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男生干保洁:一单上万元,专治囤积癖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史上最难清扫的房屋
打开公寓门的一瞬间,邓黎不禁退后了两步——一股混合着霉菌、鼠尿、臭鸡蛋和食物腐败的气味喷涌而出,即使戴了两层口罩,他也止不住地开始干呕。
一个地狱级难度的订单。
身为家庭深度清洁团队“马俐管家”的一名家庭卫生管理师,邓黎从事这一职业快两年了。脏乱差的房子,他见得不少,脏乱差到这个程度的,并不多见。
这是一栋老式的六层公寓楼,没有电梯。60平米的两室一厅,被垃圾和杂物塞得满满当当,只勉强留出一个过人通道:客厅里罗列着成箱的过期保健品,还有几十袋米、十几个锅,大桶的洗衣粉和洗洁精,多到能开小卖部;卧室里堆积了不少衣服,业主王婷婆婆在这间10多平米的卧室里只给自己留出了2平米的角落休息;另外一间起居室,门只能打开一道小缝,里面全是大包杂货。
订单是去年10月接到的。独居在六楼的王婷,因腿脚不便,常年不下楼,大量垃圾堆在家里,臭味溜出门缝一直飘向楼下。邻居们甚至为此报了警,但警察上门几次都没有效果。直到居民联合街道办一起把她告上了法院,她的儿子这才找到马俐管家,将这间房子彻底清扫一遍。
成立于2020年的马俐管家,成员是清一色的95后年轻人。主打的深度清洁,要按照从天花板到地板的顺序,去除油污、清洁卫生死角、帮屋主重新收纳整理物品等。
正式接单前,马俐管家会先派2个人考察一下房屋情况,判断清洁难度以及跟客户沟通。单价按房屋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收费20-60元不等,遇到特殊情况会酌情加钱,遇到重度囤积癖的家庭,有时一单就能谈出上万的价格。前去考察的小伙伴回来就告诉邓黎,这一单谈了6000元,相当于每平米100元。
一般的住家清洁订单都是3-4个人组队完成,但这一单,直接配齐6个人的人力——跟邓黎同去的还有另外5个平均年龄25岁的大小伙子。因为王婷家的东西多到没法下脚,他们放弃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易后难”的顺序,从清空屋内所有垃圾开始。
塞满杂物的家
年轻军人干保洁
王婷这一单期间,团队里三个小伙伴都连做了两天的噩梦,梦里都是虫子往身上爬。尽管如此,这种极端情况的订单,在团队内部往往都是供不应求,大家都跃跃欲试抢着报名。
邓黎就是冲着脏乱差的老屋加入的。去年4月份,他偶然刷到了马俐管家的清洁视频,只觉得“太上头了,还招不招人啊”,抱着猎奇的心理戳了官方账号求职。
常规的深度清洁订单,马俐管家每个月大概能做到22单,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累当然是累的,除污时经常要保持一个姿势很久,比如擦天花板,就是要仰着脖子搓上一个小时,又或者在没有电梯的老楼,把废旧的沙发和垃圾扛下去,来回跑个十来趟。“但也没有说累得第二天就爬不起来了。”邓黎说,而大清洁之后的爽感才是令人上瘾的,
“平时我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公司的案例,朋友们看了都觉得很厉害,太牛了!”
擦拭顶板是最困难的活
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能完美释放邓黎身为退伍军人的“超级基因”。
军人拥有强大的忍耐力,决不允许自己临阵脱逃,深度清洁的工作和他们在部队中的经历高度重合——整理内务。甚至,马俐管家的清洁验收标准也都遵循了部队内务的要求:从逆光35度角去看不能留下两毫米以上的水质水痕、胶点胶质。台面上的物品摆设要尽可能保留80%的留白。邓黎参加培训时就觉得:“这不就是每天在部队做的事吗?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邓黎去了两年部队,回来后上大学,学习餐饮,毕业后做了两年西餐后厨,疫情期间餐饮行业不景气,最后只能去干销售。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里,军人结束服役后难免会产生一些脱节的现象,找不到能快速上手的合适的工种。销售成了很多就业困难的退伍军人的终点。
更何况近两年互联网飞速发展,行业瞬息万变。邓黎记得自己刚出部队回学校就打了黑车,被坑了200块钱,后来同学告诉他可以用滴滴打车,他当时就来了句:滴滴是什么?
