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是如何“治死”前来求救的硅谷银行的?
对于深陷信任危机的银行该如何拯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华尔街日报采访了银行家、律师、投资者,独家报导了高盛是如何“治死”前来求救的硅谷银行的。
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的高管2月底找到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寻求建议。他们需要筹集资金,但不确定具体要如何做。
不断飙升的利率使硅谷银行损失惨重。存款以及该行的债券投资组合价值急剧下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当时正准备下调对该行的评级。硅谷银行必须重整财务,以避免资金紧张,否则将严重削弱利润。
双方的沟通持续了大约10天,最终在3月8日以硅谷银行的一纸公告结束,公告披露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以及一项股票发行计划,令投资者大惊失色。次日前市,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 Financial Group, SIVB)的股价大跌。拥有大笔无保险覆盖存款余额的初创公司和风投客户陷入恐慌,试图在一天之内从该行提取420亿美元。
虽然当时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市场会对硅谷银行披露的信息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但高盛给该行的计划有一个致命缺陷。这个计划低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可能引发信任危机的危险,而信任危机可能迅速拖垮一家银行。
高盛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的首选咨询机构。该行安排并购交易,帮助公司筹集资金,并为各种棘手的金融问题设计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才能也让高盛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对于硅谷银行来说,高盛的“金言”反倒成了催命符。硅谷银行以惊人的速度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银行业危机,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正全力遏制这场危机。
本文关于硅谷银行这段最后时光的报道,基于对银行家、律师和投资者的采访,他们几乎可以算是这宗注定失败的交易的参与者。
硅谷银行的问题显而易见。银行通过以较低成本吸收存款并运作资金获取较高利润来赚钱。但硅谷银行当时在支付高额利息以阻止储户离开,而该行在低利率时期购买的低风险债券只能赚取微薄利润。
出售部分低风险债券会缓解一些压力:硅谷银行手中将持有额外的现金,而且至少可以用其中一些现金来购买收益更高的新债券。然而,这项交易有一大缺陷,硅谷银行将因此面临巨大损失。
硅谷银行高管们当时带着一项筹资计划大纲来找高盛寻求建议。泛大西洋投资集团(General Atlantic L.L.C.)和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 LLC)这两家私募股权公司都在该行的潜在投资者名单上。
硅谷银行的高管们想进行私募股票配售,并且想快速完成售股;在这一交易中,他们将悄然找到一些投资者,让其以设定好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硅谷银行股票。穆迪当时正准备调降硅谷银行的评级,该行的高管们担心这会惊动投资者。
由David Ludwig领导的高盛股票资本市场业务以及由Pete Lyon领导的高盛金融机构集团的财务顾问们,在3月的第一周开始给硅谷银行制定股票发行计划,并与上述两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进行了接触。
高盛提出了一个公开与私募结合的售股方案:该公司将找到足够的投资者为这笔22.5亿美元的交易提供全部资金,但也将在公开市场上提供以相同价格购买硅谷银行股票的机会。
到3月5日,华平投资退出了。华平投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评估这项交易,超过硅谷银行愿意给出的时间,而且华平投资不想参与一项带有公开发行部分的售股交易。
在高盛的交易部门,另一笔交易正在酝酿之中。硅谷银行当时在为其210亿美元的可供出售债券组合寻找买家。这个买家将是高盛。
与此同时,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同意出资5亿美元购买硅谷银行发售的股票。然而,硅谷银行要找到更多投资者来筹集期望中剩余17.5亿美元的资金,时间已所剩无几。硅谷银行的高管们还没有准备好拉拢投资者所需提供的信息。
高盛认为,唯一的选项是以泛大西洋投资集团作为锚定投资者进行一次公开募股。硅谷银行的高管们批准了该计划。
Ludwig和高盛的其他人士认为,硅谷银行必须迅速行动。穆迪的评级下调近在咫尺,然后该银行将在周末关门。最好是把所有的坏消息都解决掉,以避免周一出现崩盘。
3月8日,高盛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完成了对硅谷银行证券组合的收购。硅谷银行盘后宣布,此次出售造成了18亿美元的损失,但未披露买家,并表示将出售股票以筹集资金。
那时,硅谷银行的管理团队已经在为坏消息做准备了。就在启动注定失败的股票发售之前,该行已聘请交易咨询公司Centerview Partners来探索备用方案。
高盛的银行家们当时仍相信售股能完成。硅谷银行股价起初在盘后时段下跌了8%左右,跌幅不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大,高盛的银行家们收到了许多购买股票的订单。
不到一小时后人气发生了变化,当时另一家银行Silvergate Capital Corp.宣布发生存款挤兑后关闭。晚上8点左右,穆迪将硅谷银行的评级下调了一档,不像该行高管们担心的那样严重。
3月9日股市开市时,硅谷银行股价大跌,促使客户取走存款。这开启了恶性循环:随着存款挤兑的消息传开,该股股价进一步下跌,促使更多客户取走自己的钱。该股收盘时暴跌逾60%。
但售股交易仍未完全告吹。高盛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排定了一批投资者,比当日收盘价低11美元左右。
下午5点左右,高盛的银行家们得到了一份关于硅谷银行存款外流的报告。
该行在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Sullivan & Cromwell LLP)的律师说,如果不披露存款流失情况,交易就无法推进。高盛于是放弃了这项交易。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U.S., 简称FDIC)在次日早上硅谷银行开门之前将其接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