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国内一家人带一个娃都累晕了,老外却能一个人带一家?
我经常听到国内的朋友们抱怨带娃太累,哪怕有老人保姆帮忙,几个大人带一个小孩也都累得够呛。可再看看身边的老外,几乎都是两口子带好几个娃,难道老外带娃就轻松些吗?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老朋友,人在英国的糖糖妈,我看过以后深以为然。
糖糖妈从北师大毕业后在英国学习生活了15年,家有一位航空工程师队友,和一双英国出生长大的儿女。
因为师范出身的敏锐和中英双重教育经历,糖糖妈特别擅长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娓娓讲述她对英国教育、文化差异的一线解读,把中西方的优秀理念都融入孩子教育和个人成长,很能补充大家的认知。
正如公号名【糖糖妈的下午茶】一样,她那里从来没有满屏焦虑和急功近利,而是充满了令人向往的人间烟火气。国内朋友都说,跟着糖糖妈云遛娃、做美食、聊穿搭,让人特别解压,像是在跟亲近的闺蜜聊天。
所以我再次把她的宝藏公号推荐给大家,看看地球另一边最真实的故事,会让我们的教育观、生活观更加全面。
糖糖妈还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英国本土资源作为给大家的见面礼:
关注她以后,后台回复“分级读物”领取英国小学都在用的权威读物《我的第一个图书馆》全套50本+配套音频;回复“启蒙动画”领取BBC儿童频道出品特别适合英语启蒙的动画《嗨!道奇》三季共101集。
强烈推荐大家点击下方关注,结交这位在英国的“云闺蜜”。
文 | 安吉 公众号 | 糖糖妈的下午茶
ID | teawithAngie
01
我一位晚婚晚育的女同学,几个月前才当了新妈妈。
自从她生完娃,我就发现东8区的时间对她无效了,经常见她国内半夜凌晨冒出来,哀嚎一句:“人类幼崽怎么这么难搞啊!谁也别劝我生二胎了!”
然而她娘家婆家都在帮忙,还请了保姆。
一屋子大人,搞一个宝宝,还都累够呛。
但这才哪儿到哪儿?过来人都知道,等孩子上了学,才是真正费大人呢!
所以,我这种“人在海外”“没有老人保姆帮忙““自己带俩学龄娃”的情况,就像叠了buff,经常有幸成为朋友们的取经对象。
不仅是生活中,我公号也经常有读者问:
“我们一大家人带一个娃都快累死了,老外却能一个人带几个娃,到底怎么做到的呀?”
别的国家我也不了解,今天就说说英国的情况吧,以下“老外”都特指“英国人”哈。
首先必须要说,没有人带娃轻松!
老外自己带娃也照样累成狗!
糖糖班上有个狠人妈妈,一家四个娃,自己还是护士,经常开玩笑说“恨不得把孩子全扔了”“避孕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发明”。
我一个嫁给老外的朋友说,她婆婆从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明确说了:“我可不会帮你们带孩子,我带大他们兄弟几个已经够受了,这辈子都不想再带孩子了。”
所以老外带娃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岁月静好,一样也要死要活的好吗!
但的确,大多数老外都是在没有老人、保姆的条件下,自己带大了两三个甚至更多孩子。
可是,全家带娃也绝不是国内的传统啊!
咱别说父母那代家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就说咱们这代独生子女,也很少有如今孩子这代“全家上阵、众星捧月”长大的。
据我的观察和亲身体会,老外带娃1对多vs目前国内带娃多对1,主要区别还在于育儿理念和社会环境。
为免误解,我先声明一下:
本文不是在说老外就做得更好更对,仅仅是解答一下为啥老外能自己带好多娃的疑问。另外,咱只是笼统地介绍普遍现象,肯定存在不同个例的哈!
02
咱先说育儿理念。
简单来讲,老外带娃真的要粗糙、淡定得多,不需要全家都扑在一个孩子身上。
国内精细养育 vs 国外粗糙养育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咱们养娃是越来越精细了,从吃喝拉撒到吃穿度用,都耗费了大人特别多的精力。
老外孩子吃得简单
比如说,宝宝加辅食的时候,国内很多家庭都坚持每顿做新鲜的,还要营养搭配、顿顿换花样。
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上中学了,还会单独开小灶。
想当初糖糖小时候,我因为时间紧张,总是一次做好几顿的辅食冻起来,吃之前热下,但也因此常被亲朋好友“委婉批评”。
可我在老外妈妈眼里,已经算精细的了!
