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SpaceX星舰完成发动机点火测试,具有迄今最大的引擎推力和有效载荷|环球科学要闻

SpaceX星舰完成发动机点火测试,具有迄今最大的引擎推力和有效载荷|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航天 ·
SpaceX星舰完成了发射台上发动机点火测试

图片: SpaceX推特 

视频: spaceX推特


2月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最南端的发射场上,SpaceX公司成功完成了他们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的点火测试,将其把星舰飞船送入太空的计划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星舰飞船和助推器总高约120米,它具有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引擎推力和有效载荷。


本次点火测试仅涉及执行第一阶段推进任务的7号助推器,即将被送入太空的飞船部分则没有参与测试。测试中,发射团队在点火前关闭了一个引擎,另外一个引擎自己停止了运转,不过,CEO马斯克表示,33个发动机中的31个就足够为飞船提供推力到达轨道。整个点火过程总体是成功的。NASA在日历表中把星舰的首次轨道试飞暂定于3月11日。这比此前报导的最早试飞时间(二月末)推迟了一些。



· 人物动态 ·
贺建奎参加在线生物伦理学会议


《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2月11日,贺建奎参加了由英国肯特大学主办了公开的生物伦理学线上会议“回望未来:CRISPR与社会价值”。其间,贺建奎进行了25分钟的演讲介绍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础知识,谈到了他正在为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开发基因编辑药物的计划。他还表示,在中国和其他地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是被禁止的。此外,科学研究必须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基因编辑技术法规的实施仍然缺乏透明度。


不过在演讲结束后,面对一些研究人员关于3年前基因编辑婴儿的提问,贺建奎表示出沉默,但表示可以将相关的问题发送到他的邮箱。一些科学家表示,贺建奎需要澄清有关他过去实验的细节。目前,科学界并不了解他之前基因编辑婴儿试验的具体情况,以及试验是否给婴儿带来副作用。


会议开始前,贺建奎曾发表一则推特表示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来谈论自己过去3年的经历,并表示不会参加预期今年3月在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举行的国际基因组编辑峰会,届时参会者将讨论生殖细胞编辑的伦理问题。根据贺建奎本人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将停止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更新,可以通过邮箱与其联系。



· 天文学 ·

太阳上出现了从未见过的“极地涡旋”

视频来源:NASA  


2月2日,NASA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SDO)发布的图像显示,有一束巨大的等离子体从太阳表面射出,但它没有像往常一样形成普通的环状日珥,而是突然分裂,并开始绕着太阳的北极旋转。由此产生的等离子旋风就如同地球两极冬季形成的大型冷空气气旋,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其形成的原因。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太阳物理学家斯科特·麦金托什(Scott McIntosh)表示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涡旋。不过,在这次发生涡旋的太阳55度纬度的地区,的确每个太阳周期(约11年)都会规律性地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而这次发生的涡旋可能会对理解太阳该区域奇特的气候特征有很大的帮助。



· 动物学 ·
蚂蚁帮助彼此清除真菌,但真菌也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图片来源:MATTHIAS KONRAD/ISTA


社会性动物在面对疾病感染时,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照顾是动物集体疾病防御(collective disease defence)的一个标志,但病原体对于动物的这种集体疾病防御行为如何演化尚不清楚。近期,在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的一篇研究中,科学家观察了几种感染蚂蚁的真菌在蚂蚁的集体疾病防御下,是如何演化的。


科学家使用六种治病真菌感染一种群居性的蚂蚁Linepithema humile,在蚂蚁的同伴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传代实验。研究发现,蚂蚁的同伴可以彼此清除身上感染的真菌,而没有同伴的蚂蚁则更容易被真菌感染致死。而为了应对蚂蚁的这种集体疾病防御,真菌倾向于产生更多但致病性更低的孢子,同时其中的麦角固醇(一种关键的真菌膜成分)含量更低。后续研究证明,麦角固醇是引发蚂蚁集体防御疾病行为的关键物质。由此证明,这些病原真菌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蚂蚁的集体疾病防御行为,从而继续生存下去。



· 环境 ·
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脱轨,可能产生长期化学威胁


图片来源:Twitter


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这列火车共50节车厢,其中有10节携带着有毒化学品——有5节车厢装有极易燃的液态氯乙烯。氯乙烯主要用于制造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并且与肝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据美联社报道,当时这些易燃的有毒气体正在缓慢地向外释放。为了将它们可控地扩散出去,相关人员决定将这些气体收集到一个“槽”内,要求事发地点方圆3.2千米内的居民撤离,然后在当地时间2月6日点燃了这些化学品


这产生了滚滚浓烟,将光气和氯化氢排放到了空气中。光气是一种剧毒、无色、有强烈气味的气体,会引起呕吐和呼吸困难,曾被用作化学武器。氯化氢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气味,主要会刺激人体的皮肤、眼睛、鼻子和喉咙。有化学家表示,这次燃烧也可能会形成二恶英——氯化碳材料燃烧极易生成二恶英。另外,未燃烧的氯乙烯蒸气也是一个可能的风险。


