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中越战争的最终输家
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一书中认为,对中越战争回应不够积极,可以视为苏联没落的最初征兆,或者说是这个红色帝国盛极而衰的拐点。
基辛格:中越战争的最终输家
文/杭子牙
来源/杭子牙
人们讨论1979年的中越战争,一般认为越南——某些西媒甚至认为是付出了巨大牺牲却主动撤军的中国是战争的输家,但基辛格从全球地缘角度认为,苏联这个当时具有全球野心的国家,才是战争的最终输家。
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一书中认为,对中越战争回应不够积极,可以视为苏联没落的最初征兆,或者说是这个红色帝国盛极而衰的拐点。
基辛格认为,中越战争是在苏联和越南结盟还不到一个月后发生,攻击国中国是苏联当时最明显、最直接的战略敌手,对苏联批评最激烈,并公开煽动建立遏制苏联的联盟,因此,中越冲突就相当于向世人宣告了苏联对其追随者的安全协防承诺有多么脆弱。
一年后,苏联决定对阿富汗进行干预,也令人揣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为了补充对受中国攻击的越南支持不力,试图在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权威。但无论如何,苏联在越南和阿富汗都误判了形势,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全球力量对比,在中美联手后已经不利于他们到何种程度。
中越战争是朝鲜战争后的又一个例子,显示了中国政治家在军事上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成功地实现了长期的战略大目标。虽然给柬埔寨红色高棉提供喘息空间算不得道德上的胜利,但是中国实现了对苏、对越更大的地缘政治目标。
在敌强我弱时镇定自若,在中国战略思维中根深蒂固——中国决定参与朝鲜战争即是明证。中国在朝鲜和越南的行动都是针对北京眼中正在形成的危险——敌国在中国周边多处巩固阵地。
在这两场战争中,北京都确信如果任敌国(美国和苏联)完成计划,中国就将被包围,陷入永远被动挨打的境地——子牙认为,这也是当年毛泽东宁愿勒紧裤腰带,也决定大力援助越南击退美国在越南存在的原因,从长远即战略上看,中国今天还在享受抗美援越的成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后来中越翻脸而怪罪之前对越南的援助。
中越战争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华国锋和卡特在东京会面时说,敌人若知道占有这一优势,就会“肆无忌惮”。因此,看起来是地区的问题——前者是美国制止朝鲜,后者是越南占领柬埔寨——实际上对中国,却被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当成了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世界斗争的焦点”。
在这两次干预中,中国的终极对手都比它强大,中国都认为自己的安全收到了威胁,然而,每次干预的地点和时间都是北京选择决定。
时任中国国防部长耿飚后来对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苏联对越南的支持是它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针对的不仅是泰国,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六甲海峡。如果他们得逞,那将是对东盟的致命打击,也会切断日本和美国的运输线。我们决定要采取行动。我们也许对付不了苏联,但对付得了越南。”
因为文革对军队的折腾,加上战争初期的战术指挥等问题,中越战争中,解放军在作战中纰漏很多,结果大大增加了中方损失。但是,两次干预都达到了重要战略目标。在冷战的两个关键时期,北京成功实施了它进攻性威慑的理念。
尤其在越南战争中,中国使河内看到了苏联协防承诺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中国暴露了苏联整体战略涵盖能力的局限性。中国不惜冒与苏联开战的风险,也要证明不惧苏联在它南侧的存在。
因此,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战争的最终结果作了这样的总结:“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的惩罚行动失败了,我却认为它改写了东亚的历史。”
推荐阅读
ChatGPT爆火 | 清华教授钱颖一 :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复旦教授批躺平:当初脑子一定被驴踢了,不然怎么会上这帮龟孙子的当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