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女友私密照换赌资,张继科是犯了这种“大病”——
策划、撰文 / 大霸、纯纯
专业支持 / C.C.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一周,张继科“嗜赌成性”“用前任私密照抵债”的传闻一直挂在热搜。爆料者是知名调查记者李微敖(上一个被他锤进监狱的安邦保险吴小晖还在踩缝纫机)。
就李微敖所掌握的资料透露,张继科2019年签下一张500万借款合同,借款利率高达24%,是当时银行实际商贷利率的4倍。
更离谱的是,他把前任隐私视频拿给债主抵债,后者竟然还真去找当事人“勒索”2000多万,好在后来被抓去判刑了。
而实际上,这并不是张继科第一次被爆涉赌。
早在2015年,德国公开赛期间,他就曾被当地媒体曝光前往赌场。
cr.《金陵晚报:张继科迎来最危急关头?伤病严重加争议缠身》
到本次事发的2019年,则被发现多次往返赌博圣地“柬埔寨金边”。
与此同时,根据近两年的爆料,他似乎也不止一次向艺人朋友、历任女友们借钱,甚至打着和前女友结婚的借口向其亲人借钱。
可以说,保守估计有着十年赌龄的张继科,已经“疯了”。他不仅将亲手阉割自己的仕途、人生,还对亲朋伴侣特别是被出卖隐私的无辜前任造成了巨大伤害。
现在的他,无疑是失控且危险的。
舆论哗然的是,如果一切属实,这位享受着掌声、荣誉和极高商业价值的体坛冠军,到底是怎么“坠落”至此的?
今天,KY就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赌徒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非常危险?为什么ta们会变得不顾一切、不计代价?如何才能识别这些潜在的失控又危险的赌徒?
一起来看文章。
尽管在大众语境中,“赌博”更多时候是一个负面词汇、与不良或违法行为密切相关。但事实上从定义出发,“赌博”作为游戏的一种,是贯穿在人类进化和社会文明迭代中的日常行为,乃至生活方式。
据记载,早在两河文明时期,人类就开始玩掷骰子了,并用大麦、青铜和白银下注,来获取和积累更大的财富。在我国,公元前一千年的西周时期,“赌场”就随处可见。
而按照定义,到今天在现代生活里:从搓麻将、打德扑到老中青三代全民“炒基”,又或是从买彩票、玩游戏抽卡到风靡一时的“盲盒经济”,人人都可能参与的“赌博”,无处不在。
「数据调查显示,50-80%的普通人群每年会购买至少51次彩票(INSERM, 2008)」
另一个角度上看,恰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赌博”心态,孕育和推动了投资理财、娱乐博彩、竞技游戏等多个行业的商业繁荣。进一步往大了看,求学、创业、立国的本质,也是通过付出不等的代价,去“博弈”机会、风口和未来。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所在。
进化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对冒险、风险性的追求,或许是由我们的祖先在几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要想从恶劣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中成长为高等生物,高风险行为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也唯有冒险,才能增加一个人将ta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Machluf et al., 2015)。
不过,虽然人人都有做赌徒的“天分”,但在实际表现上是存在人群差异的。
根据相关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约0.1%~5.8%的人对赌博非常沉迷(Håkansson et al., 2020)。而ta们中的大多数具有以下特点——
运动领域有极高天赋,是“竞技强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erevensky et al., 2019),运动员中的“竞技强者”有显著高于常人的赌博问题发生率(8.2%);
家族代际传递。家中曾有长辈赌博成瘾的人,其长大后也更容易出现赌博问题(Gambino et al., 1993);
药物成瘾者。药物滥用与赌博成瘾有着接近的大脑奖励机制(Murch et al., 2016),因而药物成瘾者有显著高的赌博成瘾发生率。
男性占大多数。由于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冒风险,他们也更容易沉迷于赌博,男性赌博成瘾的发生率是女性的3~4倍(Håkansson et al., 2020)。
