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模型以及股市走牛的关键步骤
引子
最近,一个朋友和我讨论了一个话题——当下风险偏好所处的位置。他认为当下的风险偏好很高,因为当下的AI概念特别火,TMT指数的单日成交量都突破了5000亿;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理由是基金重仓指数表现不好,大部分基民都不挣钱。双方各执一词。
其实,双方都没说错,只不过着眼点不同。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下的市场太撕裂了,表现得不像是一个整体。
因此,本文的主旨在于:
1、给风险偏好构造一个精确的定义;
2、找一个自洽的框架来包容那两个看起来冲突的现象;
对风险偏好的探索
为了达到本文的目的,我们需要稍微做一些准备工作。本号对风险偏好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20日的《为什么市场难以自我修复?》一文,那篇文章的主旨是:用风险偏好的反身性解释金融危机。
这篇文章给了风险偏好一个定义:居民意愿的风险资产/安全资产的比率。
到了2021年1月16日的《历史的韵脚——论流动性、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价格》一文,我们做了一点变换,把定义式转化成理论式:
风险资产的价格=风险偏好*安全资产的量/风险资产的量
不难发现,安全资产的量和风险资产的量很好把握,一个可以通过社融增速来跟踪,另一个可以通过IPO数量来把握。
于是,风险偏好就变成了一个很关键的剩余变量,走到这一步,一切刚刚开始。理论上存在一种可能性:社融增速很好,但股票市场下跌。
事实上,2022年初的市场就符合这个特征,社融增速还可以,但是,风险偏好挂了。工作推进到这里,风险偏好还是一个黑匣子。
直到最近的《十年国债利率的决定机制——兼对未来股市和债市的展望》一文,研究出现了新的突破。
由于十年国债利率反馈了系统的剩余流动性,理论上,只要我们控制好1-4因素,十年国债利率就能代表风险偏好。
引入了十年国债利率,2022年初的走势就好解释了。如上图所示,自2021年10下旬至2022年1月底,十年国债利率的绝对水平很低且处于快速下降通道。风险偏好大概率处于快速下降通道,虽然社融增速还可以,但风险偏好下得更快。
为什么这也算突破呢?这是因为,引入十年国债利率使我们摆脱了循环论证。
从形式逻辑上来讲,股指不能同时作为解释和被解释变量,我们需要找一个其他的变量。虽然十年国债利率和股指是共时指标,但它们毕竟不是同一个东西。
然而,我们还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十年国债利率只是一个观测指标,它可以确认风险偏好不行,但我们依然没能拆开风险偏好这个黑匣子。
十年国债利率
和公募基金重仓指数
那么,怎么打开风险偏好这个黑匣子呢?去研究十年国债利率么?研究它毫无意义,因为它就是金融系统的终局剩余量。我们可以转而研究一些与之相关的变量。
我们最新的发现是,万得金仓100指数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变量,这是用公募基金重仓股所构造的指数,其成分股的更新频率是半年一次。
春节假期结束以来,这个指数和十年国债期货之间有着近乎完美的负相关性。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万得金仓100指数来代替风险偏好。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系统经历了一次接近2个月的风险偏好回落,最近几个交易日才有所改善。
风险偏好模型
那么,为什么基金重仓指数表现不好就意味着风险偏好回落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又等价于——为什么公募基金的资金是风险偏好最高的资金?
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一种打开风险偏好黑匣子的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居民,有三种购入风险资产的方式:1、自己炒股;2、买私募基金;3、买公募基金。
这三种方式所形成的资金具备不同的风险偏好,其中,第3种风险偏好最高。这是因为,它具备两大优势:1、委托资金;2、相对收益考核。
根据这两个属性,我们可以构造以下分类:
自己炒股属于不完备资金a,私募基金属于不完备资金b,公募基金属于完备资金。
不完备资金的核心特质在于——特别怕亏钱,所以,散户频繁的进进出出,平均持股期限也就两周左右。私募基金属于没办法,清仓线摆在那里,除非行情特别好,否则,不敢大举上仓位。
构造好资金属性的分类框架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刻画系统风险偏好:
如上图所示,当公募基金发行较好的时候,大量资金转化为完备资金,系统的风险偏好升高;当公募基金发不动的时候,增量资金要么进入了债市,要么转化为不完备资金。
公募基金是否有增量资金成为一个重要环境变量,它代表系统的风险偏好水平。
有了这个模型,很多现象就好解释了,譬如:小市值指数和十年国债期货保持很强的正相关性。
这是因为,小市值指数的背后是股市的剩余流动性,十年国债期货的背后是金融系统的剩余资金。二者同时会受益于以下两件事情:
1、金融系统存在增量资金;
2、风险偏好萎靡不振;
所以,它们经常保持正相关没什么好稀奇的。除非风险偏好下滑得太过严重,即投资者连小市值也不想拿,二者才会悖离。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炒概念行情必然伴随巨大的成交量。这是因为,由于不完备资金平均的持股时间比较短,它们所驱动的行情必然伴随着成交量的快速放大。
以本轮的AI概念股工业富联为例,它的上涨有两个核心特质:1、放巨量;2、直线拉升。所以,它的背后必然是不完备资金驱动。
利用风险偏好模型,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综合到一块:
1、十年国债利率下行;
2、公募基金总体表现不好;
3、市场缺乏有持续性的主线;
4、炒概念盛行,中特估炒完,炒AI;
5、成交量重新破万亿;
