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冠导致长期嗅觉丧失的原因找到了?|环球科学要闻

新冠导致长期嗅觉丧失的原因找到了?|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遗传学 ·
辐射损伤能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

辐照后第二代线虫的生殖细胞内出现了更多的异染色质结构 (绿色荧光显示了异染色质标记物H3K9me2,蓝色荧光为DNA)(图片来源:Siyao Wang, University of Cologne)


电离辐射所致的DNA损伤可以诱发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然而科学家一直不清楚此类DNA损伤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Nature)的研究首次显示,辐射所致父系DNA损伤能够遗传给后代。

研究者利用了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模型,发现受辐照的雄性线虫会导致第三代线虫出现极高的死亡率,而在雌性线虫中并不存在这一现象。研究显示,受辐射影响的卵细胞可以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结局:准确地修复损伤,或在损伤过于严重的情况下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卵子的DNA损伤不会遗传给后代,而受辐射影响的成熟精子却无法被修复。进一步研究显示,当卵子与受损的精子结合后,卵子内的母体修复蛋白会采用一种极易出错的修复机制(TMEJ),这会导致染色体的随机融合。这些随机融合后的染色体会在F1代的细胞内反复发生断裂,并无法受到正确的DNA修复机制修复,导致第三代线虫出现先天缺陷。研究者表示,人类中检测到父系遗传的生殖系统新发突变也存在与线虫同样的TMEJ结构突变,这一发现意味着即便在没有受到辐射的人体内,人类精子的DNA损伤仍会使用与线虫同样的DNA修复方式。这样形成的突变虽可能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同时也可能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元凶。

· 医学 ·
新冠导致长期嗅觉丧失的原因


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嗅觉丧失的症状,在急性期过后,大部分人的嗅觉会在一至两周内恢复,但也有部分人嗅觉丧失的症状会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新冠导致嗅觉长期丧失的原因。


科学家分析了24人的嗅上皮细胞样本,其中包括9例在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期嗅觉丧失的患者。他们发现新冠会导致免疫T细胞大量侵入组织,即使无法从体内检测到新冠病毒后,这种免疫反应仍然存在。研究者表示,即使在新冠病毒从体内消除很长时间后,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仍持续存在于嗅上皮细胞中,这可能损伤了位于嗅上皮的嗅觉神经细胞,导致了长期嗅觉丧失。不过,修复这一异常免疫反应后,嗅觉神经元似乎仍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 能源 ·

创纪录的有机光伏发电效率


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有机光伏(OPV)是基于有机半导体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可用于可扩展的清洁能源和可穿戴电子设备。但OPV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会导致出现不可逆的能量转换损失,这使得OPV的功率转换效率(PCE)无法进一步提高。近日,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克服了这一障碍,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设备工程策略,成功抑制了OPV能量转换损失,实现了超过19%的创纪录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OPV中,来自阳光的能量会产生激子(结合在一起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并在纳米级给体-受体界面处离解成自由电子和空穴,产生电荷载流子,也就是光电流。但如果这些电荷载流子没有被电极收集,就会在给体-受体界面再次相遇,重新结合成为低能三重态激子T₁,并弛豫回基态。在这个不可逆的过程中,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损失,光电流也会损失,极大限制了OPV可实现的最大PCE。研究人员采用降低了给体和受体材料混合度的平面混合异质结(PMHJ)取代了传统的高度混合的本体异质结(BHJ),减少了给体-受体接触,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界面处电荷转移状态介导的损耗途径,降低T₁浓度。这项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多通过增大给体-受体接触界面从而提升OPV性能的策略,并为未来OPV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全面的基础。



· 神经科学 ·

人工耳蜗改善听力的神经机制


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全聋患者恢复听力,但反应差异很大。有些接受植入的患者可以在植入物激活后数小时内理解谈话,但有些人即使在数月之后仍无太大起色。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项大鼠研究阐明了使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神经机制。这项研究提供了途径,有助于改善这些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性能。

研究人员为16只耳聋大鼠定制了人工耳蜗,研究其与听觉恢复有关的脑活动模式。和人类一样,大鼠对植入物的反应差异也很大:在这项研究中,大鼠蓝斑核(一个与学习有关的脑干区域)的激活预测了正反应。当同一脑区被人工激活后,观察到的动物间差异消失了——所有以这一方式刺激的大鼠,在植入后几天内都表现出了对声音的响应。蓝斑核中的神经元制造并释放出神经调节物质去甲肾上腺素,随之会影响多个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大脑“重连”是学习的关键特征;当人工耳蜗不成功时,可能是由于蓝斑核没有充分参与,大脑未能重连自身。研究人员认为,帮助这一目标区域参与的策略,可以帮助优化神经植入设备起作用。


· 新材料 ·

高吸水性凝胶片吸收的液体是纸巾的三倍


高吸水性凝胶片(图片来源:原论文)


通常有两种材料可以吸收液体——多孔材料和水凝胶。像布和纸这样的多孔材料是灵活、可折叠的,虽然易于使用,但吸收力并不强。另一方面,由聚合物(大分子网)构成的高吸水性水凝胶可以吸收超过自身重量100倍的水。然而,当干燥时,这些水凝胶会变成易碎的固体。近日,在发表于《物质》Matter)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更好的吸附剂”——这种可吸收、可折叠、可切割的水凝胶能吸收并容纳的水基液体是普通纸巾的三倍多。

