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听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好声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专章进行一体部署。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都同代表委员谈到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如何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代表委员都有哪些好声音?我们为您整理如下↓↓↓↓
01
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
——代表委员热议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李延霞)“相比1到99的研究,我们更需要0到1的前瞻性研究,希望有更多力量加入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7日,安徽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代表的一席话让不少代表频频点头。
专注仿生材料和无机材料化学研究20多年的俞书宏,2002年回国后,见证了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深感加强我国基础研究的迫切性。
今年年初,他入选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五到十年的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对科研人员来说太宝贵了。”俞书宏感叹。
在科研一线深耕30年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张成伟代表也深有同感。“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但基础研究往往不能立竿见影,需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这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如何让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代表委员认为,要从人才评价导向、多元资金投入、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厚植基础研究的“土壤”。
“要科学设置合理考核周期,注重长期考核,着眼于长期突破,而非短期目标,为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创造安稳的环境。”张成伟说。
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高,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应有序引导更多力量积极投入基础研究,助力企业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提前布局未来。”俞书宏说。
“经常有企业问我手里有什么技术能够立刻进行产业化,希望能立竿见影地产生效益,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俞书宏表示,要更加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早期介入基础研究,而不是“等”“要”技术。
“目前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项目合作大部分还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基础研究合作。”俞书宏说,“有情怀的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将产生1+1大于2效果。”
这番话,引发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代表的共鸣。“当前,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不再是跟跑,而是要领跑,这要求企业前瞻性布局,加强源头的基础研究。”他表示,目前奇瑞汽车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团队,已有1万余名工程师、科学家,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建成300家实验室,吸引更多工程师、科学家等,勇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无人区”。
让创新第一动力澎湃发力,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认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充分发挥优势,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硬支撑。
“支持科技创新,要‘计之深远’。”合肥市市长罗云峰代表说,地方政府要营造宽容失败、支持长周期创新的环境,在资金支持、资源配给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只要用心浇灌、精心培育、耐心等待,创新之花终将在春天绚烂绽放。”
02
勇攀高峰 逐梦前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扫描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吴雨、于佳欣、许可、熊丰)踏上新的征途,初心和梦想历久弥坚。
7日14时许,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如约开启。6位全国人大代表分享奋斗逐梦故事,畅谈履职心声,向世界传递出坚定自信的中国声音。
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月球和火星探测我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而是要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代表第一个走上通道,分享他从事月球和火星探测器设计研制工作的感受。
从嫦娥三号突破着陆自主避障技术和月夜生存技术,到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再到“天问一号”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孙泽洲与他的团队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作为一名航天人,我始终牢记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航天强国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孙泽洲说,“天问一号”跨越发展的背后,既有国家科技实力的底气,也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同时离不开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
“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孙泽洲话语坚定。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代表带领研究团队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科学突破。“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不仅使中华民族走上富强之路,也成就了我们这一代科学教育工作者。”薛其坤说,国家的不断富强,给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冲击世界科学难题提供了强大支撑和良好条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31米!这是目前海底钻机在海底实际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由湖南科技大学“海牛”科研团队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创造。
作为“海牛”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湖南科技大学海洋重点实验室主任万步炎代表讲述了他们团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见证了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装备与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的转变。“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说。
“所有核心关键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目前我们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万步炎自豪地说。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同时,也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7月,我们研制的高性能温控器件搭载中科院自行研制的火箭和卫星顺利升空,首次实现国产温控器件空间在轨验证。”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孙东明代表与大家分享了这一消息。
这背后离不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支持。孙东明介绍,他们的科研成果很快实现了落地转化,从项目选址到建成投产只花了三个月,目前温控器件的月产能已突破30万枚。
这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仅仅是创新创业沃土里的一棵新苗。孙东明说,目前我国已打破国外对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探测器面阵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
追逐梦想的路上没有捷径,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这一点“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代表深有感触。
为建设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姜鹏一头扎进贵州大山深处,并与之相伴14年。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难题被攻克,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终于落地为“国之重器”。
“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但走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姜鹏说,要想保持FAST在国际竞争中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要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
为梦想永不止步的不仅是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青海省西宁市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代表就是其中之一。她在通道上讲述了帮助居民解决“揪心事”和“老大难”问题的故事。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刘小蓉说,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服务和努力,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前程壮阔,使命催征。代表们传递出的心声和信心,凝聚成勇攀高峰、拼搏奋进的力量,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记者吴雨、于佳欣、许可、熊丰)
03
张晓宏代表:
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以及长周期支持机制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禹跃昆 缪志聪)基础研究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什么重要意义?对当前基础研究有什么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认为,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要厚植人才培养、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以及长周期支持机制,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从事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
张晓宏说,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只有基础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有组织推进有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有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为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提供硬核支撑;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布局,积极构建交叉学科支撑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有助于引导科学研究从成果产出导向转向重视原始性创新和创造技术导向,解决源头创新与创造能力不足的问题。
张晓宏建议,加强基础研究,第一要坚持目标导向,着力破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要加强平台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支持和评估体系;第二要厚植人才培养、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以及长周期支持机制,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从事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科研合作矩阵。
04
吕建代表:
