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也不安全了?
我们的存款至少有两层保护:
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根据官方的解释: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说得通俗一点吧,我们在银行存100块钱,如果当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必须得把10块钱上存到央行账户里,冻结起来不用使用。这10块钱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有什么用?一是怕银行太激进,不注意控制风险,拿到存款之后全部拿去放贷,储户突然取现时没有现金流。同时,万一银行突然破产时,在央行那还有一笔钱可以用为清偿,减轻储户的损失。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可以调节市场上的资金量。例如,如果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降到8%,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块钱存款后,需要在央行冻结的资金从10块降到8块,然后可运用的资金从90块提到92块。
你可别小瞧,这仅仅2%的降准,因为我国存款基数大,它释放出来的钱让你不敢想象。央行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就释放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目前我国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1%左右,中小银行是8%左右。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的意思是银行给我们的存款买了一份保险,这个保险是强制的,只要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都必须要参加存款保险。这个保费不需要储户交,而是由银行交。
保费是基准费率+风险差别费率构成,比如你是小银行,风险会比大行高一些,那么风险差别费率就高一些。
保额方面,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相当于买了一份消费型的医疗费,50万以内是有保障的。
那么这50万额度是怎么定的?到底够不够用?
央行有关负责人曾介绍:从国际上看,偿付限额一般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倍,比如说美国是5.3倍,英国是3倍,韩国是2倍,印度是1.3倍。
考虑到我们国家居民储蓄倾向较高,而且储蓄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功能,所以我们国家在确定偿付限额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比较高的偿付限额,50万元。他指出,这一水平大概是我国当时人均GDP的12倍(2015年存款保险推出),高于国际水平。
也就是说相比其它国家,我国存款保险的保护范围和力度更大,我国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存款银行的存款绝大部分都不超过50万。据央行测算,能够为99.6%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
所以说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们在绝大部分银行的存款都是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如果超出了保障范围,那么只剩下最好两项了,要么是国家进行兜底,国家对储户的损失进行补助。要么是进行破产清算。
结论:
1、中国居民在境内在绝大部分银行的存款都是安全的,出现风险极低。
2、如果是存款较多,同一个人在同一个银行存款最好不要超过50万,超过会失去存款保险保障。
3、如果存款规模过大,例如数亿计,存款最好在大行,虽然理论上任何银行都会存在破产,但实际上“大而不倒”还是客观存在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