他们做饭真心简单,通常是大人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只不过给孩子挑点软的、不加太多调料罢了。
左:我给糖糖做辅食一次做好几顿
右:跟老外妈妈一起出门就直接抓大人盘子里的
他们也完全能够接受直接买市售的辅食,罐装袋装的肉泥、水果泥,成箱成箱的买,随时开一盒,一顿饭就解决了。
老外也习惯吃冷食。
我从没见过哪个英国妈妈背着暖水壶、保温杯出门。
幼儿园直接给孩子喝冰牛奶、经常有妈妈在外面接自来水(英国的自来水可以直饮)给宝宝冲奶粉。
这在国内基本相当于虐儿了,要被骂死的。
老外孩子自己管自己冷暖
穿衣盖被这些事,老外妈妈也是交给孩子自己决定,不会“替他们冷”。
英国孩子大冷天穿着短袖、打着赤脚乱跑是常事,没有隔汗巾这种东西,也没人追着他们一会儿擦汗一会儿加衣。
糖糖从小就是个赤脚大仙
跟长辈在一起像在过不同季节
别说孩子冷暖了,就是对待孩子生病的态度,英国人也跟咱们差异巨大。
我以前写过的嘛(文末有链接)孩子在幼儿园生病了,医生和家长都很淡定,跟咱们如临大敌全家上阵的操作完全不同。
老外孩子分床分房早
英国提倡为了减少婴儿猝死,从出生就要分床睡,生完孩子有助产士专门家访几次,检查宝宝的睡眠环境。
所以英国宝宝从小就习惯了穿着睡袋睡小床、再大点就自己睡单独的房间。
大人通常是在婴儿房里放个监控器,没人会半夜起来好几次给他们盖被子。
这其实也提高了家长的睡眠质量,第二天才有精力继续带娃呀。
老外习惯用机器处理家务
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减少了一些对我们来说很繁重的家务。
我带两小只回国的时候,我爸妈总坚持手洗他们的贴身衣物,只用洗衣机洗外套。
可是英国人就把大人小孩的衣服一起洗、袜子内裤也一起洗,这在国内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这么洗也没毛病。
因为他们市售的洗衣液里都有消毒成分,或者单独添加消毒液、再加上家家都有烘干机,60-90度高温烘干,什么乱七八糟细菌都杀死了,实际比手洗更卫生。
吸尘器、扫地机、洗碗机这些在英国家庭也非常普遍,代替了很多人工劳动,让家务更加简便。
孩子操纵大人 vs 大人管理孩子
管理一个家庭,其实很像管理一个团队。
有时候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有时候一支队伍还赶不上一个人,关键在于谁是团队的核心。
普遍来说,国内好几个大人带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以孩子为核心的,实际上就是孩子在操纵大人。
这种操作模式默认了大人要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主,必然导致大人都围着孩子转。
英国家庭是以夫妻为核心,孩子在家里没有特权。
比如说,英国孩子很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宝宝时期就自己丢尿布、自己吃饭穿衣洗脸......
大一点就要开始参与家务,帮助打扫、倒垃圾、收拾房间......
我们家的体力活,孩子们必须帮忙的
十几岁的孩子通常就成为主要劳力了!
比如,我邻居家有三个孩子,大的高中小的初中。
他们家大人最主要的家务就是做饭,其他扫地拖地、洗衣服洗碗、夏天除草、冬天扫雪的事,都是孩子们的任务,几乎不再需要父母沾手了。
相比之下,不少中国孩子成年以后还在依赖父母帮忙做家务,在英国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03
如果说咱们上面讲的,都是具体操作层面,那么社会大环境也导致了国内外育儿难度差别巨大。
这里面的话题就很深也很杂了,涉及到很多文化差异和社会条件差异。
比如说:
01
英国父母都是自己的娃自己说了算。
02
英国家庭的孩子更加独立自主,父母没有继续资助成年子女的义务。
03
英国生存压力相对较小,孩子学习相对轻松,而且先松后紧、宽进严出的学制让孩子更可能自己管自己。
04
英国家长有相对灵活的选择,更少孩子和职场的冲突。
05
英国有相对更完备的针对有子女家庭的税收、福利、补贴制度。
06
英国有非常成熟的亲子设施,和儿童友好环境,增加了带娃的便利。
以上这些点,如果要细说的话,每个点都可以单独写一篇了。
咱们平时的文章里也陆陆续续涉及到一些,所以我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今天介绍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
并不存在老外带娃就比中国人厉害,背后都是一样的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老外之所以不需要一家子人带娃,一来是生活方式的差别,二来是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
而咱们的妈妈大多得不到同样的支持,还要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和上一辈的观念冲突等等,已经很难了!
就连“为什么老外一个人能带那么多,你带一个都那么累”的问题都隐含着责问,连我们自己都经常这样苛责自己。
但是我想跟经常自我怀疑的姐妹们说:
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达人辣妈、育儿专家,在屏幕以外,也一定有跟你一样的崩溃时刻。不是你不够好,你只是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也想跟不是带娃主力的群体说:
与其责问父母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带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不如多一些同理心,问问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们和社会如何才能给他们更多支持。
身在海外,【糖糖妈的下午茶】就是想为大家提供另一个视角,看看世界另一边的真实生活。
无论好坏,总能让大家在了解的基础上做个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现在网上信息那么多,不乏为搏眼球刻意制造的噱头。我经常强烈地感受到由于信息不对等带来的误解。
所以我写过很多文化差异的话题,比如:
关于英国学校教育文章也有很多,比如:
当妈这些年,我也在摸索中总结了很多家庭育儿心得,比如:
你们还会看到很多闺蜜之间会聊到的话题,比如:
我常常觉得,世界那么大,能在云端遇到各位,一定是特别的缘分。
欢迎大家关注【糖糖妈的下午茶】,国内晚上9:30,正好是英国的下午茶时间,咱们一起体验生活、探讨教育、分享育儿、聊聊地球另一边的真实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