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业形势逐渐回暖,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将适时调整
03.03.2023
本文字数:3082,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导读: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就业和社会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是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今年就业形势如何,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就业,养老金能否及时足额发放,个人养老金试点进展情况如何,社保体系如何完善?3月2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针对上述热点问题,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予以回应。
人社部表示,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将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将适时调整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
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
去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
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
她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创新创业也将提供强大的动能,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地涌现。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调整优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都是做好稳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王晓萍同时指出,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职就业中还面临着急难愁盼问题,希望有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合理的劳动报酬、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努力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短期内能够缓解一些行业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不会有根本转变,经济恢复后制造业、服务业的招聘需求都会增加,但很多劳动者不愿意去从事这些行业,结构性矛盾就会加剧。
随着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各种新业态蓬勃发展,产生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以及网络主播等多种新就业群体。这种新就业形态由于用工方式、时间、关系都较为灵活,不仅满足了一部分特殊就业人群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同时也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对第一财经表示,促进新业态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解决好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促进就业公平,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愿景。
在曹鹏看来,对新就业群体来说,传统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全适用,目前存在一些较为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建议,加快出台新就业形态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不同劳动关系标准,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
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就业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关于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就业,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在发布会上表示,人口下降问题,从就业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亿人。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还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国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俞家栋分析,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他强调,下一步,将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人口总量增长由正转负之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就开始负增长,这些年来已经减少5000多万人。但我国仍然是世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国,就业压力依然长期存在。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会导致劳动力成本提升,加剧企业用工荒、招工难问题,进而加剧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递减。
城镇就业人员也出现了60年来首次减少。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021年年末的46773万减少至45931万人,减少了842万。
张成刚认为,城镇就业人口下降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参与率下降、企业需求收缩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2022年劳动力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海外订单持续下降导致就业需求下降,劳动者流动半径缩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减弱,成为城镇就业人口首次出现下降的直接原因。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养老金发放的问题,涉及亿万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王晓萍表示,这些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加,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有较强的保发放能力。
她介绍,一是收支有平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二是基金有调剂。为解决基金分布不均的结构性矛盾,在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基础上,去年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剂基金,调剂力度更大。三是财政有投入。中央财政补助继续增加,地方财政建立了长期投入机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四是长远有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已经完成,这两部分基金都是养老金发放资金来源的长远储备。
“所以,我明确告诉大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王晓萍说。
去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是由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在发布会上介绍,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目前,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同时还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都是对第一支柱的有效补充。
李忠表示,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下一步将按照先行一年的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制度实施。
目前,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安全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等要求,已批准了137只公募基金、19个商业养老保险、18只理财产品、465个储蓄存款等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参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自主选择。随着制度实施,投资产品还会进一步丰富。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日前公开表示,根据现有趋势,未来需要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以支持配合,才能使养老保障达到更满意的水平。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大幅加深,养老金资金池很容易有缺口。这种情况下,国家统筹安排的养老金是保基本,未来养老缺口会较大程度依靠个人养老金加以补充。
周小川表示,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基础并不太好,如何让未来的退休人群形成合理的预期,对退休做出合理的计划,还要和整个改革转轨结合在一起研究。我国养老金未来的挑战很大,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客观研究,更好地应对老龄化、体制转轨和未来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要认为养老问题还有拖延的机会,以后再做选择会更艰难。
(记者郭晋晖对本文亦有贡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