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车脱轨,毒气在蔓延
美国 “毒列车”脱轨事故,还在上演“连续剧”。
当地时间2月16日晚,美国密歇根州一列运输有毒化学品的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地是距离底特律市约30英里的小镇范布伦,有6节车厢脱离了轨道。
截至目前,这起事故还没有造成两周前的那场恐怖。但造成“毒列车”脱轨的“恐怖机制”,还在。
当地时间2月3日晚上9点左右,美国诺福克铁路公司所属的一列运载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的列车,在俄亥俄州小城镇东巴勒斯坦发生脱轨。2月14日,负责调查事故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该列车共有150节车厢,其中38节车厢脱离轨道,爆炸后引发了大火,另有12节车厢受损。
当地时间2023年2月4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脱轨的货运列车冒烟 / 视觉中国
最令人担忧的是,此列车运载的是危险化学品和可燃材料。当地环保局2月10日发布的报告披露,约有20节车厢装载有害物质,其中“已知并将继续”释放到空气、表层土壤和地表水中的化学物质有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和乙二醇单丁醚。
事故发生后,东巴勒斯坦约有2000名居民接到了疏散通知。2月6日,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文将疏散令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东巴勒斯坦周边1至2英里内,包括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部分地区。
“我们正在处理的可能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华盛顿观察家报》的编辑凯莉·麦克吉·怀特(Kaylee McGhee White)2月17日撰文称,但当地环保局认为当地居民不需要担心饮用水安全,也否认空气中的异味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逃离“毒气镇”
爆炸发生时,苏莎·盖内斯(Zsuzsa Gyenes)就住在离事故发生地车程仅10分钟的齐佩瓦镇上,她带着儿子马迪克斯(Maddiks Musser)在镇上看望孩子的外婆。
“我当时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有危险化学品泄露。”苏莎告诉南风窗,她只记得远处不断有浓烟直冲云霄,在天空中形成的黑云逐渐向外扩散,直至笼罩全镇,空气也出现了一种令人难以分辨的酸甜味。
这让苏莎不寒而栗。
“我们在屋外看到一团巨型黑云朝房子滚来。那一瞬间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快逃。”苏莎回忆,她们除了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恐慌,还出现了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马迪克斯也开始剧烈呕吐,皮肤出现了几片红疹。考虑到年迈的外婆患有肺病,儿子也有哮喘,他们决定马上撤离。
苏莎家门口 / 受访者供图
2月4日凌晨3点30分,苏莎一家快马加鞭,逃到了离家30多英里外的宾夕法尼亚州莫纳卡镇。到达酒店后,苏莎再次确认了一下周边环境,直到太阳升起,蓝天浮现,她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苏莎一家已经在酒店住了13天,但她还没有回家的打算。她说:“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也很害怕回家。”
“毒气列车”脱轨发生后的第5天,俄亥俄州长办公室宣布,在空气质量样本检测到污染物,已经低于“担忧”水平后,居民就可以回家了。2月12日,环保局在监测空气后表示,虽然居民可能仍能闻到异味,但并未在东巴勒斯坦及其周边地区检测到“令人担忧的”污染物。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6日,美国东巴勒斯坦,脱轨地点附近的围栏上悬挂着一个空气质量监测器 / 视觉中国
环保局与诺福克铁路公司和哥伦布巴纳县应急管理局合作,对大约 210 户家庭的周边空气进行了筛查,称并表示没有检测到氯乙烯或氯化氢。供水服务公司美国水业(American Water)的西弗吉尼亚子公司2月12日表示,没有检测到俄亥俄河取水口的水质有任何变化。
苏莎告诉记者,她有朋友已经回到了东巴勒斯坦,但出现过敏、急疹、呼吸困难等强烈身体不适的人不在少数,空气里奇怪的气味也时不时会出现,因此她不敢轻易冒险回家。
“说实话,目前我不知道该搬去哪里,我们不知道化学物品的泄露规模有多大。我应该彻底离开俄亥俄州吗?因为现在这里就像一个化学品倾倒场。我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我不知道该相信谁。我更不知道如何得到答案。”
苏莎在逃亡途中拍摄的视频 / 受访者提供
虽然苏莎目前在莫纳卡安顿了下来,但这个临时落脚点也岌岌可危。2月13日,位于莫纳卡的壳牌裂解厂出现烟囱起火事故,该厂距离苏莎居住的酒店不到五英里远。
“大火几乎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燃烧,所以我们应该很快又要搬走了,但还不知道要去哪,”苏莎无奈感叹。
“毒”影随行
对于东巴勒斯坦镇居民而言,“毒气列车”脱轨事故本身就让人恐惧,但令苏莎和很多居民感到无助的是,他们依旧不清楚,这场灾难将对他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一切都是未知。
杰西卡·科斯塔斯(Jessica Costas)住在离东巴勒斯坦镇以北15英里的博德曼镇上。她告诉南风窗,事发时她正在药房工作。当时看到新闻,她还感叹“希望没有人严重受伤或死亡”。但看到第二天的新闻,她才意识到已经有成吨危险的、致癌的化学品泄露到她身边的空气、水和土壤中。
“那是一个我感觉‘真见鬼了’的时刻,”杰西卡表示,“尽管官员们第二天澄清说‘空气很好’,但我们仍然看不到蓝天,而且臭得厉害!”
