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新年报发布(附徐直军孟晚舟演讲全文)
2023年3月31日下午,华为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华为2022年度报告》。2022年销售收入6423亿元,同比增长0.9%。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智能汽车部件竞争力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从客户视角具体营收来看,运营商业务2840亿元,同比增长0.9%;企业业务1332亿元,同比增长30%;终端业务2145亿元,同比下降11.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68.7%。经营活动现金流178亿元,同比下降70.2%。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CFO孟晚舟的演讲全文见本文下方。
关于净利润同比下滑68.7%。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终端营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为 1615 亿人民币,研发费用率 25.1%。
有记者提问孟晚舟现在去美国出差是否影响?孟晚舟表示,随着法官批准警方的撤诉申请,我的个人案件画上句号。孟晚舟表示,华为进入全球170个市场,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根据工作的需要以及工作计划来安排正常出差。我和我的团队都在工作中忠诚履职于我们的业务,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华为此次年报发布会,首次分产业组合公布经营报告:包括创新研发与人才、智能汽车、智能终端、ICT基础设施(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华为云、数字能源。要点信息如下:
1
创新研发与人才
全球员工数量上升,研发员工比重上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为员工总数约20.7万,研发人员约占55.4%。创新研发与人才:继续保持压强研发投入。2022年,华为研发费用总额为1615亿人民币,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25.1%,投入的研发费用和占比(额与率)均为历史新高,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9773亿元,2022年在《欧盟2022年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中排名全球第四位。持续的投入使得华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所持有的专利价值得到行业充分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华为凭借768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排名榜首。
2
智能汽车部件
在发布会中,徐直军表示,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在智能汽车领域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大投入: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的规模。华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截至2022年底,已经发货近200万套部件,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网关、激光雷达、算力平台、AR HUD、T-Box等产品与解决方案。2022年,HI模式的极狐阿尔法S・HI版、阿维塔11已相继批量交付。面向未来,华为将持续推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使命,为消费者带来卓越的智慧出行体验。
自2022年3月正式交付至2022年底,问界系列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屡次刷新智能电动汽车累计交付增长记录。4月,华为将发布问界M5和问界M5 EV高阶智能驾驶版。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表示问界M5和问界M5 EV的高阶智能驾驶版将带来“史无前例”的智能驾驶体验,同时宣布问界全系车型升级HarmonyOS 3,将汽车的智能化提升到新高度。
3
智能终端业务
截至2022年底,华为终端云服务全球月活用户超过5.8亿,华为帐号全球月活用户达到4.2亿,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5.8亿,快应用全球月活超过1.7亿。HUAWEI Mate 50系列手机如期上市。手机业务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代名词。
鸿蒙操作系统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之一,鸿蒙生态飞速发展。HarmonyOS已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生态底座:截至2022年底,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到3.3亿台。
4
ICT基础设施业务
运营商业务:5G全球规模商用3年多,运营商5G业务成为华为业务增长新引擎。面向行业,5G行业应用迈入黄金发展时期,5G赋能97个大类行业中的50%,如制造、矿山、钢铁、港口、化工、水泥、电网和医疗等领域,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运营商5G专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在全球有代表性的40大城市中,5G速率排名前10的重点城市均有华为参与承建。
企业业务: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企业业务稳健增长。打造了10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城市、金融、交通、能源、制造、教育、医疗、互联网、中小企业等领域。截至2022年底,华为合作伙伴数量超过35,000家,其中销售伙伴超过25,000家,解决方案开发伙伴及服务伙伴超过8,000家,人才联盟伙伴超过2,400家。
华为先后成立了20个军团,包括煤矿军团、公路水运口岸智慧化军团、电力数字化军团、政务一网通军团、机场与轨道军团、园区军团、广域网络军团、数据中心底座军团、数字站点军团、数字金融军团、制造行业数字化系统部、公共事业系统部等,整合资源高效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5
华为云
基于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华为云全球业务快速增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华为云赋能云已在全国落地160多个创新中心,建设了60多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帮助超过2.3万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服务了90%的中国Top50电商企业、90%的Top30车企、以及80%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华为云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全面建设数字生态,加速伙伴与开发者成长。2022年,华为云全球开发者数量从260万增长至超过400万。华为云全面赋能开发者,2022年,华为云投入1亿美元升级沃土云计划,目前已有3000多家企业加入,完成2300多个联合方案构建和超过16000个开发者技术认证。
6
数字能源
华为数字能源持续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能量流与信息流,通过“比特管理瓦特”,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2年底,华为数字能源累计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约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亿吨,相当于种植4.7亿棵树。
2023年,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继续在雨中奔跑。我们将一如既往、积极进取,不断激活组织和队伍,持续提升能力,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有效管控风险,为公司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及未来几年,我们的战略的关键方向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以质取胜,以及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和产品竞争力。下面我就面向这些方向的战略举措,分别具体介绍。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应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正在全面加速发展,智能经济正在推动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绿色化推动能源和电气化的再一次革命,由此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充裕的增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7年可参与市场空间将达到万亿美元。
不难理解,因为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今天的世界经济事实上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7化并行发展。在多维度参差不齐的综合作用下,每个国家的数字经济之路都是不同的,每个行业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也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最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总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最适合的技术,经由最短的路径,以最合理的模式,在最恰当的时间,给最需要的场景。
