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热搜上一条“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虽说大家平时都讲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但当大学真的开始公务员专业时候,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实际上,《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由历史文化学院发布。招生对象为西南大学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学制1年,学期两学期,学分24学分。课程计划里包括申论概论、公文写作训练、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等。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截图。图/西南大学官方网站招生简章显示,该微专业以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的提升教育为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决胜力。这个专业学生自愿报名,最低开班人数为100人,历史文化学生择优录取。该微专业在暑期集中授课,部分实作可根据需要安排在寒假、周末。这个专业按学年缴纳学费,修满24个学分只需要1920元。其一,微专业不等于我们一般理解的高校专业,其实只是一系列选修课程。除了引发热议的公务员微专业,近期西南大学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等等微专业。而且,这几年北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深圳大学等都开设微专业。从课程内容和设置来看,更类似于一个公务员通识课程。就是用一学年让学生了解学习公务员基本技能,类似公文写作、礼仪、行测等,不同于市面上考公培训。2022年有超过202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183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创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新高。当年平均竞争比超过60比1,最热职位竞争比超过20000比1。到了2023年国考,共有259.77万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相比2022年增加了50万人,同比增长25%,达近十年之最。在1月刚刚结束的国考中,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也超过152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1。该招生简章由历史文化学院发布,而历史文化专业类学生就业率底、就业选择有限也是个十分明显的事实。翻看评论区,就有学生现身说法:历史专业的非师范就业率很低很低,学校这是为了学生在考虑。其实我们看一看市面上招聘也能知道,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历史文化专业招聘需求。即使在新闻传媒、文秘、文案等行业、岗位,也都有对应的具体专业学生。而且,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再加上过去三年疫情,不少大学生都是在封控中度过的,少了很多实习锻炼机会,当前就业“内卷”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如果就业选择的机会不大,考公自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选择。在这个情况之下,学校开始公务员微专业的确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选择问题,不说培养其考公能力,但对于增加学生对“公务员”的认知和了解是一定有帮助的。而之所以会引发热议,其实本质在于高校的培养定位问题。尤其是高校本身拿着国家、社会的补贴、资源,如果变成“考公培训班”那岂不是有违大学本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更有网友类比以后是不是也搞个考研专业、考编专业、留学专业……可见高校即使开始的是微专业,也的确需要考虑全面,也要能够回应大家的舆论。但结合西南大学此次微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尺度把握得还算得当。一年制的课程,给自愿了解公务员工作的学生一个了解机会和渠道,学生具体会不会选择这条路径以及能不能最后“上岸”还是在于学生自己努力。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家会觉得此举增加就业认识,没有什么不妥。而从网友们观点出发,则忧心大学培养模式和越来越多学生“考公”导致的内卷,进而无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两边都没有错,但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就业机会”的问题。如果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家有闯劲儿、拼劲儿,才敢去做更多选择。如果选择有限,作为个人而言,优先“求稳”大家又能苛责什么呢?这两天看到一条热搜,是曹德旺谈为什么大学生热衷考公务员。他说,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大学没有教会年轻人动手能力,毕业就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不要技术只需要磨嘴皮就行了。
不得不说,曹德旺的一番言论的确有些“大胆”,但大学人才培养方式是一个方面,却不是大学生考公的根本原因。正如评论区所说的,要是一般公司能给公务员差不多的待遇,还至于有啥考公热吗?还有这段时间年轻人争相去寺庙拜佛上香的热潮也引发讨论。这一现象,被某些媒体冠以这届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标签。因为有数据称,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 50%。相关监测数据也显示,2019年,“寺庙”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4年时间过去,而今的搜索量增长了368倍。其实真的去走进年轻人就会发现,大家去寺庙无非求取的也就是找个好工作、多加点钱、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些都是一个人非常正常的需求,为什么会去上香求拜?找不到工作,生活压力太大,房贷车贷还不完……整个环境充斥着不安,混乱的思绪根本停不下来,唯有去到寺庙寻求内心的片刻宁静。所以,与其居高临下指责年轻人上香,不如问一问为什么去上香。央视网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囧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网友说:“央视网说的太空虚,不切实际,请央视闭嘴!”就是因为仅仅只谈孔乙己个人的问题,那么就只会把当下年轻人的迷茫、苦闷归结到个人问题。可以奉劝部分年轻人脱下孔乙己长衫,但也不能让大家“裸奔”吧?关键是,网友们可以用“孔乙己”自嘲或者自喻,也算是一种阿Q式的乐观,但真要批评年轻人,那大可不必。从对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的热议再到孔乙己文学,都是年轻人对大环境无奈的声音。需要表达,需要被看见,但具体到我们自己又不能单纯变成抱怨,不然只会加重自我的焦虑。我想,在有更多机会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到平凡中的自己,其实已经很努力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一则名为《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两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5年期间,一个曾经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现在存款5000多;一个每中传硕士毕业后想成为一名编剧,结果屡屡碰壁。这个视频之所以火,其实就是在于两人看上去些许“失败”的人生。毕竟,顶着名校头衔和高学历的女孩,只有这么一点钱的话,真的出人意料。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们居然过得好像“比我还差”的时候,似乎内心“平衡”了一些。但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每次都需要对比“更失败”的人生来治愈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怎么定义成功呢?各种学历头衔、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房子车子……现代社会大家评价一个人,大多数时候都会从这些方面去衡量。在这样可以被量化的成功标准里,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挺失败的。大学毕业工资几千很难受,北上广混不下去回老家挺丢脸的,三十多岁了被裁无处可去……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可是,我们也会看到为了生活,外卖小哥一天跑单12小时穿梭在大街小巷,凌晨2点菜市场的阿姨就开始运货,写字楼里的灯光从白天到黑夜似乎永远都没有熄灭过……每个普通人都在拼尽全力地去生活,为什么不觉得这也是一种成功呢?从以前火爆全网的二舅,再到这两个女孩,其实本质相同的不是他们多“失败”。不要框在世俗定义的成功标准当中,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要敢于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