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用皮肤培养“迷你大脑”,挽救濒危的苏门答腊犀牛|环球科学要闻

用皮肤培养“迷你大脑”,挽救濒危的苏门答腊犀牛|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气候变化 ·
1.5℃的气候目标需要各国加强气候承诺

10月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22排放差距报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其中指出,根据各国目前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情况来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4℃~2.5℃,远高于1.5℃~2℃的目标。

自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以来,多国已经在COP27召开前提交或更新了NDC目标。但UNEP的评估显示,目前各国的最新承诺仅会使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不到1%,而如果要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需要减少45%的排放量。报告警告,国际社会距离巴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没有可靠的途径实现1.5℃的目标”。目前,COP27正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召开。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自COP27起,各国需要采取强力行动来支持《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中的强力言辞,从而增加适应投资,提高成果。”


· 动物行为学 ·
章鱼有多聪明:它们会用淤泥“打架”


A:章鱼在水中投掷淤泥和海带;B:章鱼被一团淤泥击中;C:章鱼将准备投掷的贝壳、淤泥、藻类放在手臂中,外套膜已经膨胀做好排水准备,虹吸管在常见的触手上方处伸出来;D:虹吸管下降到特殊的位置,并强力排出水流,将碎片投掷出去。(图片来源:原论文)


章鱼通常被认为具有一定智力,能够做出社会行为。近日,发表在PLOS ONE的一项研究显示,章鱼似乎会故意向周围投掷淤泥和碎片,这种行为可能具有社会意义。

研究人员在2015年和2016年用水下摄像机拍摄记录了澳大利亚杰维斯湾的一种章鱼Octopus tetricus的行为,他们分析了几天内24小时的录像,在约10只章鱼中发现了102次碎片投掷行为。为了扔出淤泥或贝壳等碎片,章鱼需要将虹吸管移动到触手间一个不寻常的位置,再喷水将碎片射出,这表明投掷行为是有意的。其中,66%的投掷行为由雌性章鱼发起,约一半发生在触手试探或交配尝试等互动中或前后,约17%投出后击中了同类。皮肤变深、表现出攻击性的章鱼投掷力度更大、更常击中其他章鱼,而被砸中的章鱼会躲避或向投掷者举起触手。这些现象表明章鱼间的投掷似乎是一种社会行为。



· 细胞生物学 ·
从苏门答腊犀牛皮肤中,培养出“迷你大脑”

马来西亚的苏门答腊犀牛凯塔姆(图片来源:Ben Jastram/Leibniz-IZW)

2019年,马来西亚的最后一头雄性苏门答腊犀牛凯塔姆(Kertam)死亡,半年后,马来西亚仅剩的一头雌性苏门答腊犀伊曼(Iman)也因癌症死亡。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CUN)红色名录,苏门答腊犀被列为“极度濒危”,全球成年个体仅剩约80头。

近日,在发表于i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凯塔姆生前,提取了它的皮肤细胞,并将其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随后,研究者从凯塔姆的iPS细胞中培育出了大脑类器官,也被称为“迷你大脑”(mini-brain)。接下来,研究团队希望能利用凯塔姆的iPS细胞培养出适合人工授精的精子,并尝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数量更少的北部白犀牛中。



· 物理学 ·
首次在三维材料中观察到具有真手性的声子

在朱砂中首次观察到具有真手性的声子——在晶格中旋转并传播的原子运动。(图片来源:Tokyo Tech

手性是自然界中固有的不对称性的表现,除了静态的手性,包括旋转在内的动态过程也可能导致出现手性。因此如果对某个系统进行空间反演操作不等价于时间反演与适当的空间旋转操作相结合,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个系统是具有真手性的系统。声子是晶格中原子振动相关的能量量子,反演对称性破缺的手性声子具有非零角动量,但此前科学家在二维材料Se₂W中观测到的声子,虽然具有手性特征,即旋转但不传播的原子运动,但它并非具有真手性。一直以来,科学家都想在三维材料中找到既旋转又传播的真手性声子。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物理学》的研究显示,研究人员首次在理论和实验上确定了三维材料中具有真手性的声子。

由于圆偏光也具有手性,因此利用手性技术来探测具有赝角动量(PAM)的手性声子是最为合适的。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圆偏振拉曼散射,研究团队在朱砂(α-HgS)中观察到具有真手性的声子。其中,声子的PAM和赝动量分别来自旋转对称操作和离散的平移操作获得的相位因子。借助新颖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发现PAM守恒定律适用于圆偏振光子和手性声子之间。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用PAM识别手性材料旋向性的光学方法,不仅分辨率比X射线衍射(XRD)所能达到的分辨率更高,同时还避免了XRD对材料的侵入性和破坏性。

 


· 神经科学 ·
电刺激如何帮助瘫痪患者重新行走

已有研究发现,对脊髓进行电刺激能有效帮助瘫痪人士恢复行走能力,但这种疗法背后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近日,《自然》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鉴定出了促进瘫痪后康复的神经元。

在该研究中,9名因脊髓损伤导致重度瘫痪或全瘫的患者参与了一项临床试验,并接受了硬膜外电刺激(EES)治疗。所有患者都在治疗期间立即恢复或提高了行走能力,而且在EES治疗和康复的5个月后出现了移动能力的改善。为了寻找这种改善背后的机制,作者建立了一个小鼠模型,该模型复制了人类EES神经康复的关键特征。此外,他们还为小鼠脊髓的不同神经元构建了一个基因表达单细胞图谱。通过将上述模型与分子图谱相结合,作者鉴定出一类特定的兴奋性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对于脊髓损伤后恢复行走能力十分重要,但对于没有脊髓损伤个体的行走能力并非必要。研究结果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EES的康复机制。但作者也指出,大脑和脊髓的其他神经元也能促进行走能力的恢复,因此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 天文学 ·
捕捉超新星的早期阶段