6、小市值指数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7、万得金仓100指数和十年国债期货完美负相关;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募基金缺乏增量资金,市场的风险偏好还没起来,大量的资金淤积在债市或维持在不完备资金状态。
不完备资金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那么,系统会一直维持这种持续炒概念的状态吗?不会!因为炒概念会提振系统的风险偏好。
也就是说,炒中特估或AI把场子热起来之后,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度能够得到提振。
最近几年,有一段扰动变量控制得很不错的行情,那就是2017年的雄安概念股行情。
以雄安概念股韩建河山为例,行情从2017年4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大概维持了一个半月。
与此同时,十年国债利率也快速上行,从3.27%附近上行至3.6%+,来了一次十分猛烈的风险偏好提升。
比较有意思的是,沪深300指数在这30个交易日里表现得极其萎靡,搞了一个正弦曲线,最后,累计下跌0.24%。
直到雄安概念股行情结束之后,沪深300指数才迎来了一波规模很大的主升浪。
也就是说,雄安概念行情起到了一个点火作用,当它彻底把市场激活之后,股票市场的风险偏好才得以持续攀升。
另外一波类似的行情发生在2014-2015年,那波牛市里,首先点火的是券商板块。
从风险偏好模型来看,【剩余流动性充沛——个别板块点火——系统风险偏好抬升】的模式具备很强的可重复性。
目前,十年国债利率在2.87%附近,剩余流动性极其充沛;不完备资金正在大搞特搞中特估和AI概念;剩下的就是等风险偏好的持续抬升了。现在,我们刚刚看到万得金仓100指数企稳。
风险偏好周期和杠杆周期的关系
当然,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是去鼓吹牛市之类的东西,着眼点还是模型和框架。
在2022年5月2日的《股市见底了吗?》一文中,为了判断股市的杠杆底,我们也搞了一个完备资金和不完备资金的分类框架。
它把市场上的资金分作两类:不完备资金和完备资金。
如上图所示,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自带信心:前者自身不具备信心,需要市场注入信心,所以,对市场环境很敏感;后者自带信心,对于市场环境不敏感。
对称的,市场也可以分为两个区域:1、受信心影响较大的区域;2、基础流动性影响较大的区域;
前者受经济景气度、信心、风险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股票市场贡献了绝大多数波动;后者则不然,主要受基础流动性增加影响,随着社融的增加,稳定地向上抬升。
然而,那个框架有两个bug:
1、假设完备资金的增速毫无变化,单纯地按照10%的速度增加;
2、没有彻底打开信心这个黑匣子;
升级后的框架就规避了这两个问题,它既给了风险偏好以精确定义,也刻画了风险偏好的运动周期。
根据这个框架,杠杆资金的特性和作用就更加明确了:
1、相较于完备资金更加脆弱和不耐;
2、附着或跟随完备资金,放大风险偏好周期的波动;
目前,股票市场刚经历了一波风险偏好的下行,不完备资金没有主线可以跟随,因此,不完备资金完全是一个无头苍蝇的状态,整个市场乱成一锅粥。
然而,幸运的是,从万得金仓100指数的走势来看,市场即将结束这种糟糕的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搞明白了风险偏好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用风险偏好模型来刻画一波牛市的过程:
1、经济复苏初期的百废待兴;
2、极其充沛的剩余流动性;
3、各种尝试点火的概念板块;
4、风险偏好的持续抬升;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1-3,还没有看到第4点,或许很快就能看到第4点了。
当然,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有待推进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推动居民申购公募基金的因素有哪些?发生模型又是什么?
最靠谱的解释还是风险偏好!对,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真正打开了风险偏好这个黑匣子。
也就是说,我认为,公募增量资金和十年国债利率的地位差不多,均是风险偏好的投影。
事实上,风险偏好这个东西也属于庞大事物的范畴,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投影。在《论庞大事物的存在和观察》一文中,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如下图所示,居民的信心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收入的增加会带来信心,财富的增加也会带来信心。
两会之前,投资者们有两种心心念念的政策:1、基建和消费政策;2、地产政策。前者是靠收入增强风险偏好;后者是靠财富效应增加风险偏好。
一切的靶点都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
然而,前者所面临的约束是财政赤字约束;后者所面临的约束是房住不炒。
两会之后,风险偏好小幅下滑。可是,理论却告诉我们,提振风险偏好还有其他手段——股票市场。
什么意思呢?经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之间是强相关的,一个点可以带动整个面共振,也就是说,只要股市起来,整体的风险偏好一样能起来。
说实话,目前,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我们还没实践过。以前,我们都是靠基建和地产拉动风险偏好;这次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新的办法。至于行不行,先走两步看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