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别篇-用科技缅怀亲人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传统焚烧纸钱等祭祀用品的弊端日益凸显。
一方面,焚烧祭品严重污染空气,还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引发森林火灾;另一方面,浪费资源。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高达100亿元。
近年来,不少地区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网上祭扫,反响颇佳,既有人情味也有仪式感。
但是这与接下来介绍的这些黑科技相比,技术含量和创意显然不及。
将骨灰制成“生命晶石”,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尖端技术,将骨灰制作成“体积小、形态美”的类宝石产品,通过艺术化的设计载体,成为对最珍爱家人的情感寄托。“骨灰变成可随身佩戴的生命晶石,有利于推动骨灰减量,也体现了节地生态葬的绿色环保理念,实现葬式多元化。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殡葬机构推出该项服务。制作生命晶石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相比于大几万的墓地以及每年的祭品,价格也不算贵。
水溶性祭祀用品
八宝山老山骨灰堂推出的全国首款水溶性祭祀用品,堪称科技赋能文明祭扫的典型。据介绍,这些产品由特殊材质纸浆制成,入水即溶,对环境零污染;市民可以在水溶信笺上写下对逝者的思念,看着饱含深情的家书在水中渐渐散去,同样可以寄托哀思。
以前扫墓烧纸,现在浇水,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智能骨灰盒,坟头草2米高不是梦
巴塞罗那推出了一款智能骨灰盒——Bios Incube,Bios Urn是一个可种植、可生物降解的骨灰盒,放置于一个白色大花盆中。泥土表面有一个智能传感器,可以追踪温度、光照、大气及土壤湿度等的植物生长环境数据。传感器会将数据发到智能手机App,这样就可以随时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
就是说,死了都要连WiFi。
不得不说,这款骨灰盒的寓意还是蛮好的,“缅怀逝者,孕育新生 ”。外国的墓地太贵了,买个花盆也不错。
十年育人百年育树。只要人人买一个花盆,千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将得到一片森林。真正“family tree”。
机器人和尚,AI超度
一家名为Nissei Eco的日本公司对软银Pepper人形机器人进行编程, 使其能够代替和尚主持进行超度仪式。
因为随着日本人口的老龄化,和尚们的收入大不如前,不得不到寺庙外做一些临时工作,这就导致了主持超度仪式的和尚数量不足。没有和尚主持超度仪式时,这个超度机器人就派上了用场。
找和尚超度要大约1.5万人民币,而机器人只要3千。不过灵魂被机器人超度后,确定不会达到二次元世界?
还是日本的公司。
利用A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推出的AR扫墓APP。让用户在走访已故亲友的墓地、灵骨塔及生前值得回忆的景点时,都能听到已故亲人的遗言,甚至还能“看到”他的身影。切身地感受到“逝者已去,音容犹在”的效果。
为了能够完成这一愿望,这需要用户在逝者生前就事先录制好一段逝者的视频,并且设定一些特定的地点。随后,当用户再次造访逝者生前待过的这些地方时,就能够通过App看到当时的情景和发生的事。
不知道站在自己墓前录视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AI将老照片由静态变成动态
2021年抖音老照片修复动态特效火变全网,网友们纷纷拿出老照片,修复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已故亲人,清晰度,动态流畅度都非常的高,为当时没有留有影像的家庭,弥补的很多的遗憾,赚了我好几波眼泪。
网友修复已故爷爷的照片
清明祭扫移风易俗,除了引导公众转变观念,更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研发环保祭品,推广绿色祭祀,通过科技赋能让清明更“清明”。
其实,对于亲人的祭拜,心意要远远大于仪式。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逝者已矣,珍惜回忆,铭记过往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