CNN报道,这次泄露的化学品中还包括丙烯酸丁酯和少量无害润滑油。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透明无色液体,有强烈的水果气味,可以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它会刺激眼睛、皮肤和肺部,可能导致呼吸急促。不过,它在环境中的移动速度较快而容易消散。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溪流中的鱼和青蛙已经死亡,也有当地居民报告了狐狸、鸡和狗死亡的情况。但当局还不确定这些化学物质中有多少泄露到了土壤和水中,并且正在对居民用水进行检测。


· 动物学 ·
戈芬氏凤头鹦鹉也会使用和运输工具

近日,一项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研究表明,戈芬氏凤头鹦鹉可以携带多种工具到工作地点。这种行为以前只在人类近亲黑猩猩身上被发现过。研究人员向接受测试的10只凤头鹦鹉,展示了一个透明纸膜后面装有腰果的盒子。为了吃到腰果,凤头鹦鹉必须穿透薄膜,然后把腰果“钓”出来。它们可以通过使用一根短而尖的棍子打孔,也可以用一根垂直对折的塑料吸管来“钓”果。结果发现,有7只学会了通过打孔来成功获取腰果,其中2只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在35秒内完成了任务。


为了测试凤头鹦鹉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工具使用的能力,研究人员给每只凤头鹦鹉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盒子:一种有膜,一种没有膜,并给它们提供了两种工具(尖棒和吸管)。而且只有在薄膜挡住时,鹦鹉才需要尖棒。结果显示,所有凤头鹦鹉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方法,并且能够识别什么时候使用一个工具就足够了。此外,他们还测试了凤头鹦鹉根据需要运输工具的能力,发现一些凤头鹦鹉学会了同时携带这两种工具。当它们看到一个需要两种工具的盒子时,就会把尖棒插入吸管中,以便在一次飞行中同时携带两种工具。

撰文:马东源、王怡博、陶兆巍、clefable

审校:二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将转为“乙类乙管”|环球科学要闻“9核大脑”的章鱼,走路时脑袋里是怎么想的?科学家终于测出来了|环球科学要闻重返佛罗伦萨- -晨科学家发现“快速醒酒针”,已通过小鼠实验;科技部重组后不再管理具体科研项目|环球科学要闻美国入境档案--徐积锴张粹文史上最亮伽马暴成果出炉,中国科学家做出关键贡献;每周1~2天走8000步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环球科学要闻迄今最清晰!JWST捕捉到天王星的11个光环;人的记忆并不可靠|环球科学要闻地球内核十余年前开始反转;日本将在今年春季或夏季排放核废水|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深的鱼,生活在约8336米的深海,承受的压力超过80兆帕|环球科学要闻新冠疫苗“第四针”来了,提供9种接种方案;改造T细胞可治疗小鼠癌症|环球科学要闻想靠锻炼预防痴呆?这个方法不一定有效;HIV能将遗传物质藏进白细胞|环球科学要闻《科学》禁止在学术论文中使用ChatGPT文本,《自然》:可以用,但要说明|环球科学要闻用阳光为细胞“充电”,竟能延长寿命30%|环球科学要闻人类仍在演化?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了155个新基因,和特定疾病、心脏相关|环球科学要闻文明延续话江湖新冠导致长期嗅觉丧失的原因找到了?|环球科学要闻《王冠》第五季 黛安娜VS女王,谁的麻烦更大?韩国报告首例“食脑虫”病例,患者感染十多天后死亡|环球科学要闻5万年等一回!新发现肉眼可见彗星即将接近地球;FDA批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环球科学要闻将来不用打针了?科学家找到了吃药替代注射的方法|环球科学要闻肥胖导致的神经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相似;新冠变异株CH.1.1在60多个国家检出,但对中国威胁很小|环球科学要闻国际空间站载人飞船表面损坏,冷却剂泄漏,俄罗斯考虑派遣救援飞船|环球科学要闻清华团队发现广谱纳米抗体,可高效中和XBB和BF.7等变异株|环球科学要闻美国言论自由标准《以美为准》宇宙人(1188期)SpaceX星际飞船超级重型助推器33部发动机将于本周同时点火测试;美太空军需7年时间才能完全实现数字化转型海水酸化怎么办?科学家:往海里撒石灰,我们试了,效果还不错|环球科学要闻陶哲轩宣布推翻“周期性平铺猜想”,完整论文已上传预印本网站|环球科学要闻黑洞也会闪烁!观察了约5000个黑洞后,科学家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环球科学要闻新冠药物莫诺拉韦或会促进病毒突变,部分科学家呼吁停止其使用|环球科学要闻男男生子不是梦?科学家首次使两只雄性小鼠产生后代|环球科学要闻印度要求iPhone等手机统一使用USB Type-C端口,计划于2025年3月生效|环球科学要闻宇宙人(1226期)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马斯克:SpaceX今年将把全球80%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白兔-R成功进入环月轨道植物也会“犯困”,科学家找到了2.5亿年前的证据|环球科学要闻​国产新冠口服药3期试验结果:高风险轻中症治疗效果不劣于Paxlovid,且不良反应更少|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找到了宇宙暗能量的起源:黑洞;新型男用避孕药|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