但做清洁,邓黎迅速上了手。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他就可以作为一个成熟的队员接单了。融入团队更不在话下——马俐管家80%的成员是退伍军人。
“他们本身在部队就有一个内务标准,他们对于干净整齐的理解也更为透彻,同时他们就是有那种很认真、不放弃的劲儿。比如说有一些卫生死角,我们平常普通人够不着就算了,但军人他会想办法去做到。”马俐管家的创始人、33岁的杨春美说。
在四川师范学院学编导、在成都一家国企做过新媒体业务的杨春美,创业的想法源于2019年,她在妈妈的一套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搬走前叫了个保洁阿姨来擦了一遍,当时她还挺满意。可对于从事装修行业多年的父母而言,这样的清洁是不合格的——保洁阿姨只会擦拭目光所及的地面和身高够得到的地方,天花板就不会管,服务后虽然干净了不少,但还是灰蒙蒙的。于是两个人又拿了铲刀等工具里里外外重做了一遍,把顶板重新清洗了一遍,墙面踢脚线部分多余的水垢和胶质铲除。再次走进这个屋子时,杨春美觉得哪里都在发光。
“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外面的团队能做得像我的家人一样。”这让她意识到,一个商机来了,能承载这种清洁需求的服务供应商,市面上确实没有。
她决定自己组队。但她不太想把自己归为干保洁的:“保洁这个词已经固化了,一说到保洁就是阿姨。”组几个经验老到的阿姨倒是简单,但问题是,“客户只会认人,也不会认你公司,口碑上很难把握。”
想来想去,她决定必须要有一套专业化的培训,来实现标准化。父母为她提供技术支持,他们懂得如何去分辨乳胶漆的材质、墙壁哪里可以铲哪里不可以、以及破损后要怎么维护。培训周期历时一个月左右,先从企业文化讲起,讲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再到专业的清洁流程,最后还有一部分沟通礼仪,如何体面地劝说客户扔东西。
最初创建时,杨春美想到要建一支纯退伍军人班底的队伍。她想的是,招装修从业人员,但干了20多年装修的双亲太了解这些人的特性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是中年人,年轻人少,青黄不接。更重要的是这群人很难管,他们习惯拿日结工资走人,很难有团队意识。
第一个投奔她的表弟带来了一个新思路。
表弟是个95后退伍军人,刚退伍时他卖了一段时间保险,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适合做营销,就想自学编程或者建筑,又觉得转码学习成本太高,总是静不下心来。听说了杨春美创业的招工难问题,表弟不仅自己加入进来,还一下招揽了4、5个老战友。在退伍军人间发家政招聘信息,响应程度意外地热烈,不少人来问询。
大概2020年左右,互联网上突然涌现出一批使用退伍军人班底的卫生管家,并冠了个新的职业头衔“家庭卫生管理师”,这个称呼显然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认可。但是哪一家先提出的概念,至今溯不到源。
两年来,马俐管家的队伍已经从最初5、6个人拓展到30人。现在,成都团队每天能接到100~200的客户意向咨询,成都总部外还新建了北京分部。
马俐管家出单时携带的工具
干这行以来,她见识到的千奇百怪的场面数不过来。比如有的人在家里养了个动物园,2只猫、2只狗、1只兔子,卧室的床板下全是猫的粪便,浴缸里还有4条活蹦乱跳的泥鳅;还有的人把用过的厕纸叠得整整齐齐,码了一墙也不扔;有的人在沙发板子上吐痰,痰凝成了很厚一层固体。
杨春美购入了防尘眼镜和防毒面具,然而夏天太闷热,最后就变成了两层口罩加消毒手套、套袖,轻装上阵。报废最快的是吸尘器,已经更新换代好几次了。为了小伙伴们考虑,她还置办了一台空气净化器,让大家待得好受点。
面对重度囤积癖和一些不好说话的客户,她也总结了一套话术。“我们不主张去扔,但我们会告诉客户家里的极限在哪里。比如说一个80平米的房子能装多少东西,超过这个极限值,家里就会显得凌乱,拿取物品也没那么方便。”
创业的三个月左右,马俐管家达成收支平衡开始盈利。马俐团队的客户群60%都是90后,在年轻人中,深度清洁的需求还是蓝海。杨春美调研了成都市场,有四五十家公司都在提供深度清洁服务,每家都还活得很好。
想改变
很多人找上门来的初衷都是想改变。
每期视频发出后,总会有人问,他们成功改变了吗?一段时间后变回原样了吗?
