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声巨响的朋友,可能不太年轻了
在农历雨水、惊蛰节气前后,同春雷一并炸响的,还有制作爆米花的爆裂声——是的,“爆米花”可不是美国大片的衍生物,而是历史悠久、花样繁多的我们的传统美食。
将这种最古老的膨化食品与初春时令挂钩,是独属于农耕文明的生活仪式感。
1
春耕爆谷佑丰年
江南吴地,古时正月间有“爆孛娄”的习俗。字面上不明所以,其实念出来有迹可循:“孛娄(bó lóu)”是小小爆响的拟声词——在热锅中干炒生米粒,直至膨胀爆裂,发出噼啪声,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爆米花。
新春时节,家家户户都制作爆米花来占卜年成,米花饱满,就意味着丰收。隔夜米花不酥脆了,就粘在树枝上做成假梅花,插在鬓发上装饰应景——这种用爆米花制作假梅花的玩法,直到民国,还能在民俗笔记中见到。
中国古代用爆米花做假梅花,北美各地过圣诞节时,也会用细绳串起爆米花长链,装饰圣诞树。
后来,做爆米花的时令,从正月渐渐“延期”到了初春的雨水时节。正是春耕之始,此时讨个彩头,比正月间更有意义。不过,古时的爆米花,原料往往不是今天最常用的玉米。李诩诗中用“黄金粟”——金黄的小米,而在其他文献记载里,还有高粱、糯米等诸多版本。
地理位置更偏北、春耕更晚的陕西等地,则在雨水之后的惊蛰节气爆炒黄豆——也要炒到劈啪作响。
人们觉得锅中爆响,意味着农田害虫被消灭,今年的耕种会顺利无虞
2
炒米:均匀膨化不“开花”
初春的爆谷炒豆,只是时令小食,吃个应景儿。但这种将粮食热炒膨化的做法,本身就是中餐烹饪手段之一,它还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过去腊月农闲时,很多人家会专门花上几天做“炒米”。首先要将生米(或其他谷物)浸泡、蒸熟,再把米饭搓散,放在低温环境中阴干,因此炒米还有“冻米”“阴米”等别称。
炒制环节跟糖炒栗子类似,要在大锅中加入烧热的沙子,与米粒一起翻炒,使其均匀受热,炒好后再筛掉沙子。经过这一系列操作,米粒中的淀粉颗粒晶体被破坏又重新融合,体积增大,变得蓬松微黄,但还保留着米粒的形状,不会像炒生米那样,爆出各种不规则的“花”。
炒米往往能较好地保持谷物原本的形状
3
平凡岁月一口甜
现在的许多传统零食,依然离不得炒米。最常见的是炒米与麦芽糖稀混合,加入少量芝麻、果仁,压成块状,名为 “米花糖”“炒米糖”。
米花糖
除了做成方的,也可以团成球形,尤其是用在喜宴上的,代表圆满甜蜜,有时也叫“欢喜团”。
球形的米花糖
还有些糕点要用到“变形”的炒米。
广东点心炒米饼(又名粉酥),是用生米炒熟后磨的粉制作的。将炒米粉和糖浆、芝麻、花生、糖腌冰肉等配料混合,放入木制模具,印出一个个有吉祥图案的饼坯,焙烤后香脆耐嚼。炒米饼要趁新鲜吃,放久了吸收潮气,会变得坚硬,别名“咬崩牙”,现在已经不太受欢迎了。但在过去,因为不易变质,又有足够的热量,它曾是远行必备的干粮。
炒米饼
江南、岭南的云片糕,也是用炒米粉做的,质地却与炒米饼截然不同,软糯得能像纸一样随意弯折、一片片撕开。
云片糕绵软的秘诀在于一道特有工序“陈化”:将炒过的糯米磨粉后,放置数月,直到吸足水汽。陈化后的糯米粉和糖浆、猪油等材料混合后,蒸制成糕,切作书页状薄片,才有入口即化的细腻口感。
云片糕
4
怀旧的街头爆响
爆谷、炒米,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爆米花,原料都以稻米为主流。那么今天市面上最常见的玉米爆米花,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玉米的原产地美洲,其实早在数千年前,原住民就会把玉米粒埋进烧热的炉灶中,做简易爆米花。欧洲殖民者到来后也学会了,还选育出了专供爆米花用的硬粒玉米。
图片来自:wifflegif
后来人们发现,把玉米粒和黄油、糖一起放入有盖的铁丝网篮或铁水壶中加热,能实现更好的爆花效果。19世纪末,能旋转搅拌玉米粒、使之均匀受热的爆米花机在美国问世,能加工出多种口味,使爆米花一跃成为工业化的成熟零食,还影响了全世界人们看电影的习惯。
现在,电影院和爆米花是标配
不过,中国人记忆中的“爆米花机”,并不是美国的工业机器,而是一种能发出巨响的“手摇神器”,20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我国街头巷尾。
听过这声巨响的朋友,现在都多大啦?
这种机器的原理是增大密闭容器里的压强,促进谷粒快速膨胀。用它加工粮食,效率远比人工炒制高,生米也不需预处理,在许多地方,它一度成为制作炒米的主要工具。
快捂住耳朵!
小贩在街头支起爆米花摊,孩子们就拿着玉米、大米赶来了。摊主将粮食倒入黑乎乎的密封铸铁罐内,撒点糖精,在炉火上一边转动罐子,一边盯着上面的压力表。
火候一到,他将罐口对准一条脏兮兮的编织袋,围观的孩子们就赶紧捂住耳朵——打开铁罐阀门的瞬间,谷物外部气压骤然下降,内部的高压立即将外皮“炸破”。一声巨响后,白烟散去,硬邦邦的谷粒就变成了满袋蓬松滚热的爆米花。
你见过吗?
图片来自网络
爆米花机“嘭”的声响,也属于时代的眼泪了
图片来自:《生逢灿烂的日子》
这种伴随巨响诞生的爆米花,是70、80乃至90后几代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它的安全隐患也不小。铸铁材质中含有熔点很低的金属铅,在高温高压下,很容易吸附在罐中的米花上,大量食用对人体有害。
现如今,这种老式的街头爆米花机已经被市场大流淘汰,成为时代的眼泪了。
👇
撰文 | 李伟元
部分图片来自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高兴
本文原载于《博物》2023年3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