样,如酒晕然。
民国月份牌画中女性两颊大多是红扑扑的,胭脂是当时女性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胭脂的色彩也有考究,天然胭脂的色彩匀净,呈现出健康的血红色,薄红为佳。
眉妆
在悠久的化妆历史中,眉妆是最丰富的项目之一,娥眉、八字眉、柳叶吊梢眉、远山眉、桂叶眉、一字平眉……但总体而言,娥眉始终占据主流。
影星林青霞,为典型的远山眉。《西京杂记》中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描绘的是卓文君的“远山眉”,保留眉峰的天然眉形,有一种如望远山之意境,在天趣中又自有一种英姿显现。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画中女子绘桂叶眉。辽宁省博物馆藏
《历代帝后像》元顺宗皇后像,画中人物为一字平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月份牌广告画
民国时期都市女性的眉妆,大多继承明清眉妆的特点,喜爱描画纤细、弯弯的长娥眉。之所以称蛾眉,是因其形似蚕蛾刚出茧时之眉角,弯曲且有眉毛的质感。
月份牌广告画
眉头最高,然后往眉毛两端逐渐向下拉长拉细,微微的“八字眉”,八字眉略显忧伤,突出女性娇柔孱弱之姿。李商隐《蝶三首》中描写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时也曾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公主连出嫁也画八字眉,可见其流行程度。
月份牌广告画
月份牌画中也有眉尾拉得过长,超出眼尾较长距离的眉形,但多数眉妆较为自然,不再出现夸张的眉妆形象。
唇妆
民国时期女性的唇妆可谓是中国唇妆的巨大革新。这时期唇妆不再仅以中国传统的殷桃小嘴为美,健康红润的唇妆受到当时女性的热烈追捧。民国女性大胆的按照唇形的原生大小进行涂唇,颜色以深红、正红为主。
清 郎世宁 《乾隆忻嫔像》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清代乾隆年间,流行过一种特别有趣的唇妆,就是上唇不画,下唇涂满,称为地盖天式的唇妆。
清 道光 《孝全成皇后与幼子像》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嘉庆、道光年间,下唇就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圆点。丹祺唇膏广告
张爱玲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写到,她中学时代,生平第一次赚到画酬即立刻去买了一只小号丹祺唇膏。
月份牌广告画
涂满整个唇部,是民国唇妆的特征。
眼妆
受西方审美的影响,民国时期的都市女性一改传统中国女性对眼妆的忽视,开始重视对眼部的修饰,当时的眼妆已与当代眼妆相差无几。
民国杂志封面,画中人物睫毛浓密纤长,为著名演员白光。
月份牌广告画
浓密卷翘的眼睫毛,以及深色眼影塑造出深邃的眼窝。
民国妆容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妆容特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市面上各类功能清晰妆品的出现,女性对妆饰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搽粉敷面、描眉点唇,迈向了对面庞、眉毛、眼部、口唇,乃至牙齿、香气等多方面的妆点修饰,对美的追求越发精致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李芽、陈诗宇著,《中国妆容之美》,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
李芽、蒋婉仪著,《民国时期的妆品与都市女性妆容形象解析》,《服饰导刊》,2022年第5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