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SpaceX终于公布了他们的霍尔推力器参数,居然还是Ar工质的!
SpaceX最新发射的星链卫星“V2 mini”,因为Starship与SuperHeavy还在星舰基地趴窝,所以只能先用Falcon 9发射mini版。不过虽然是mini版,其单星质量已经达到了750kg,是第一代的两倍多,正式版的V2将达到1.25t(目前也有说1.75t甚至接近2.0t)。关于V2 mimi,SpaceX官方推特给出了如下信息:
V2 minis include key technologies—such as more powerful phased array antennas and the use of E-band for backhaul—which will allow Starlink to provide ~4x more capacity per satellite than earlier iterations
V2 minis采用了一些新的关键技术,如更强大的相控阵天线和使用E频段进行回程,这将使每颗Starlink卫星容量比早期的容量多出约4倍!
欣赏一下二代星链的美照:
不知是不是保密太久导致心痒痒,今天SpaceX终于公布了他们第二代星链mini版所采用的的Ar工质霍尔推力器参数,这引发业内轩然大波。
Developed by SpaceX engineers, they have 2.4x the thrust and 1.5x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our first gen thrusters. This will also be the first time ever that argon Hall thrusters are operated in space。
由SpaceX工程师开发,它们的推力是第一代推进器的2.4倍,比冲是1.5倍。这也将是氩霍尔推进器首次在太空运行。(注意,这次用的不是Kr,而是储量更丰富的Ar,同时其电离难度更上一个台阶!)
Argon Hall thruster tech specs:氩霍尔推力器的技术参数
170 mN thrust 推力170mN
2500 s specific impulse 比冲2500s
50% total efficiency 总效率50%
4.2 kW power 总功率4.2kW
2.1 kg mass 质量2.1kg
Center mounted cathode 阴极中置
看到这条动态,小编是真的非常震惊的。让小编震惊的地方有两个:其一是功率和推力,其二是工质采用了氩。
在这条消息放出来之前,我们一般猜测SpaceX第一代星链采用的Kr工质霍尔推力器功率估计在400W左右,与Apollo Fusion(已被Astra收购)其中一款低功率的产品相当,现在看来他们采用的是与Apollo Fusion大功率的那款相当,1450W。两款产品渲染图和对应的参数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Apollo Fusion的1.45kW产品,推力只有54 mN,SpaceX的官推说170mN是第一代产品的两倍,要么其性能优于Apollo Fusion,要么采用的功率更大。一想到他们那巨大无比的太阳能帆板,也就不那么震惊了。
以前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SpaceX与Oneweb大规模采用小功率霍尔电推,带起了小功率霍尔推力器在轨应用的浪潮,以至于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小功率的霍尔推力器。现在看来,应该是Oneweb采用了几百瓦功率的SPT-50M,而不是SpaceX。现在SpaceX告诉大家:大才是王道。
“我一转身,已是无敌”。
其实对于SpaceX目前采用的霍尔推力器功率等级而言,进入了大家最开始研发应用的等级,反而是相应的卫星等级需要权衡是否跟进了。当然, 对于目前一众电推进创业公司而言,这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友好。
这条信息更让人震惊的是SpaceX采用了更难电离的Ar。曾经采用500W等级的类霍尔推力器做过Xe、Kr和Ar三种工质的研究,如果采用相同的体积流量,Kr都很难维持电离,这款类霍尔推力器比霍尔更容易维持电离,采用Ar,需要相同的质量流量才能维持比较好的电离。如果功率等级增加,即使电离困难,但是只要功率足够,还是相对容易些,这也是为什么SpaceX第一代星链卫星成功的原因:提高功率,让难电离的Kr也能表现得足够完美。所以,进入到V2 mini的时代,其功率等级更高,SpaceX这次给出了4.2kW的参数,足以支持他们换更廉价的Ar工质了。
当大家都在卷碘工质的时候,SpaceX已经走出了另一条道路。或许后面他们也会用碘,但是目前Ar已经足够他们商业应用了。
不知道,我们未来会怎么选择。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