研究人员用恒星爆炸和冷却过程的图像测量了一颗约115亿年前的恒星大小。(图片来源:Wenlei Chen,NASA)

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对约115亿年前一颗超新星早期阶段(在恒星爆炸后数小时)的观测。

在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档案影像进行系统性检索时,科学家发现了2010年12月拍下的Abell 370星系团中一颗快速演化的超新星的图像。其中,有三处图像虽然可以被同时看到,但它们显示的其实是一颗超新星在三个引力透镜下不同时间的表现。据分析,这颗超新星的红移(衡量宇宙膨胀的程度)约为3,对应该事件的发生时间约为115亿年前。而它正处于超新星的早期阶段,也就是该恒星爆炸后约6小时后。通过对这些图像的亮度和颜色开展的分析显示,快速冷却用了大概8天的时间。研究人员据此计算出这颗恒星爆炸前的半径约为太阳的530倍。这个大小与红超巨星的大小一致。这项研究是首次对宇宙演化更早期超新星的详细观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早期宇宙存在的恒星和星系。



· 新冠疫情 ·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11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8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2例(福建16例,广东14例,北京4例,上海3例,江西3例,内蒙古2例,辽宁2例,江苏2例,四川2例,云南2例,浙江1例,陕西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东);本土病例1133例(广东500例,河南178例,重庆123例,内蒙古107例,四川48例,山西35例,北京34例,新疆32例,云南14例,湖南13例,陕西12例,黑龙江9例,甘肃7例,山东6例,辽宁4例,浙江3例,天津2例,福建2例,江苏1例,贵州1例,西藏1例,青海1例),含33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00例,四川13例,重庆3例,甘肃3例,浙江2例,河南2例,湖南2例,内蒙古1例,福建1例,云南1例,西藏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820例,其中境外输入129例,本土7691例(广东2507例,河南1065例,内蒙古1019例,新疆657例,重庆633例,黑龙江325例,青海276例,甘肃237例,山西152例,湖北113例,湖南94例,河北91例,云南91例,四川74例,北京61例,山东53例,安徽43例,福建43例,天津37例,陕西37例,辽宁16例,江西12例,西藏11例,江苏9例,宁夏9例,贵州7例,吉林6例,广西6例,上海4例,浙江3例)。


截至2022年11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063.8万剂次。

撰文:马一瑗、张楚、不周、二七

编辑:不周、二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将人脑细胞植入鼠脑,还能行使功能;477头鲸鱼在新西兰海岸搁浅|环球科学要闻缺失Y染色体,也能发育成雄性;逼近“宇宙最冷”,中国空间站超冷柜完成首次自检|环球科学要闻乌干达暴发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已上升到50,正在紧急开展疫苗测试|环球科学要闻职场成败:成也双塔,败也双塔发现迄今最大的潜在威胁小行星,直径最大约2.3千米;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环球科学要闻人类仍在演化?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了155个新基因,和特定疾病、心脏相关|环球科学要闻陶哲轩宣布推翻“周期性平铺猜想”,完整论文已上传预印本网站|环球科学要闻空气污染颗粒物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大脑;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已出现在中国多个省份|环球科学要闻近30年,中国居民过量摄入含糖饮料的死亡率增加35%|环球科学要闻张益唐北大学术报告:“部分解决黎曼假设应该是对的”;首个输“人造血”试验在英国启动|环球科学要闻炒股難蓝色起源“新谢泼德”火箭发射失败坠毁,逃生系统成功起效|环球科学要闻细胞“弗兰肯斯坦”:用细菌合成“活”细胞|环球科学要闻人类首次撞击小行星瞬间被成功捕捉,亮度增加约10倍|环球科学要闻欧洲或将面临“癌症流行”,预计有100多万人患癌但并未确诊;“阿尔忒弥斯1号”终于成功发射|环球科学要闻小行星撞击火星的声音,被“洞察”号记录下来了|环球科学要闻美国记者笔下的蒋经国(多图)NASA发布太阳“微笑脸”照片|环球科学要闻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将转为“乙类乙管”|环球科学要闻老工人忆自主创新攀枝花钢铁厂颜宁正式受聘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新型药物在60%骨髓瘤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环球科学要闻张益唐宣布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明日将举办线上报告|环球科学要闻我国天地联合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打破多项观测纪录|环球科学要闻畅游法国(16)-奥尔良之围将来不用打针了?科学家找到了吃药替代注射的方法|环球科学要闻单次停留太空时间最长的宇航员去世;SpaceX星舰原型进行地面测试|环球科学要闻海水酸化怎么办?科学家:往海里撒石灰,我们试了,效果还不错|环球科学要闻用阳光为细胞“充电”,竟能延长寿命30%|环球科学要闻童年时切除一半大脑,患者脑功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环球科学要闻和猫说话时总变“嗲”?猫: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语气|环球科学要闻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为何控制不住想吐;SpaceX或将在12月进行星舰的首次轨道试飞|环球科学要闻北极永久冻土野火异常增加,2年间的烧毁面积逼近过去38年|环球科学要闻2022“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获奖|环球科学要闻日行1万步的人,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都会降低,快步走更有益|环球科学要闻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