为此,我们面向金融、矿山、政务、电力、交通(机场、轨道、公路、水运、口岸)等领域成立了军团,构建一个独立的专职团队去理解各行业的需求及问题,利用华为的技术和能力且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满足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最佳伙伴,从而支持公司实现持续增长。
我们不断优化产业组合,现在已经形成由ICT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面向客户的产业组合,以及由2012实验室、海思作为后盾的技术支撑平台。这些产业中,既有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有开创型的产业;既有稳定发展的产业,也有快速成长的产业;有依赖先进工艺的产业,也有不依赖先进工艺的产业;有硬件主导型产业,也有软件主导型产业。无论从产业结构看,还是从未来发展空间看,我们已经构筑了一个有强大韧性的产业组合,从而为公司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各产业领域都构建了比较强的竞争力,我们评估认为我们的领先优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可以保持。但在先进工艺不可获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需找到面向未来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途径。华为公司拥有ICT领域最全面的技术要素。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我们将加强多种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也就是芯、软、硬、端、网、云的协同创新。让每一个bit以最科学的方式被采集、传输、处理和呈现,以实现极简架构、极高质量、极低成本、极优体验的目标。
在提升网络性能、降低网络能耗、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提升智能驾驶体验、提升云资源利用率、提升云应用性能、提升运维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等方向上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构建和提升差异化优势,支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
华为具有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数十年的努力,华为已经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制裁常态化下的华为,我们将更坚定华为是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不动摇,更坚持以质取胜。具体来说,将进一步深化基于ISO 9000的全面质量管理,对准客户需求,以战略为牵引,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我们从两个“端到端”构建端到端质量体系,将质量要求构筑到各业务流程中,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持续赢得客户选择和信赖,一个是客户驱动的“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另一个是战略驱动的“从战略到执行”。
质量要求不仅仅是针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合同质量,网络安全(Security)、人身安全(Safety)、隐私保护、合规运营等也是质量要素。我们将把质量要求和质量管理延伸到华为这些年重构的供应链各环节,加大投入,通过共同的质量进步和质量提升来构筑面向客户的高质量。
华为的业务连续包括供应连续、开发与制造连续和IT系统连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CRM/ERP/PDM/MES等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距离先进、好用、可持续还有差距。
只有维持和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同时,只有确保和增强研发投入,才能不断创新。通过架构重构、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只要有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和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就能持续生存与发展。
在2023年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命题。今天的华为,就像梅花,梅花飘香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淬炼。我们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我们也有增长机会、有产业组合韧性、有差异化优势、有客户和伙伴的信任和敢于压强式投入。因此,我们有信心战胜艰难困苦,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
孟晚舟在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的演讲全文
2022年,华为公司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感谢所有客户、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伙伴和生态伙伴的支持。
2022年,华为公司收入6,423亿,总体保持了2021年的规模。净利润356亿人民币,净利润率5.5%,处于历史低点。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经营利润下滑,使得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降至178亿人民币。年末净现金存量1763亿,可支撑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
总而言之,2022年,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经营业绩符合预期,财务状况持续稳健。
ICT基础设施保持稳定增长,收入3540亿。持续构建了绿色、极简、智能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助力全行业数字化;
终端实现收入2145亿,鸿蒙生态正在发展和培育中;
华为云持续高速增长,实现收入453亿元。布局全球29个地理区域,逐渐成为金融、制造、等行业客户上云首选;
数字能源:助力加速行业和全球客户绿色低碳化转型,收入508亿人民币;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基于ICT行业的技术积累,构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聚焦成为增量部件供应商。
企业数字化落地需要“端、边、网、云”的协同。华为云将基于ICT技术的长期积累,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的战略。与此同时,持续开放自身数字化转型中沉淀的技术、工具和经验,将我们自身使用的设计工具,逐渐开放到华为云上,公开给全社会使用。当前,华为云已覆盖了29个地理区域的78个可用区,当前,华为云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未来,华为云力争发展超过100万家合作伙伴,联接超过1000万开发者,服务1000万企业客户,我们将努力成为行业数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
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为了加强对行业客户需求的理解,我们先后成立了煤矿、政务一网通、电力数字化、数字金融、机场与轨道、公路口岸水运等军团,助力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的发展。
在矿山客户的数字化应用中,基于华为的AI大模型,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并且可以让矿工通过“拖拉拽”实现编程。
在金融行业,华为的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助力金融客户的消费信贷发放效率,从2周缩短至3分钟。
此外,华为还积极投身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建设,联合权威机构和业内专家,制定和发布了智慧城市、金融、电力、公路、航空、医疗等行业的100多个场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给大家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在天津港,华为与客户合作,通过AI求解器,将运筹学应用到港口调度计划中,实现千万级变量的全局最优解。计划速度由24小时提升至10分钟,实现秒级、分钟级的动态调整。
在加速行业绿色转型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省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3.4亿吨,相当于种植了4.7亿棵树。
例如在青海共和县,华为与黄河水电公司合作,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基地。其中,2.2 G瓦光伏电站部署了700多万块光伏组件,每年可生产近50亿度清洁电力。依托华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运维效率整体提升超过% 50 。
2022年末,华为的资产负债率是58.9%,继续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净现金余额1763亿,资金存量充裕,足够支撑公司持续经营和风险应对。
2022年,华为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万亿人民币,高流动性的现金、短期投资、经营类资产构成了资产的主体部分,资产变现能力强,保障了充分的财务韧性。
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1615亿人民币,研发费用率25.1%,再达历史高点。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资源投入,使得我们能够持续完成器件替代、单板重构,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等的开发。
由此可见,研发投入的强度与规模,保障了我们在供应连续性、产品竞争力、产业链合作等方面的目标。
“雪后疏梅正压枝,春来朝日已晖晖。”我们有压力,更有信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