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假富豪”事件:在上流社会扮大哥白嫖多年
前几天,一个网络博主发布了一则“悬赏帖”:
好家伙,几大奢侈品牌被他耍得团团转?
到底什么“大佬”有如此本事?
“有钱人”的人设有多吃香
两年前,大佬在英国注册了公司,让人去联系波音公司。
一张口就要两架美国总统同款波音737BBJ,价值超过10亿元。
波音中国区的老大生怕错过订单,给他搞了个盛大的签约仪式。
还让他坐上飞机,在上海上空飞了半个小时。
拿到订单的大佬,跑到上海一家表行,直接要了3块名表。
听说有一块没有现货,还十分豪气地说,“调货,我要加价”。
面对这上千万的大单,老板不敢小觑,让他先付定金。
于是,大佬掏出一张国外的银行卡,结果刷卡失败。
又掏出一张芝加哥的支票,刷刷填上金额,还说跨国没那么快到账。
老板信了,心想,这富豪我得结交呀。
于是给他定了总统套房,开着自己的劳斯莱斯,带他到处吃喝玩乐。
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可迟迟等不到支票兑现。
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这时候,大佬忽悠上瘾了,打算去开公司。
他看上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套1011平米的大办公室,月租40多万。
在中介和业主面前,他说自己有一家注册资本50亿美金的公司。
对方信以为真,连押金都免了,直接让他“拎包入住”。
就靠这套忽悠手段,大佬把上海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都耍了一遍。
不仅一分钱没花,还让各种人前仆后继,都想给他钱花。
是大佬太聪明,还是这些人太傻?
“假名媛”的背后是物化的社会
我想起了那个假装名媛的大学生。
她是学社会性艺术的,决定自己做一番实验——
用21天假装“名媛”,体验完全“白嫖”的生活。
她买了一个假的爱马仕,“既能装名媛又能装东西”。
还有一个18块钱的假钻戒,以及两条超闪的假项链。
在给一家酒吧免费帮忙后,获赠一张190元的机票。
第二天,穿着一身貂,拎着个爱玛仕包,顺利进入机场的头等舱休息室。
先是蹭了早、中、晚的免费自助餐,还打包了不少食物。
又去了楼下的Gucci,要了一个崭新的购物袋。
拎着这个袋子,她出入休息室更加方便。
所有人都以为,她刚去了Gucci消费,一定是有钱人。
后来,这个大学生去了宜家和海底捞。
她在宜家里喝了免费的咖啡,在办公桌上写接下来的计划。
晚上就去酒吧或者海底捞,蹭免费的水和零食,在沙发上睡觉。
她觉得挑战还不够大,于是混进了拍卖会现场。
将近千万的翡翠镯子、60万的祖母绿戒指,一一戴上手。
还吃光了大半盘点心,也没引起工作人员的反感。
甚至有保安上前嘘寒问暖,想求包养。
最后一站,她去到五星级酒店免费洗澡、偷吃早餐。
在如此奢侈的酒店大堂里度过了慵懒的下午。
还在游泳池旁的桑拿房里痛快地洗了澡。
21天实验之旅结束了。
她的经历也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价值是被“物化”的。
你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饰品,使用什么包包,都是你的价值符号。
至于你的内涵,你的学识,你的真材实料,似乎无人关注。
“物化”的尽头只剩下享乐主义
这是一个人被物化的社会。
上海“假富豪”,凭借几份不可能实现的合同,就能在顶奢圈里招摇撞骗。
北京“假名媛”,凭借假首饰和假包包,就能到处蹭吃蹭喝,尽情白嫖。
正如电影《伊莎贝拉》中有句台词:
“如果没有劳力士,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是根本看不见你。”
人的价值,被身外之物轻而易举地定义了。
当你穿着破旧的服装去逛奢侈品店,恐怕你得到的除了白眼还是白眼。
相反,当你挎着名牌包包,以一身得体的装扮走进任何一家商店。
即使你没有任何消费,销售员、服务员也会对你笑脸相迎。
虚荣假象,正在席卷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知乎上有人问:物化的社会是不是很可悲?
一个高赞回答是:
是的,物化的基础是人们追求享乐主义,追求享乐主义对于这个社会的进步来说是阻力。
当社会中的追求享乐主义的人(氛围)越多,那么真正去为科学、社会、国家奉献自我的人(氛围)就越少。
人们都渴望当有钱人,或者干脆装作有钱人,到处招摇撞骗,得到一时半刻的享受。
他就不会去努力工作,创造价值,而是终日沉迷于这种一戳即破的虚荣之中。
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出身农村,却追求奢侈的生活,不断向货商借贷去购买奢侈品。
但奢侈品填不满她内心的空虚,她只能靠出轨发泄自己的欲望。
最终,负债累累、声名狼藉的她,用一包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虚假的人设带来的虚假享受,只是一时的。
一旦被揭穿,面临的空虚只会将人彻底淹没。
踏实生活才是人生的意义
中国有句老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靠“有钱人”人设去招摇撞骗的人,或许能享受一时的福利。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被揭穿,就要付出巨大代价。
那个假大佬真骗子,最终会沦为阶下囚,为自己虚假的人设买单。
那个假名媛真学生,最终也要告别虚荣的假象,回到现实生活中。
这巨大的落差,很有可能击垮一个人。
与其甘心被社会物化,不如踏实过好自己的生活。
尽自己的一分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样才有意义。
一个小伙踩着自行车,跨越了非洲和亚洲16个国家,筹到1.6万美元捐款。
他建了一个水井,和一个太阳能电站,让村民们过上了有水有电的生活。
他的生活是拮据的,但他的内心无比充实。
一个六旬老人在菜市场空摊位上免费教英语,至今坚持了5年。
他的学生大多是摊主的孩子,他说,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
身处喧嚣的环境中,他却能守住内心的安宁。
一个堂堂科研教授,却总是穿着磨破的旧衣服出入实验室,生活尤其节俭。
然而,他将自己毕生积蓄8208万元全部捐出,只想把钱用到最有用的地方。
把毕生的价值,全部贡献给国家和社会。
……
有些人华服在身,但精神贫瘠得可怕。
而有些人身居陋室,但精神世界令人钦佩。
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却让人肃然起敬。
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他人手里的东西,而是你自己拥有的一切。以及你亲手创造的一切。
人生靠自己,生活才踏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