研究人员将酸、碱和水凝胶的其他成分混合在一个带拉链的袋子里。就像醋遇到小苏打一样,这种混合物在凝胶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气泡,形成了一种多孔的泡沫状材料。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这个带拉链的袋子夹在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薄片,然后暴露在紫外线下,于是,液体在气泡周围凝结,留下气孔。最后,研究小组将固定的薄片浸入酒精和甘油中,然后风干。这使得干燥的凝胶片也能保持柔软和灵活,拥有类似织物的质地。凝胶片在黏稠的液体中也表现良好,比如糖浆、血液,甚至是比水浓度大100万倍的液体。研究人员发现,凝胶片可以在60秒内吸收近40毫升的血液,而纱布敷料只吸收了55%。凝胶片也能很好地保持吸收的血液,而浸透的纱布则会滴漏血液。与卫生巾、海绵和纱布相比,凝胶片吸收的血液量是其他材料的两倍多。由于其柔韧和吸收性,凝胶片也有可能作为敷料,阻止严重伤口出血。测试中,这些凝胶片在环境中保持了一年的柔软和灵活,稳定性良好。接下来,该团队计划通过增加吸收性、强化材料、降低成本和使其可重复使用来优化凝胶片。研究人员还在寻找一种能吸油的凝胶片。



· 动物学 ·

雄黄蜂用生殖器刺“抵御”捕食者


科学家已经发现,雌性蜜蜂和黄蜂会使用产卵器演化成的刺发动攻击,然而最近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雄黄蜂也能用尖锐的生殖器刺来攻击和刺穿掠食性树蛙,以避免被捕食。

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将雄性黄蜂与树蛙捕食者放在一起。所有的青蛙都攻击了雄性黄蜂,但超过三分之一的青蛙又把它们吐了出来。研究人员目睹了黄蜂在被攻击时用生殖器刺青蛙。当研究人员给树蛙喂食没有生殖器的黄蜂时,青蛙把它们都吃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黄蜂能用它们的生殖器来刺痛捕食者,避免被吃掉。因为在一些黄蜂科中均发现了雄性生殖器刺(称为“伪刺”),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发现的防御作用可能存在于更多黄蜂物种中。


封面来源:pixabay

撰文:马一瑗、韩佳桐、不周

编辑:不周、二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海水酸化怎么办?科学家:往海里撒石灰,我们试了,效果还不错|环球科学要闻《科学》禁止在学术论文中使用ChatGPT文本,《自然》:可以用,但要说明|环球科学要闻新冠感染后,虽已“杨康”,但嗅觉长期失灵?Science子刊重磅:背后根本原因找到了!北极永久冻土野火异常增加,2年间的烧毁面积逼近过去38年|环球科学要闻黑洞也会闪烁!观察了约5000个黑洞后,科学家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环球科学要闻冷天更容易感冒的原因;鼻喷新冠疫苗在我国紧急获批|环球科学要闻【霜降】浅谈季节性抑郁症童年时切除一半大脑,患者脑功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环球科学要闻即使空气质量达标,低水平空气污染也会导致大量过早死亡|环球科学要闻欧洲或将面临“癌症流行”,预计有100多万人患癌但并未确诊;“阿尔忒弥斯1号”终于成功发射|环球科学要闻新冠药物莫诺拉韦或会促进病毒突变,部分科学家呼吁停止其使用|环球科学要闻新冠疫苗“第四针”来了,提供9种接种方案;改造T细胞可治疗小鼠癌症|环球科学要闻肥胖导致的神经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相似;新冠变异株CH.1.1在60多个国家检出,但对中国威胁很小|环球科学要闻张益唐宣布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明日将举办线上报告|环球科学要闻NASA发布太阳“微笑脸”照片|环球科学要闻找到了!新冠导致嗅觉丧失的关键原因→发现迄今最大的潜在威胁小行星,直径最大约2.3千米;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环球科学要闻新冠感染后嗅觉丧失的机制被改写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将转为“乙类乙管”|环球科学要闻人类仍在演化?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了155个新基因,和特定疾病、心脏相关|环球科学要闻畅游法国(31)-富豪游乐场将来不用打针了?科学家找到了吃药替代注射的方法|环球科学要闻生病老人新常委; 渐行渐远二十大张益唐北大学术报告:“部分解决黎曼假设应该是对的”;首个输“人造血”试验在英国启动|环球科学要闻植物也会“犯困”,科学家找到了2.5亿年前的证据|环球科学要闻用皮肤培养“迷你大脑”,挽救濒危的苏门答腊犀牛|环球科学要闻和猫说话时总变“嗲”?猫: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语气|环球科学要闻颜宁正式受聘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新型药物在60%骨髓瘤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环球科学要闻重磅!新冠后遗症为何嗅觉丧失?终于找到原因了新冠感染者味觉嗅觉丧失或与免疫反应强度有关;今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丨科技早新闻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为何控制不住想吐;SpaceX或将在12月进行星舰的首次轨道试飞|环球科学要闻走资派特色党还是为工农服务吗​国产新冠口服药3期试验结果:高风险轻中症治疗效果不劣于Paxlovid,且不良反应更少|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找到了宇宙暗能量的起源:黑洞;新型男用避孕药|环球科学要闻三女儿与父亲同行佛州(杰克逊维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