当地应急部门2月6日对车载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方圆数公里内居民因面临致命气体威胁而紧急疏散 / 新华社
与大多数居民一样,杰西卡一家都出现了咳嗽、皮疹等症状,但由于她的居住地并不在强制疏散区内,也没有发停工停课通知,杰西卡也只能继续在镇上生活。作为药剂师,杰西卡感到很担忧也很无力。“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得重病(即癌症、各种呼吸道疾病),无论是2周还是2年后。”
“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她附近的扬斯敦市的贫困率,比美国平均水平高175.78%,大约有35.3%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杰西卡表示,搬到新的地方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这意味着生活一切都将归零。
俄亥俄河流域是美国2500多万人口的家园,在列车发生爆炸后,当地环保局已经在该流域的水道检测到了氯乙烯、乙二醇单丁醚、丙烯酸乙基己酯和异丁烯,而这些物质在人体摄入后都会产生一定毒性。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在东巴勒斯坦高中,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居民排队参加市政厅会议 / 视觉中国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指出,其中最危险的是氯乙烯,它是一种致癌物,通常用于制造聚氯乙烯或PVC。
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它可以引起头晕、嗜睡和头疼;在浓度低于安全水平时可能会产生气味;长期接触会导致肝脏损伤。
氯乙烯与一种被称为肝血管肉瘤的罕见肝癌,以及原发性肝癌、脑和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有关。
此外,环保局称,异丁烯会使人头晕和昏昏欲睡,乙二醇单丁醚则可能导致“严重或不可逆转的人类慢性健康影响”。接触丙烯酸乙基己酯的人可能会产生头痛、恶心和呼吸道问题。
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但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教授卡伦·丹纳米勒(Karen Dannemiller)认为,对于居民来说,目前需要担忧的并不是急性摄入的浓“毒”,而是在一个环境下长期摄“毒”的后果。“我们正进入一个较长期的阶段,需要关注人们在低浓度水平下,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后果。"
2月10日,运载化学品列车脱轨后的清理工作继续进行 / 视觉中国
美国普渡大学土木、环境与生态工程教授安德鲁·J·惠尔顿指出,长期影响还将取决于清理工作的速度和彻底程度。
“化学品越多越重,往往降解得越慢,也越有可能粘在土壤上。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化合物将留存多年。如果遭到严重污染的土壤和液体被挖出和清除,长期影响将会减少。但清除的时间越长,污染就会扩散得越远。所以现在需要在该地区下雨之前尽快清理干净。”
“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上的损失也是难以修复的。”杰弗里·科(Jefferey Coe)告诉南风窗,他住在离东巴勒斯坦镇50多英里外的坎顿市,虽然没有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但在事故发生后,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对环境感到无比担忧。
由于担心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开始大量囤水和食品罐头。
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致有毒气体扩散,事发地水源污染严重
降成本,酿人祸
十多年前的2012年11月,新泽西州也出现过一起类似的火车脱轨事件,肇事者也是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
当时该公司的一列运输氯乙烯的火车,在穿过新泽西州曼图亚溪上一座坍塌的桥梁时脱离轨道。四节火车车厢掉进了河中,有大约2.3万加仑的氯乙烯因此泄露。当地州和联邦应急人员随后设立了自愿疏散区,并封锁了附近的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区域。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4日,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火车脱轨地点附近的一个路障 / 视觉中国
据调查性新闻机构The Lever报道,该事件曾引发对铁路行业如何处理有毒材料(包括原油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进一步监管,并最终推动政府出台了一项法律——要求运载有毒物质的列车,加装可以立即将列车完全制动的电控空气制动系统(ECP)。
在诺福克南方公司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他们曾赞扬道,与传统空气制动系统不同,ECP可以减少多达60%的列车停车距离。这意味着当列车长踩下刹车时,车厢不会全部撞在一起。
但The Lever的调查指出,2017年,在铁路行业的捐助者向共和党竞选活动提供了600多万美元后,特朗普政府在铁路游说者和参议院共和党人的支持下,取消了装载ECP的规定,并放宽了对危险化合物运输的规定。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无人机视频截图显示的是有毒化学品运载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根据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当年的声明,他们认为“要求装载ECP制动器的预期成本将大大高于该要求创造的预期收益。”在2022年美国交通部门的一份报告中,联邦铁路局也指出,这些制动器“改善了列车的安全和制动性能”,但由于成本问题,列车公司一直不愿意出资装载。
所以即使这辆驶入俄亥俄州的火车上装载着大量危险化学物品,它也并没有被归入“高度危险”列车类别,也未受到严格的安全管制。在这之上,它也没有装载ECP。
“ECP刹车会不会降低这次事故的严重性?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RA)的前高级官员史蒂芬·迪特迈尔(Steven Ditmeyer)表示,“但问题在于,他们不想花钱。”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黑土
新媒体编辑|莫奈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handaxiao222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