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搭建了成长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说。但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吕建表示,还需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布局,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吕建指出,一方面,我国高校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等方面,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学科专业的设置存在固化、细化等倾向,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新设学科、专业的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及时回应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位制度的设计上,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支持还要进一步加强。
为此,吕建提出三方面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招生培养联动改革。适当扩大“强基计划”学科范围,把满足国家长期战略的专业(如地质、地理、大气、环境、天文等)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如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也逐步纳入“强基计划”实施范围,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选材、鉴才与退出的机制和途径,更加突出和契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第二,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探索培养“本研贯通”新路径。建议国家层面要对学科专业融合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在部分高水平“双一流”高校设立试点基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鼓励探索多样化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路径,系统设计不同学科专业的“本研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长周期培养体系和机制。树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的理念,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导向机制,打造本科专业知识和研究生学科知识一体化建设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与教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间的关系由离散式变为聚合式,相互促进和支撑,真正实现“科教融汇”。
第三,进一步完善学位制度落实细则,加强对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的支持。一方面,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可以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另一方面,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
05
王希勤代表:
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深有体会,同时也倍感振奋、充满信心。
王希勤表示,清华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对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借鉴和发展超越,抓住本科通专融合、本研贯通培养、研究生“顶天”“立地”结合、突破功利性教育局限等方面,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给自足贡献清华经验。
王希勤介绍,2010年,清华大学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构筑了人才培养特区,历时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基础科学“领跑者”;2020年,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成立了5个书院,积极探索科教协同、理工融合、导师制、本研贯通等新型培养模式,激励学生以自强精神夯实人才成长之基、筑牢民族复兴之基;2021年,学校成立为先书院并试点申请设立“交叉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和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创新领军人才。越来越多院系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突破专业界限,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王希勤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将持续提升基础学科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超越人类自身的视野和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为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06
赵长禄委员:
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谋划,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如何深刻把握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三者融合互动,使这一优势切实在会聚一流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得以充分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建议,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
“科教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开展科技创新与卓越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缺乏集人才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观共享平台,进而导致三者资源功能分立,不利于融合互动。”赵长禄说。
赵长禄表示,高校应以一流人才团队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教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与协同,以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科”的手段、筑牢“教”的基础,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特征通过平台能力的物理手段和机制保障,切实形成融合优势。
“应在学科中观层面建平台。既不在一级学科的宏观层面,也不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微观层面。”赵长禄建议,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创新组织模式,突出学科牵引。在中观维度上,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共享服务硬支撑,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以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
赵长禄还建议,统筹投入,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以学科为牵引,统筹部分教育、科技、人才计划经费,设立专项引导基金,长期稳定支持高校科教协同平台建设。学校统筹空间资源以及各业务板块经费,集中力量,统筹计划,确保投入力度,保证平台硬件质量水平。
“还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完善制度,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文化。”赵长禄表示,要深化综合改革,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共享机制以及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成效导向的评价机制,形成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和文化氛围。
07
林晓辉委员:
建议加快大湾区人才资历互认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伟禄集团主席林晓辉建议,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实施更为灵活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同时科学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构建海外人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通道,探索尝试发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绿卡,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机制,加速人才跨地流动,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
08
张平文委员:
完善导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委员说,目前,我国北斗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复合型导航技术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储备不足;二是面向北斗产业的空天科技战略力量和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张平文建议,完善导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在“交叉学科”门类增设“导航技术”一级学科,鼓励高校设置“导航工程”本科专业及学位点,建立完整学科体系。同时,布局建设导航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北斗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整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优势力量,汇聚一批导航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青年人才。
09
刘思金委员:
积极探索“医学+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赵遵强)“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特别是报告中提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思金说。
刘思金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使我们的社会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物理与数字、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的世界。近期影响全球的ChatGPT,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使人们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走入日常,成为通用化、普及化工具将成为可能。而医疗领域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集中、广泛应用的场景之一,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正深刻影响着医疗领域,带来技术革新和服务模式的转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护航,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思金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应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新医科”建设为己任,积极探索“医学+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汇聚起一批潜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队伍。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内外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大力开展医工、医理、医信等交叉学科研究,争取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医学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设立医工结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推动形成的卫生健康行业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为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0
吴为山委员:
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美育资源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赵岩)“美不是局限于美术、音乐等,而是科学、历史、人文、艺术、体育等综合生成的美,是一种‘大美’,最终是精神的美。”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应进一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美育资源,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
吴为山建议,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把美育课堂开到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里,让经典艺术作品为学校教育服务。同时,把优秀的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请到学校去,担任美育指导教师。“学校教育应该引进优质资源,同时要走出校门,让社会的美,自然的美,人民豪迈的美,江山壮丽的美,艺术博物馆、美术馆里那些艺术的美、历史的美,成为学校的‘大美’教育资源。”吴为山强调。
转载于神州学人(ID:chisaV)
来源: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神州学人网等
《留学》一周资讯(2.27-3.5)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微信:13716319877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