也就是说,不同于其他人群,以上这些人群更有可能对赌博“上瘾”。
当“赌博”本身不是问题,那么关键的问题其实在于“赌博成瘾”。
赌博成瘾,也称作病态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是一种能够被诊断的精神疾病。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当个体在12个月内出现下述行为中的至少4项,且赌博行为不能用躁狂发作来更好地解释,就表明ta已经发展为病态赌博:
对应到心理学领域,Lesieur和Custer(1984)的研究发现:从“正常赌博”到“赌博成瘾”再到“失控赌博”,人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一:冒险或获胜
(adventurous/winning phase)
更多享受着赌博带来的刺激感和竞技感,偶有一次获胜就会觉得十分满足和开心,相信获胜是因为自己有能力,输掉则是因为糟糕的运气。
获益于这种容易被满足的心态,这一阶段的赌徒还保有理智,不会因赌博严重影响到现实生活。比如即便发生借款行为,也会在下一次还上。
阶段二:失败阶段(losing phase)
不断加大赌注,以追求体验更多的胜利。但伴随一次次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这一阶段的赌徒只能靠不断借更多钱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也令ta们很难再和家人、朋友隐瞒赌博行为的存在。于是,人际矛盾开始出现。
哪怕这个时候ta们接收到许多外界的劝阻,也只想“逆风翻盘”,并会逐渐出现符合上述“病态赌博”条款的表现。这时候,往往需要靠药物来控制,必要时还需要住院治疗。
阶段三:绝望阶段(desperation phase)
进入这一阶段的赌徒,基本上处于“病入膏肓”“精神破碎”的状态,每天坐立不安、严重失眠、进食不规律、缺乏生活兴趣,持续感受到绝望。
因为ta们心中认定:高额欠款,只有靠赌才能还上,然而当下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借钱给ta们。因此,ta们陷入彻底的疯狂中,并做出不计代价,不顾一切的选择,最为典型的就是为获取赌资,而变得不择手段。比如:
1)威胁亲朋,不给钱就自我伤害或伤害ta人;
2)泄露私人隐私进行抵债,或作为筹码让别人替自己还债;
3)偷窃、抢劫甚至杀人,完全无视生命和不顾法律底线;
4)涉毒、贩毒或从事其他更多不法交易等。
综上,在对赌博的无尽痴迷之中,ta们将完全失去对他人的共情和同理心,彻底丧失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判断,变得不再具备完整的“人性”。
为什么“失控的赌徒”
会变得不计代价、不顾一切?
那么,为什么发展到绝望阶段的赌徒,会如此疯狂、失控?哪些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心理原因更容易导致这一结果?
原因一:被赌博重塑的“脑神经机制”
赌博获胜时,人的大脑会释放让人感觉异常良好的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一旦体验过这种多巴胺激增的快感,大脑就会驱使人不假思索地去做能够再次品尝这种快感的事。
然而,频繁经历多巴胺的激增,大脑也会产生耐受性,进而不自觉地提高感受快乐的阀值。当大脑的奖励系统变得愈发迟钝,人们会渴望冒险,通过下更大的赌注来寻找更大程度的刺激。
即便有的人会试图运用理智或采取其他强制性手段,来克制、停止下注,严重的戒断反应也会很大概率上将ta们打回原形。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毒瘾严重的人,需要依靠专业的帮助和支持才能重获新生。
原因二:被高度强化后的奖惩系统,可能对“惩罚(失败)”失灵
研究表明:对奖励(成功)敏感性更高、对惩罚(失败)敏感性较低的人,更愿意为了想象中“更大的利益”而付出较小的代价,并且更可能冒着道德风险铤而走险(Moore et al., 2011)。
(奖惩机制还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公众号主页回复关键词“间歇式奖惩”,来看看吧~)
比如现实中,运动员通常在长期的训练中通过认知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想象动作的成功等方法,建立了参与体育活动、追求成功或取胜的心理动机。因此ta们在面对失败时往往拥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并对取得成功产生积极的期待(Đurović et al., 2020)。
这也意味着,越是高水平、高成功率的竞技强者,越能耐受高风险。
原因三:低监督/要求的童年经历,会使人对犯罪更不在乎