杨春美记得,有一个独居老爷爷,家里二十几年没上过锁,但也没必要修,小偷从门口过路,闻到臭味都要绕路走。后来,儿子给他买了马俐管家的清洁服务,老爷爷一开始很抗拒,埋怨儿子没必要请保洁上门,但看着他们忙前忙后的,渐渐也接受了这种变化。
一段时间后回访,屋子重新装上锁了。原本老爷爷在家里会随地吐痰,之后他也不好意思再吐了,儿子也每周会叫一次保洁服务上门,他的生活环境保持得很好。
回访时老爷爷的家
马俐的服务最开始定为按面积收费,而不是小时服务,为的就是采取托管的方式,对一个房子进行整体的物品分类和格局调整。
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不可能在一次上门后就“痛改前非”。
一个老奶奶的房子,面积只有30平米,上上下下塞得满满当当。“进入这种房子的第一感受就是绝望,你也很好奇,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房子存在。但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这样子,只是长年累积,一点一点就变成了这样。”杨春美说。
她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老奶奶,哪些衣服是她会穿的,哪些衣服是她不会用的,把物品分好类,放在对应的区域。“那个感觉就像在成都的荷花池批发市场里拣货。”
从早到晚,她们选了5批物品出来,到最后,老奶奶也不太好意思保留一些东西。“她要去扔的时候我就会鼓励她‘奶奶我觉得你这个做法很明智,因为你在想办法让你的房子减一些负,然后你自己也没有这么累。’”
改变,当然也是艰难的。
一个20来岁的女生通过视频网站找到马俐团队求助,受不了家里这个样子了。“她说如果不改变我很难生活下去。”这个女生的定位在贵州都匀,需要跨省,杨春美他们千里迢迢地跑了过来。本来她想着做完这单可以顺便欣赏一下都匀的风景,可上门前采看了情况后幻想就破灭了。
这是个三口之家,房子有80平,但能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从玄关开始,房屋两侧整齐地垒着宽窄不一的木板,地上屯着好几麻袋建渣材料。房子原本是毛坯房,父亲年轻时文化水平很高,打算自己装修,用木板在家里人工搭建了小二楼,这么多年没塌,还非常稳固。但中途因为身体原因,装修中断了,父亲还是习惯捡很多材料回来,变废为宝。
父亲的卧室前堆满了建筑材料
父亲爱囤,女儿也一样。女儿有段时间没出去工作了,在家沉浸在买买买的快乐里,上拼多多、1688这些平台囤货都是成套的买,灯泡一次100个,粘鼠板买200个。这么多货物填在建筑材料之间的角落里,经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找不到又会再买。
因为父亲要丢弃她囤的物品,父女已经产生过很多次争吵了。这才找上马俐管家。
杨春美寄希望于这家的母亲是唯一清醒的人,但做清理分类时,收出来很多过期的饼干和糖,都被妈妈拦下来,要留着吃。“你会发现罗马非一日建成,这个房子还真不是一个人变成这样子的。”
上门第一天,小哥们丢弃了不少建渣材料,为此父女大吵了一架,父亲不想改变家里的格局,说这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线,不能再让步。房子实打实地花了他们3个工作日。这3天,马俐团队一共只丢了3袋垃圾。
家庭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长期维持一个负面状态时,情况会愈演愈烈,到最后变成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样子。
干这行后,杨春美也会经常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在孩子出生后,杨春美和公公婆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家庭成员们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常常因为物品凌乱,或谁迁就谁产生一些争执。她会及时调整家庭空间规划,
比如,明确一个家庭区域里的公共和私人边界,能规避不少家庭冲突。
她越来越认同这一点:空间变化了,会为一个家庭的关系带来改变。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