一项以青少年赌博成瘾者为被试的研究发现,那些表现出严重赌博成瘾,且为此做出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往往有着高度忽视的父母或抚养者(McComb et al., 2010)。这些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行为,既不对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表扬,也不对违法行为作出惩罚。
这使得孩子们失去了习得行为规范的机会,同时对违法行为持有一种过度开放的认知,认为当自己有需要时,违法也没什么大不了。
原因四:与生俱来的赌徒基因——高冲动人格(High-impulsivity personality)
赌博问题成瘾者的核心人格特征就是高冲动,这可能是由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何为高冲动?具体表现为更少的前瞻计划性、更糟糕的组织和任务执行能力(即更低的尽责性)、更高水平的消极情绪以及更少的人际倾向(Mann et al., 2020)。高冲动人格往往会在风险决策时孤注一掷,将一切都压在一次决定上(比如赌博)。
Ta们期望从豪赌中获胜,从而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更稳定的人际关系、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当落败发生时,ta们就将一切都归咎于运气不好,而非自己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因此,表现得偏执且自以为是。
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赌徒”?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深入get“失控赌徒”的危险、疯狂。为了帮助大家在更早期的阶段避免受到危险赌徒的伤害,或者尽早采取行动对其进行干预帮助,我们整理了一些识别潜在失控赌徒的tips,供参考:
Tip1:对自己“赌”的能力总是很自信
这种自信也叫做“非理性乐观”。研究发现,一个人赌博症状越严重,大脑对几乎、接近获胜的反应就越强烈(Chase et al., 2010)。例如,赌债背得越多的赌徒,越会对即将获胜产生强烈的积极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会因为失败而减弱。
正是这种非理性乐观,令ta们对风险和深渊熟视无睹,也失去了理性规划和评估的能力,认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控之中。
Tip2:坚信:钱是所有问题的起因和解决方案
持有这样执念的人,一种情况是:ta可能已经被赌局套牢,一心想着靠赌翻身;另一种则是尽管可能尚未入场,但这种对金钱的至高迷恋与渴求,会在ta踏进赌局的那一刻拉满,并“滋养”ta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此时,ta随时可能向你开口借钱,建议是千万别借,快跑!
Tip3:永远在找借口解释为什么不能还钱
这大概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赌徒行为。毕竟把钱全都押宝在赌桌上了,自然是没办法还钱的。以及在ta们眼里,一切钱都可以作为更大的赌资来使用,就算赢了也是服务于下一次入场的筹码。
没错,ta们不但不会还钱,甚至还会得寸进尺地、想尽办法继续问你借钱。千万忍住别借,并注意格外留心你的个人信息,以免被其盗用拿去借贷。
Tip4:一出现情绪问题,就跑去赌博
借赌博来逃避现实、回避消极情绪的人,有非常高的几率会成为严重的赌博障碍患者。这是因为情绪障碍和病态赌博本就有着极高的共病率(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越是因情绪问题去赌博,就越可能因此上瘾,从而再难以摆脱赌博,还会因赌博戒断而带来更加严重的情绪问题。
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喜欢用赌博来解决情绪问题、推开生活现实议题,危险!Ta有极大概率会成为危险的赌博障碍患者。
Tip5:有家族赌博经历“遗传史”
最后,要关注那些家族中存在赌博经历的人。研究发现,沾染赌瘾可以在家族中“传递”,一个人成为病态赌徒的可能性与其父母甚至祖父母的病态赌博经历显著相关(Gambino et al., 1993)。
也就是说,如果ta的家庭中存在严重的赌博问题,且ta自己也是一个明显“尽责性”很低的人,那ta成为赌瘾者的概率会远高于其他人。
以上。
Reference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